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
(荊州市長江勘察設計院,湖北荊州 434000)
生態理念在荊州市濱江公園護岸工程設計中的應用
肖波
(荊州市長江勘察設計院,湖北荊州434000)
荊州市濱江公園護岸工程本著確保岸坡穩定、防洪安全以及滿足市民親水、突出生態水利的原則,突出生態理念,打造生態水利,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統一。最大限度體現治水要求——“水清、岸綠、坡穩、景美、便民”,最大限度發揮工程的社會效益。
濱江公園生態護岸親水平臺
為了配合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和國家級衛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荊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以荊州長江大橋兩側地塊(新河口—萬壽公園)為濱江整治突破口,啟動濱江公園景觀建設。荊州市濱江公園用地完整,腹地開闊,同時長江大橋從該地塊中間飛跨而過,賦予此地塊城市窗口的使命。濱江公園一期設計西起學堂洲圍堤,東至萬壽公園,北抵沿江大道,南臨長江北岸。規劃用地面積為73hm2,東西長1600m,南北縱深150--750m。
將濱江公園建設成一條集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健身、防洪、教育等于一體的多功能風光帶。規劃建成后其舒適的生態環境,可以極大的改善整個城市的新風貌,提升城市的門戶景觀,改善荊州的人居環境。
本著確保岸坡穩定、防洪安全以及滿足市民親水、突出生態水利的原則,最大限度體現湖北省水利廳對治水要求——“水清、岸綠、坡穩、景美、便民”,我院對濱江公園護岸工程進行了專項設計。
本工程位于濱江公園濱水岸線,其在滿足防洪安全的條件下盡量與公園設計相協調,因此本護岸工程不同于一般護岸工程,需考慮的因素較多。本次護岸設計原則如下:
(1)確保岸坡穩定、防洪安全。
(2)滿足市民親水需求。
(3)突出生態理念,打造生態水利,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統一。
(4)與濱江公園建設及航道整治設計相協調,最大限度發揮工程的社會效益。
(5)結合展示荊楚文化及荊州水文化。
根據工程總體布置以及公園功能需求,在平面上從下游到上游將護岸分為五段,總長1600m。第一段長520m,為一般坡式護岸段;第二段長150m,為觀景平臺段;第三段長170m,為一般坡式護岸段;第四段長240m,為休閑沙灘段;第五段長520m,為一般坡式護岸段。即分為三種類型,第一、三、五段屬于一類,為一般坡式護岸段;第二段為觀景平臺段;第四段為休閑沙灘段。

圖1 荊州市濱江公園護岸工程效果圖
3.1親水平臺設計
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當岸坡垂直高度大于6m時,需設置平臺。本護岸工程岸坡垂直高度達到10m,為了岸坡穩定,考慮在32. 0m及36.0m高程處分別設置親水平臺。設置兩處平臺不僅可使岸坡更加穩定,且可方便在濱江公園活動的市民親水。親水平臺高程根據近年來長江沙市水位分析進行確定。親水平臺采用園林鵝卵石路面,可起到防滑作用。
3.2護岸上部(護坡)設計
根據上述設計原則、護岸分段以及長江委編制的《長江中下游護岸工程技術要求(試行)》、河段現狀地形和材料來源,下面根據三種不同類型護岸段分別進行上部設計。
