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珂珂
防靜電鞋屬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穿防靜電鞋讓人體安全釋放攜帶的靜電電荷,是目前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消除靜電危害的方法之一。然而,通過多年來從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檢測工作的經歷發現,特種勞動防護鞋類中的防靜電鞋,其檢測不合格率遠高于其他鞋類。
根據GB21146-2007《個體防護裝備 職業鞋》和GB/T20991-2007《個體防護裝備 鞋的測試方法》標準要求,對防靜電鞋進行檢測發現,干燥條件下,電性能測試不合格,是造成防靜電鞋不合格率居高的首要因素,這也是防靜電鞋性能檢測的最重要項目。進一步探究原因發現,防靜電鞋墊的質量,已成為影響防靜電鞋電性能合格與否的最大影響因素。
為此,本文通過針對性的檢測方案,讓讀者直觀地了解防靜電鞋墊在防靜電鞋防護性能中的重要作用,切忌用普通鞋墊替代防靜電鞋墊,這種做法會使防靜電鞋徹底喪失靜電防護性能,從而導致事故傷害的發生。
靜電危害的預防
靜電是一種特殊的能量,由靜電放電產生的點火能量,足夠引燃具有易燃易爆性質的物質。在干燥的冬季, 人與金屬材料接觸或者人與人接觸,時常會感受到靜電放電,相應地,人體也會感受到放電帶來的刺痛。
在實驗室里,靜電能讓某些精密儀器的指針偏離正確位置,能讓顯示屏吸附大量的負電荷和灰塵,但是靜電帶來的危害遠遠不止這些。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工業社會,靜電放電能擊穿電子行業的集成電路,能引起炸藥意外爆炸,在石油化工企業中,靜電引起的火災爆炸不計其數,甚至還曾使得火箭和導彈發射失敗。
據研究,如果人體與大地絕緣,環境相對濕度在50%以下,靜電就會在人體長時間停留,隨著時間增長,電荷越聚越多,從而使人體靜電電位也越來越高。如果此時處于易引起火災爆炸的危險場所,需穿著防靜電鞋,以起到防護作用。
防靜電鞋的原理,就是通過防靜電鞋使人體與大地相連接,從而達到安全泄放人體攜帶的靜電電荷的目的,這是目前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穿防靜電鞋時,配合使用防靜電服、防靜電襪,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目前,防靜電鞋有膠底皮鞋、聚氨酯皮鞋、膠底布鞋、聚氨酯底布鞋、全橡膠鞋、全聚合鞋6個品種,前4個品種規格型號可分為膠粘、模壓、注射、線縫4種。目前市面上最廣泛的是膠底皮鞋(膠粘)和聚氨酯皮鞋(注射)兩類鞋。
防靜電鞋墊作用對比
所謂防靜電鞋,是指按GB/T 20991-2007《個體防護裝備 鞋的測試方法》中5.10的要求測量時,電阻值≥100 kΩ和≤1 000 MΩ的鞋。該標準對防靜電鞋的電阻測試是這樣要求的,分別將鞋子在干燥條件下放置7天,即(20±2)℃、相對濕度(30±5)%;在潮濕條件下放置7天,即(20±2)℃、相對濕度(85±5)%。
在防靜電鞋電性能測試中發現,目前,大部分企業生產的防靜電鞋的外底和中底的電性能,都可以做到符合標準要求。但是,防靜電鞋的電性能測試要求包括鞋內活動墊。結合近幾年的防靜電鞋電性能檢測合格率情況發現,防靜電鞋墊的質量,已成為影響防靜電鞋電性能合格與否的最大因素。
為確定鞋墊對成鞋防靜電電性能影響程度的大小,實驗室分別選取3個批次的防靜電鞋進行對比試驗。由于環境濕度對靜電積聚影響很大,因此,同批次的鞋子在潮濕條件下的電性能合格率比干燥條件下大很多。
鑒于這個因素,這次對比試驗只測試干燥條件下的防靜電電性能。實驗室環境設定于干燥條件(21℃、相對濕度30%),三個批次的鞋子均在此干燥條件下處理7天,測試環境也是這個干燥的溫濕度條件。三雙鞋子的樣品編號分別為A-1、A-2、B-1、B-2、C-1、C-2,判定原則是,測量電阻值R,100 kΩ≤R≤1 000MΩ即為合格。
對三雙鞋子分別進行含鞋墊成鞋電性能測試,去除鞋墊成鞋電性能測試,得出表1、表2數據。
對比表1和表2發現,鞋墊對成鞋電阻值影響較大。去除鞋墊的三雙樣品均合格,而含鞋墊的三雙樣品僅一雙合格。從對比數據中可發現,鞋C樣品去除鞋墊前后電阻值相差較小,而且左右兩只鞋子的電阻數值相近且較好,因此,決定選用鞋C的鞋墊,替代不合格的鞋A和鞋B中的鞋墊,再進行成鞋電性能測試,得出表3數據。
