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貴

習慣性違章是指:主觀思想上規則意識淡薄,固守舊有的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簡化作業步驟和流程,違反安全規程和管理制度的行為。
其中,在非煤礦山企業中,如出現習慣性違章,其結果輕則發生一般性生產安全事故,如皮帶運輸機的機械傷害、選礦藥劑作業的中毒和窒息、起重作業的物體打擊、車輛傷害等;重則可能導致較大或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如邊坡垮塌、采空區塌陷、爆破作業、尾礦庫作業等。
習慣性違章危害表現
增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頻率
安全規章制度與其他制度最大的區別,在于這些制度是從以往發生的事故中汲取血的教訓編制而成,是企業開展安全工作的基礎,是從業人員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保障。作業中違反這些安全規章制度,即海因里希因果連鎖論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尤其習慣性違章,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機率必然提高。
例如某非煤礦山企業一皮帶工發現皮帶運輸機尾輪皮帶上有雜物,在沒有停設備的情況下用鐵锨清理,不慎被卷入尾輪,當場死亡。而在日常工作中,這種在設備沒有關停或防護設備缺失狀態下進行清掃崗位衛生或作業的違章行為比較常見。
某露天礦山曾發生一起盲炮炸傷挖掘機駕駛員事故。經分析,直接原因是該駕駛員進行鏟裝作業前沒有按照要求檢查盲炮,料斗動作時觸發盲炮發生爆炸,碎石、挖掘機玻璃碎片橫飛,導致駕駛員面部受傷。而他和其他的工友大都心存僥幸,平時很少有人在作業前進行盲炮檢查,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破壞安全制度的嚴肅性
習慣性違章本身就是不遵守安全規章制度,屢教屢犯,而且傳遞負能量,對周圍的人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其他人或也習慣性違章,或造成海因里希因果連鎖論中物的不安全狀態形成。其結果是安全制度的嚴肅性受到破壞,對企業安全管理造成嚴重影響。
例如某非煤礦山企業礦石運輸汽車超速、超載、逆行現象非常普遍,當事人違章時考慮的是快速、便捷和收入,根本不會顧及安全制度,導致翻車事故時有發生。
阻礙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管理制度化、人員操作規范化,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習慣性違章問題突出,將進而侵蝕整個安全環境,即企業安全文化。例如某選礦廠在建成初期,崗位作業人員從當地普通農民招聘而來,很多人夏季上班時光膀子、穿拖鞋,要提企業安全文化,從何談起?
習慣性違章產生心理
習慣性違章行為動機是由三個因素決定影響:一是行為者對行為后果的期望程度,表現為僥幸心理、取巧心理、逐利心理、省能心理等;二是行為者對自己行為能力過高的估計,表現為逞能心理、幫忙心理、冒險心理、自負心理、麻痹心理、蠻干心理、愛美心理等;三是環境對個體的影響,表現為從眾心理、盲從心理、好奇心理等。
其中,僥幸心理是習慣性違章者最直接、最主要的心理。當事人首先有逞能、蠻干、從眾等心理活動,當決定要不要做時,僥幸心理成為習慣性違章的決定性因素。當事人曾這樣違章過,或看到別人不止一次這樣違章過,由于不是每次違章必然導致事故發生,看到違章沒有多大成本,無人監管或監管不力,所有這些因素聚集到一起,那么習慣性違章又一次開始了。
如某礦發生的一起車輛事故,當時一輛礦石運輸汽車到達卸料倉后,駕駛員下車檢查。一名卸礦指揮工乘機登上汽車私自開動,不料汽車發生側翻,人被卡在駕駛室無法出來。在救援時,不得不動用氣割將壓著腿的車門拆開。在送往醫院途中,該指揮工經搶救無效死亡。事故調查發現,該礦的運礦汽車駕駛員和指揮工都比較熟,因此指揮工乘坐或試駕運礦汽車的違章行為時有發生。事故分析認為,該起事故當事人看到別人違章駕駛運礦汽車,沒有看到發生事故的教訓,私自開動汽車反映了該指揮工好奇、從眾的心理。在好奇、從眾心理的背后,其根本原因是沒有預計會發生事故,這就是僥幸心理。
因此,克服習慣性違章,既要關注好奇、從眾等心理表現形式,又要讓員工清楚違章導致事故的必然性,只有徹底打消僥幸心理,才能有效防范事故的發生。
