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菁菁
構建施工企業信息化應用高地
文|林菁菁

后就是診斷、分析企業管理的現狀和技術,找到實際流程和信息化的結合點。由于建筑企業的管理內容包括基礎施工、地面施工、內部裝潢等過程,組織復雜,本身結構就難以把握,這就給工程信息化建設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只有充分地對自身進行多維度分析,才能構建好工程信息系統。信息化建設要注意各子系統的建設和完善,也要聯系好各個子系統的關系,做好系統集成化工作,做到信息化建設的全面集成。
信息系統開發的方法要適當。施工企業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有面向流程的開發方法和面向數據的開發方法。對于那些具有穩定的管理體系,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程度比較高,而且又有較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適用于采用面向流程的開發方法。對于那些發展中的企業,其面對的環境比較復雜、突發事件又多,而且企業文化尚未形成的企業,采用面向流程的開發方法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它的流程尚未定型,而且在這樣的一個發展階段也不可能定型。也就是說,發展中的企業(或中小企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變化迅速,這是企業管理信息化需要面臨的首要挑戰。花費巨資建立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可能會隨著企業各方面變化而失去作用。修修補補只能解決局部問題,重新建設經濟上又承受不起。因此,對于發展中的企業,信息化一是要簡化,二是要選擇適當的開發方法——面向數據的開發方法。企業信息化還要適度簡化。簡化就是在一定范圍內縮減處理對象,使之在一定時間內,足以滿足一般需要的標準化形式。它是實施標準化的首要工作。很多企業以為軟件功能越多,越代表水平高,這是誤區,應該是在達到目標的前提下,功能越少越好,這樣的信息化技術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發展和需要。
加強全員信息技術培訓,夯實企業管理文化。 施工企業信息化成功與否,最終決定于建設、應用、維護信息系統的人,決定于人的素質,決定于企業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隊伍,而不是一兩個人。因此,在建設信息化的同時,要針對企業領導、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應用人員,定期開展信息化培訓,要下大力氣培養和造就一支能夠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應用知識的、有戰斗力的信息化隊伍。企業只有具備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人和高品質的、符合企業實際的信息系統,這才是真正的企業信息化。
只有當企業文化與新的流程步調一致,才能實現企業信息化的預期目標。否則,要推行一種新的流程、管理制度、管理思想和技術是困難的。也就是說,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高效執行力的基礎。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這個基礎,組織實施企業信息化用什么做保證,即使開發出了優秀的信息化系統,也難以執行。
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為此長期投入了大量資金、技術等各種資源興建,取得了很多成果,它為本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網絡基礎。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就是根據企業遠景和內外部條件做好系統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做到“總體規劃,分部投資,真抓實干,步步為營”,尤其是在硬件或軟件落后時要及時補充資金進行更換。只有這樣長期堅持資金投入,才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工程信息化。
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具有深遠的建設意義,有益于深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但建筑工程本身的復雜給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很多問題,如何快速科學地進行信息化建設是個很值得思考解決的課題。只有在實際中發現問題,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革水平,才能使施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