鄭君


安全距離不足、與市政管網并列交叉、埋地管線腐蝕嚴重、周邊居民不安全行為嚴重等四大突出問題,是威脅中石化安慶分公司(以下簡稱“安慶石化”)油氣管道安全的主要隱患。
作為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老企業,許多隱患的產生,并非企業自身維保的問題,而是城市發展和歷史原因等造成的。雖說責任不全在企業,但安慶石化卻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全力以赴,采取各種措施解決油氣輸送管道的安全隱患,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已取得明顯成效。
直面隱患
安慶石化共有2條廠際輸送管廊帶,一條為煉油廠區至港貯部油品罐區的管廊帶,長約8.8 km,1976年竣工投用,由西向東穿越城區。這一管廊帶現有19根油氣管線,主要輸送原油、汽油、柴油、化工輕油、合成氣和民用液化氣等。另一條為液態烴罐區至液化氣碼頭的管廊帶,由北向南從廠區到碼頭,長約2.8 km,始建于2001年,現有4根液態烴管線。
2013年青島“11·22”事故發生后,安慶石化按照政府和集團總部的要求,先后啟動了四輪隱患排查與安全評估。
“我們對照國家標準,制定了檢查表,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排查范圍,并采用內查和外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排查。”安慶石化公司安全副總監、安全環保部部長汪東球介紹說,“主要排查兩大類隱患,一類是管道本質安全的隱患,另一類是社會與企業銜接的管理隱患。”
安慶石化對油氣管線都定期進行維護、更換、檢測,如巡護班日檢、專業技術組周檢、公司作業部月檢。在委托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利用紅外成像技術進行整體安全評估時,得出的結論是管道本質安全風險可控。
隱患主要集中在與社會銜接的部分。像管道與周邊居民區的安全間距不足,有的居民區住宅樓與管線之間的距離不足兩米,“這是最難解決的隱患。”汪東球坦言。
管線與市政管網存在并列交叉現象,這也是潛在的重大隱患。“一旦發生管道泄漏事故,不僅容易污染水體,還可能引發爆炸火災等事故。”
安慶石化將埋地管線也視為較大安全隱患。汪東球解釋說,管線埋地不利于日常安全巡檢,發生泄漏難以及時發現,因此,將其視為較大安全隱患進行整改。
另外,管線周邊居民的不安全行為也是安慶石化較為頭疼的。安慶石化安全環保部副部長盛敏兵列舉道:華圣路與華中路交叉口段,被周邊居民當作停車場,車輛極易碰撞管線造成事故,路口兩側長期有居民在管廊帶下休息、聚集;節假日期間,還有的居民在管線周邊燃放煙花爆竹。
安慶石化在對管道隱患進行整體評估后,認為管道泄漏應急體系也存在缺陷,原因是沒有和當地政府組織開展過居民集中區域的人員疏散、道路警戒等應急聯動演練,部分路段應急通道不暢,消防車等應急救援車輛無法靠近。
積極行動
雖然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梳理出來了,但隱患治理涉及部門較多,需要下一番功夫。對此,安慶石化并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采取行動,多方協調,保證油氣管線安全平穩運行。
汪東球介紹說,安慶石化將管線的隱患治理編制成8個專項方案,包括埋地管線架空改造、增設監控設施、增設應急隔斷、完善消防與防護設施、設置限高防撞架等,投入整治資金達3 000余萬元。
“就拿加強監控來說,安慶石化在原有監控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了視頻監控和可燃氣體報警監測系統,并增備紅外攝像頭,對高風險區域和路段實現了全天候的監控和檢測。”
汪東球進一步補充說,這種全天候24小時監控,不僅僅是指中控室的監控,現場巡檢的力量也大大加強。“管網班人數由過去的8人增加至24人,加大夜間巡線力度,提高在線檢測頻次,對合成氣管線降壓運行,確保管線運行不超壓、不超溫。”
