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茹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心內保健科,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對血壓及UA水平的影響
許志茹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心內保健科,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目的 探討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對血壓及UA水平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7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25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療基礎上給予厄貝沙坦治療,22例患者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23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療基礎給予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比較三組患者血壓、尿酸水平改善情況。 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厄貝沙坦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低于厄貝沙坦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組(P<0.05)。研究組和厄貝沙坦組治療后患者血尿酸顯著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組(P<0.05)。 結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礎上,給予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還能使患者血尿酸水平顯著下降,有利于血糖和血壓的治療效果。
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癥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研究證實血尿酸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癥[1-2]。長期高尿酸血癥可破壞胰腺β細胞功能而誘發糖尿病,長期高尿酸血癥與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發病具有因果關系[3-4]。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的常用藥物。本文探討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對血壓及UA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70例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有高尿酸血癥。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48~82歲,平均(68.1±13.7)歲;高血壓病程(14.7±3.9)年;入院時血壓:(157.1±10.5)/(103.7±9.5)mm Hg。排除繼發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繼發性高血壓、藥物過敏、嚴重心血管系統疾病或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等患者。其中25例為厄貝沙坦組,22例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組,23例為研究組。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降血糖治療。厄貝沙坦組在血糖達到控制標準后給予厄貝沙坦片(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20053912)150mg口服,1次/日;苯磺酸氨氯地平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0950224)5mg口服,1次/日;研究組給予厄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劑量同上。治療6個月后評價療效。
1.3 評價指標
在治療前和治療后測量血壓,檢測血尿酸水平。血壓于晨起8:00測量,患者靜息狀態,坐位,測量左上肢血壓,每例測量3次,取平均值。采集晨起空腹靜脈血用于檢測血尿酸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三組血壓變化
三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研究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低于厄貝沙坦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組(P<0.05)。厄貝沙坦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三組治療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研究組和厄貝沙坦組治療后患者血尿酸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組治療前后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組和厄貝沙坦組治療后患者血尿酸顯著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組(P<0.05)。見表3。
表2 治療前后三組血壓變化

表2 治療前后三組血壓變化
注:與厄貝沙坦組比較,#t=7.706,△t=9.997, P<0.05;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組比較,▲t=9.390,*t=9.242,P<0.05
?
表3 三組治療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表3 三組治療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注: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組比較,t=10.912,9.149,#P<0.05
?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可顯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大約有80%的糖尿病患者因繼發性大血管的合并癥而導致死亡。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發病率大約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應嚴格控制患者的血壓。研究顯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DBP每下降10mm Hg,則糖尿病相關的并發癥發生危險將下降12%,微血管并發癥危險下降13%,心肌梗死發生危險下降11%,死亡率下降5%。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嚴格控制血壓可是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發生率下降24%,而僅控制血糖僅僅能是糖尿病相關的終點事件下降12%左右。因此,對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應積極將血壓治療,可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作[5-6]。
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嘌呤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癥[7-8]。研究顯示,我國人群,空腹血糖水平逐漸上升到7.0mmol/L,血尿酸水平也隨之升高,但隨著血糖的繼續升高,血尿酸水平反而有所下降。有研究顯示,血尿酸每升高1mg/dL,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升高1.14倍。瑞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血尿酸水平最高組研究對象糖尿病的發病機率較最低的研究對象增加5.8倍。總之,較多的研究結果已經證實,高尿酸血癥增加糖尿病的發病機率[9-10]。高尿酸癥及高血壓的關系早已被關注。1879年有學者發現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大多有痛風家族史。隨后有學者研究顯示,低嘌呤飲食能夠預防高血壓以及血管疾病的發生,血清尿酸水平可作為高血壓的獨立預測因素[11-12]。
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體抑制劑,能抑制AngⅠ轉化為AngⅡ,能特異性地拮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受體(AT1),對AT1的拮抗作用大于AT28500倍,通過選擇性地阻斷AngⅡ與AT1受體的結合,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產生降壓作用[13-14]。本品不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腎素、其他激素受體,也不抑制與血壓調節和鈉平衡有關的離子通道。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是外周動脈擴張劑,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15-16]。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采用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其降壓效果顯著由于單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患者,并且治療后,聯合治療的患者血尿酸水平也較單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的患者更低。說明,在控制血糖基礎上,聯合使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能夠更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并且顯著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而血酸水平的降低,有利于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礎上,給予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還能使患者血尿酸水平顯著下降,有利于血糖和血壓的治療效果。
[1] 姜志華,丁原,錢德富,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9):40-41.
[2] 諶煜,徐曉明.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2,11(2):147-148.
[3] 王宇,李鳳梅,李曉玲.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及血清尿酸檢測分析[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4,35(10):1073-1074.
[4] 曾靜波,莊曉明,穆珺.血尿酸與2型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4,13(8):569-572.
[5] 郭華,毛艾香.氯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131-132.
[6] 趙春玉.氯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6):39-40.
[7] 劉永紅.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60例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 (18):4139-4140.
[8] 王勇,劉彥娜.氯沙坦鉀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0):57-58.
[9] 牛榮華,劉冰,于奕蕾,等.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對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9):78-80.
[10] 宋江山.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78例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8):34-35.
[11] 景月月,王晨霞.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關系[J].疑難病雜志,2012,11(12):973-975.
[12] 王紹紅,黃鑫,李江林,等.不同民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膽紅素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2):4911-4912.
[13] 金亞珍.厄貝沙坦聯用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校醫,2014,28(10):765.
[14] 李文岳,蔡新忠.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療效探索[J].當代醫學,2014,20(17):133-134.
[15] 陳月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8):469-470.
[16] 戶秋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高血壓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3):86-87.
Effect of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on blood pressure and U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XU Zhiru
Intracardiac Health Division,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020,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on blood pressure and U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0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2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based on glycemic control treatment,22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glycemic control treatment,and 2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Blood pressure and uric acid level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iciency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group of irbesartan and group of amlodipine besylate (P<0.05).DBP and SBP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P<0.05).UA levels of study group and group of irbesartan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P<0.05). Conclusion DBP,SBP and UA are decreased with irbe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based on glycemic control treatment.
Irbesartan;Amlodipine besylate;Diabetes;Hypertension;Hyperuricemia
R587.1;R544.1
B
2095-0616(2015)08-34-03
2015-03-26)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第三項心臟保護研究)(協作單位研究編號: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