習慣性違章的防治措施
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要細、要實,操作性要強,且必須適時更新。讓員工明確在崗位上什么事必須做,什么事禁止做。某非煤礦山企業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時,除依靠安全技術人員外,還組織車間、班組及崗位人員參與制定或修訂,將基層出現的新問題、事故案例及預防措施整理納入到管理制度或操作規程。
做好員工安全培訓教育
不同作業區、不同工種、不同工齡,習慣性違章的表現不盡相同,因此教育要有針對性。采取日常安全教育、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預防措施教育、崗位危險源辨識、安全事故演練等方法,不斷強化員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綜合素養。
培訓必須考核,追求實效。例如某非煤礦山企業在堅持安全培訓書面考試外,加大了安全實踐考試。如對爆破工在現場提問,包括本次爆破設計及藥量布置,將導爆管個別點連接錯誤看能否被發現,具體哪些人負責警戒、檢查是否到位,爆破后進行評估看能否發現盲炮等;對選礦藥劑工現場考核的內容包括,崗位的安全設施有哪些,藥劑有哪些危害及應急措施,檢查電器設備設施是否防爆,判斷機械通風的風向是否正常等。通過對崗位人員嚴格現場實踐考試,有效遏制了習慣性違章的發生。
加強過程安全管理
除對結果考核外,還應加強過程安全管理。對違章人員進行糾錯教育,給予處罰,并追究相關安全管理人員責任。
某非煤礦山企業根據新《安全生產法》修訂后的安全生產考核辦法更為嚴厲,對行政管理人員的責任追究包括經濟處罰、降級、免職、撤職等,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有了明顯變化。
某選礦廠在進行一次計劃檢修前,焊工對檢修用的焊接工具進行檢查,發現工具存在小缺陷,但他認為小缺陷不影響正常作業,并未上報。班組長在檢查出問題后明確要求更換焊接工具,該名焊工卻敷衍行事,私自用原工具進行作業,不料乙炔氣帶從焊槍連接處開始著火并迅速向乙炔氣瓶方向蔓延。在一旁的班組長立即將乙炔氣帶從中間對折,阻斷火勢,并迅速關閉乙炔瓶氣閥,阻止了一起事故的發生。事件發生后,該名焊工感到非常后怕。班組和選礦廠隨后將這一事件按未遂事故組織員工分析討論,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有力地遏制了習慣性違章現象。
開展豐富多樣的安全活動
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標準化班組建設等工作,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做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某礦山企業在開展安全標準化中,同時將反習慣性違章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在露天礦,關注環節包括民爆器材規范使用,工程車輛司機持證上崗、規范作業,盲炮檢查和處理等;在選礦廠,關注環節包括油庫作業,選礦藥劑規范配備、使用,檢修中登高、起重、焊接、電工、有限空間作業等;在尾礦庫,關注環節包括回水井、泄洪井、浮船、涵洞作業等。如尾礦庫涵洞作業,首先辦理作業審批,措施包括空氣監測、兩人以上作業、穿救生衣、備應急繩等,同時廠、班組負責人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監護,防止違章行為,確保作業安全。在企業各個工藝環節都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要求各崗位職工嚴格按照標準操作,減少了習慣性違章的現象。
工藝和設備優化
采用安全性好的工藝和設備,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習慣性違章。例如某選礦廠破碎車間中原來采用振動給礦機,噪聲大且危險系數高。安全規程要求,振動給礦機運行時,人員不得在其下部逗留或經過,但因受工作現場的空間限制,這一要求基本無效。對此選礦廠進行改造時,將振動給礦機改為板式給礦機或圓盤給礦機,不僅提高了設備安全性能,而且取消了此類習慣性違章存在的條件。
編輯 ? 趙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