對于在管廊帶沿線開展清場、設障和拆違工作,需要得到政府的許可。2014年3月,由安慶市政府牽頭、安慶石化配合,對管線周邊的違章建筑物、私接亂拉線纜、雜樹垃圾等進行了全面清理,并設置隔離防護設施。2015年1月,對違章搭設的金峰商行進行了拆除。
金峰商行這一違章搭建的商鋪,與油氣管道安全距離嚴重不足。“商鋪搭建時,我們就曾向政府報告,要求拆除這一違章建筑,但當時并沒有實施。”汪東球說,“這次油氣管道隱患整改時,政府非常重視,雖然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協調,但最終還是達成協議,成功拆除,并設置安全防護隔離欄,徹底消除此處安全隱患。”
管道隱患排查中,安慶石化曾提出管道泄漏應急體系存在缺陷,如何彌補呢?汪東球介紹說,根據不同地段的風險特性,安慶石化編制完成5個高風險地段的具體個案,確保一點一線一案。
為提高油氣管線應急聯動和協同作戰能力,2014年4月,由安徽省政府牽頭,安徽省安監局、安慶市政府和安慶石化等單位共同舉行了“安徽省安慶市油氣管線突發事件聯合應急救援演練”,組織開展“信息報知、預案啟動、先期處置、泄漏封堵、風控疏散、醫療救護、洗消減災、輿論導向”等科目的搶險救援行動。
據汪東球介紹,應急演練的模擬場景是,一輛貨車被后方疾駛的渣土車追尾后失控,撞擊安慶石化長輸油氣架空管線某段汽油管道,造成汽油管道破裂,泄漏的汽油揮發后,遇不明火源引發爆炸起火,爆炸沖擊波造成管架上的苯、柴油管道局部破損,引起危險物料泄漏擴散,轉移周邊群眾5 000多人,構成重大涉險事故。
這是安慶市油氣管線突發事件的首次應急演練,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一次油氣管線安全應急演練,全面檢測了安慶市各部門應對油氣管線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提升了企業和政府的應急救援與協同作戰水平。
同時,安慶石化還加大宣傳警示力度,在管道沿線的關鍵路段增設安全告示牌,張貼宣傳標語,印制宣傳手冊,強化管線周邊居民的宣傳教育,提升協防效果。
“安慶石化還設立了獎勵機制,鼓勵居民舉報管線周圍的不安全行為,達到群防群治的效果。”盛敏兵舉例說,比如居民在管線周圍聞到油氣的味道,或看到有人在管道周圍燃放鞭炮等,都可以打電話到安慶石化進行舉報。“2014年,我們核實并獎勵了6起隱患的舉報人。”
此外,安慶石化還在油氣管線與市政排水溝交叉并列的地方,分段設置攔污閘。“假如油氣管道發生泄漏,安慶石化可以將攔污閘板降下,阻止泄漏的油品擴散至污水管道等其他市政管網。”盛敏兵解釋說,這樣即使有泄漏,也僅僅是一段范圍內的,不會擴大事故。
針對油氣輸送管道安全距離不足這一難啃的“硬骨頭”,安慶石化經過與當地政府及中石化總部的反復溝通,決定對穿越城區的管廊帶進行整體遷移,以滿足安全和發展的雙重需求。
油氣管道的改址遷建并不是一件小事情,安慶市政府為此成立了危化品碼頭及長輸管線遷建項目領導小組,與安慶石化共同開展前期工作。
汪東球介紹說,由于管廊帶的遷建還涉及危化品碼頭的重建,所以安慶石化委托了具有水運工程設計、石化工程設計及城市規劃設計資質的三家設計院,聯合編制管線的選址方案,形成了經沙漠洲、廣成圩、皖河農場三種初步方案。
“經過對選址現場的實地勘察及多層論證,最終確定了投資最少、運行費用最低、安全風險最小的‘沙漠洲選址遷建方案。”汪東球解釋稱,管線遷建是為了減少安全風險,同時兼顧發展的需求,有的方案路徑較長,相當于間接增加了安全風險,故綜合比較,選定了“沙漠洲”方案。
目前,安慶石化管廊帶中,埋地管線存在的隱患已消除,與市政管網并列交叉的風險總體受控,管線泄漏應急體系存在的缺陷得以彌補,周邊居民的不安全行為大為消減。“下一步,安慶石化將全力做好管線的遷建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
編輯 ? 鄭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