從表3實驗數據發現,原來不合格的鞋A和鞋B換上鞋C的鞋墊后,測試結果均合格。由此,從表1、表2、表3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三雙成鞋鞋墊的防靜電性能優劣,影響了成鞋防靜電電性能的合格與否。
防靜電鞋墊合格的關鍵要素
根據國家標準可知,防靜電鞋的質量把控,關鍵在于將成鞋電阻調整至標準要求,無論是聚氨酯底還是膠底皮鞋,制作防靜電鞋外底都涉及抗靜電劑的選用,一種是加入導電炭黑,另一種是加入抗靜電劑ASA。
導電炭黑最好選用導電性能良好的乙炔炭黑。抗靜電劑分子具有極強的極化能力,它可以吸附并極化空氣中的水分,通過吸收環境中的水分,降低材料表面電阻率,達到抗靜電目的,因此對環境濕度的依賴性較大。也就是說,環境濕度越高,抗靜電劑分子的吸水性就越強,抗靜電性能就越顯著。
在防靜電鞋的制作過程中,要加入內底以及涂刷粘合劑,這會在人體與外底之間形成隔離層,如何保證隔離層的導通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防靜電鞋的成敗。
以目前市場銷售最多的聚氨酯底防靜電皮鞋為例,一般在鞋的中底前掌預留4個孔,然后再將鞋底聚氨酯材料與抗靜電劑混合物一起注射,由于預先留有4個孔,所以聚氨酯材料和抗靜電劑混合物會滲透覆蓋4個孔洞,從而使中底起到防靜電的作用。
很多時候,抽掉防靜電鞋墊,通常會在鞋前掌看到4個黑色圓孔,這4個孔就是重要的導電電極,其作用就是將外底、內底、鞋墊三個層面導通。由于人們對鞋類外觀的要求,也有不少企業采用中底材料不預留4個孔的制作工藝,將抗靜電劑通過涂布、噴涂或浸漬等方法,使之附著在中底材料表面 , 再經過室溫或熱空氣干燥,形成抗靜電涂層,這種做法同樣可以達到防靜電效果。如果在制作中底的過程中,結合兩種工藝制作內底,那將對成鞋的防靜電性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防靜電鞋墊有5種,皮革材料(前掌加縫含金屬導電絲纖維)類型、PU(聚氨酯)或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前掌加縫含金屬導電絲纖維)類型、 PU或EVA材料(前掌有鉚釘將鞋墊下方小片金屬網與鞋墊固定)類型、PU或EVA材料(前掌鉚釘)類型、環保高聚合綿(保麗優、海波麗等材料加入抗靜電劑熱壓沖壓成型)類型。
無論是何種材料的防靜電鞋墊,導電原理一般都是通過導電介質(如金屬導電纖維、鉚釘、金屬網片、抗靜電劑等),經過中底導電電極或防靜電材料連通外底,將人體的靜電導入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鞋墊前掌縫制金屬導電絲纖維或金屬網的防靜電鞋,其防靜電性能會受金屬導電絲纖維縫制的長度、形狀、面積、位置,以及金屬導電絲含量等因素的影響;未采取防靜電中底材料而僅靠前掌4個導電電極的防靜電鞋,極易導致與導電電極接觸不良或者接觸面積不夠,從而阻斷靜電釋放渠道,最終使防靜電成鞋電性能不符合標準要求。綜合比較,熱壓成型的環保高聚合綿類型的防靜電鞋墊,其抗靜電性能較好,值得推廣。
結合近幾年作者進行防靜電鞋檢測工作的經歷可以得出,防靜電鞋電性能合格與否的關鍵,在于防靜電鞋墊質量優劣。在此呼吁生產企業不要忽視防靜電鞋墊的質量,在競爭激烈的勞防鞋市場,大家不能一味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質量。雖然防靜電鞋墊至少4元一雙的成本,對于現在普遍售價80元左右一雙的勞防鞋市場來說,成本比例不算少,但如果因為一雙鞋墊導致產品不合格,又得不償失,更何況防靜電鞋對于眾多的精密電子、軍工、石油化工等行業是必不可缺的防護用品。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不是一般的民用鞋,企業購買防靜電鞋給員工,是為了避免由靜電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避免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和財產損失,所以請一定要守住防靜電鞋的質量生命線。
編輯 ? 鄭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