3.2.1坡式護岸段(第一、三、五段)
一般坡式護岸段上部結構從下至上依次如下:
(1)枯水平臺。水下拋石往上設置枯水平臺寬度約為3m,厚1. 2m,結構為干碼石。
(2)腳槽。枯水平臺內側設置1.2m×1.2m(寬×高,下同)的漿砌石腳槽,以保證護坡塊石的穩定。
(3)干砌塊石護坡。32.0m下部馬道至30.0m設置0.4m厚干砌塊石護坡,下設0.15m厚砂卵石墊層。
(4)32.0m馬道。在32.0m高程設置1.5m寬平臺,馬道面層采用現澆鵝卵石路面。
(5)腳槽。32.0m馬道內側設置0.6m×0.6m的漿砌石腳槽,以保證護坡的穩定。
(6)現澆混凝土護坡。32.0m至36.0m設置0.12m厚C20現澆混凝土護坡,下設0.15m厚砂卵石墊層。為了坡面防滑并結合展示水文化及荊州文化,在現澆混凝土護坡上表面澆筑成微型臺階狀,并在坡面上用彩色鵝卵石鑲嵌文化宣傳字樣,擬定文字內容為“人水和諧美麗荊州”,文字盡量鋪滿坡面。
(7)導濾溝。墊層下設“Y”型導濾溝,導濾溝尺寸0.5m×0.5m,導濾料為粗砂瓜米石混合料。
(8)36.0m馬道。在36.0m高程設置3m寬馬道,馬道面層采用現澆鵝卵石路面。
(9)腳槽。36.0m馬道內側設置0.6m×0.6m的漿砌石腳槽,以保證護坡的穩定。
(10)生態混凝土護坡。考慮護坡的生態性并與濱江公園環境相協調,在36.0m平臺至灘唇(39.5m左右)設置生態混凝土護坡。生態混凝土厚0.12m。護坡坡比不陡于1:2.5。
(11)封頂。在生態混凝土頂部設置寬1.0m厚0.3m混凝土封頂。在封頂旁設1.2m高花崗巖欄桿。
(12)在灘唇種植一排垂柳,間距3m。樹下設投射地燈(圖1)。
············
3.2.2墻式護岸段(觀景平臺段)(第二段)
墻式護岸段上部結構從下至上依次如下:
(1)枯水平臺。水下拋石往上設置枯水平臺,寬約為3m,厚1.2m,結構為干碼石。該段枯水平臺高程為擋墻墻底高程31.0m,平臺寬約1.5m。
(2)擋土墻。拆除現有擋土墻,重建漿砌塊石擋土墻,墻高約6m。
(3)觀景平臺。利用擋土墻在平面上形成半徑為100m的月牙形觀景平臺。平臺采用花崗巖地磚鋪裝,中間布置一塊景觀石和一塊98’抗洪紀念碑。
(4)生態混凝土護坡。在37.0m觀景平臺至灘唇(40.0m)設置生態混凝土護坡。生態混凝土厚0.12m。
(5)封頂。在生態混凝土頂部設置寬1.0m厚0.3m混凝土封頂。在封頂旁設1.2m高花崗巖欄桿。
(6)在灘唇種植一排垂柳,間距3m。樹下設投射地燈。
3.2.3休閑沙灘段(第四段)
為了滿足市民休閑需要,在濱江公園中上段設置休閑沙灘。休閑沙灘段的枯水平臺、腳槽、干砌塊石護坡、親水平臺、混凝土護坡同一般護岸段。
(1)斜坡沙灘。混凝土護坡往上設置寬40m斜坡沙灘,坡比1:10。沙灘底部鋪筑材料從上至下依次為0.5m厚細砂、0.2m厚卵石、0.3m干砌塊石。沙灘外沿設浮式安全護欄,欄桿下設混凝土基礎。
(2)高位沙灘。斜坡式游泳沙灘往上設置弧形高位沙灘,方便市民進行沙灘排球等休閑體育活動。
荊州市濱江公園護岸工程不同于一般河道護岸工程,其不僅要滿足防洪和岸坡穩定需要,更要與濱江公園主體融為一體,突出生態環保和功能需求。根據不能功能需求,將濱江公園護岸分為五段,其中觀景平臺段和休閑沙灘段功能感尤為明顯。坡式護岸段上部采用生態混凝土護坡,并在混凝土上種植草本植物,很好地體現了生態理念,結合埋地射燈的應用,其景觀效果也非常突出。生態護岸已成為未來河道護岸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