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龍
向四種小動物取學習之經
唐海龍

學習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終身常伴的現實課題,學會學習更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的人生命題。毛澤東曾指出:“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對軍隊而言,學習力就是戰斗力,學會學習應是軍人學文習武之根基。
像蜜蜂釀蜜那樣博采眾長。“小蜜蜂,嗡嗡嗡,飛到東來飛到西”,蜜蜂總在不停地奔波忙碌,采集無數花粉,最終釀出甜美的蜜汁。“取它之粗糲,化己之精粹”,正是蜜蜂的可貴之處,“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我們求學亦應如此。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軍隊領導干部,要樂于向他人學習,善于博采眾長,在廣泛借鑒和吸納部隊有益經驗中啟迪思維,在與他人的思想交流中完善自我,特別是要堅持群眾路線,自覺以謙遜的態度和不恥下問的寬闊胸襟,善于問計于基層、問計于官兵,最大限度地挖掘群眾中蘊藏的豐富智慧和巨大能量,獲得解決問題的靈感和思路。
像蜘蛛結網那樣迎難而上。蜘蛛不會飛,但為了捕食生存,不斷攀爬尋找高處結網,還要經歷“風吹網破、破后復補”的曲折,方能享受“守株待兔、坐享美食”的安逸。學習如逆水行舟,亦需要這種“蜘蛛精神”,不但要不停地“結網”,還要自覺地去找“風口”,才能有所突破。當下,有的人碌碌無為不愛學,有的裝點門面不真學,有的急功近利不深學,還有的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學,受思想雜念干擾、被世俗瑣事束縛、讓困難問題嚇倒,成了“最無知”的“求知者”。在學習方面,淺嘗輒止就只能略知毛皮,迎難而上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像燕子壘窩那樣持之以恒。燕子為了有個家一口一口銜泥,一點一滴積累,鍥而不舍一天天努力,一步步壘成。求學當如燕子,使水滴石穿之力,做日積月累之功。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現實中,不少人都有長期堅持、積少成多,最后取得驚人收獲的學習經歷,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有研究表明,一個人每天閱讀一小時,三年之后可以變成某一問題的專家。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也是一項大有收益的工作,我們求學要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覺養成良好習慣,真正使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像老鷹獵食那樣眼光超前。老鷹憑借靈動的慧眼和犀利的目光,對目標的行跡準確作出判斷,只用一個迅速凌空俯沖,便能用鋒牙利爪死死咬住獵物。我們求學亦需要像老鷹一樣超前思維。超前思維就是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歷史和現狀,從現實出發,認識未來,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獲得常人不能得知的信息,從而提前作出正確判斷的思維方式。回顧世界科技發展史,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普朗克的量子理論,孟德爾的遺傳學說等等,都是超前思維的碩果。超前思維的重大作用就在于能使我們在學習中通過前瞻性思考,幫助規劃和調整思路,從而實施正確的決策,獲得良好的發展方向。我們求學,不但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乏哪些知識,還要敏銳看到部隊發展趨勢、前進方向,才能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做到學海茫茫不迷航、儲備知識走四方。
【作者系75100部隊裝備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