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蘭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腫瘤化療科,廣東中山528403
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范曉蘭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腫瘤化療科,廣東中山528403
目的 探討分析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抽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惡性腫瘤患者128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給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人文關懷。采用焦慮自評表(SAS)、抑郁自評表(SDS)對患者進行評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改善情況和對護理滿意率情況。 結果 經治療,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都明顯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改善情況更顯著(P<0.05);對照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87.50%,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8.44%,兩組間護理滿意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能有效減緩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工作滿意率,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惡性腫瘤;人文關懷;護理;效果
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日益年輕化,其致死率較高,給患者造成的心理影響較大,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影響患者治療效果,不利于疾病轉歸[1]。而有效的護理方案對患者預后改善、生活質量的意義顯著。人文關懷很好地呈現了“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2]。本研究旨在分析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惡性腫瘤患者128例,其中24例乳腺癌、21例肺癌、23例胃癌、12例結腸癌、13例直腸癌、6例宮頸癌、3例鼻咽癌、10例肝癌、5例白血病,其他癌癥患者11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64例患者,男32例,女32例,年齡22~75歲,平均(45.2±6.3)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3.4±2.3)年;實驗組64例患者,男31例,女33例,年齡21~77歲,平均(45.5±6.2)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3.2±2.4)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項研究且不存在溝通障礙。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醫護人員根據常規護理流程和手段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輔以人文關懷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包括:(1)舒適護理。為患者創建一個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和氛圍,病房色調可以選用溫馨舒適的,將病房溫度和濕度控制在患者舒適的狀況下,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可以適時給患者播放音樂,緩解患者緊張憂慮情緒。(2)心理干預。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團隊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中負面情緒,及時進行疏導。對治療過程中所要進行的檢查、用藥等,為患者進行介紹,消除其疑慮?;颊咭驗檫^度擔心病情、難以接受現狀,常常出現失眠、恐懼等狀況,嚴重者則出現焦慮癥,情緒低落。對于這類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態,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活動,熱情誠懇地對待患者,建立和諧護患關系,讓患者感覺到有所依靠;護理過程中頻繁給患者灌輸積極正能量,為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奠定基礎。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不僅給患者家屬經濟上帶來重大負擔,且給患者家屬心理上也造成很大的壓力,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家屬間的溝通,幫助指導患者正確認識治療意義,也有利于患者家屬給患者帶來不可或缺的關懷,方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3)語言和肢體干預。治療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態度應溫和,注意說話語氣,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關懷。適當說些鼓勵的話,樹立患者信心。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面部表情是最容易被對方捕捉到的,會直接影響對方的心理。在進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面帶微笑,態度親和,保證良好的護理氛圍,讓患者體會到安全感、信任感,從而縮短護患間的距離;當然,護理人員也要學會控制和調整面部表情,如若患者病情危急、家屬憂慮擔心,面帶微笑就不合適,而應站在患者家屬的立場來引導撫平患者家屬心情。(4)個性化護理。適當給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尊重患者及其家屬意見,結合患者自身病情和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患者提供更好地個性化護理服務。
1.3 觀察指標
采用慮自評表(SAS)、抑郁自評表(SDS)對患者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進行評分[3],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情緒越好;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工作滿意率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倽M意率為非常滿意率和滿意率之和。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均有改善,但實驗組患者改善情況較對照組更顯著,組間差異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比較
?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對護理工作總滿意率為87.50%,顯著低于實驗組的98.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比較[n(%)]
惡性腫瘤是因為機體內的細胞增殖,而偏離了原本的生長環境,形成癌細胞并侵入機體循環系統和淋巴系統,進而侵襲其他組織,對患者機體功能損傷較大[4],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健康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颊弑旧砭褪翘厥馊鮿萑后w,需要對其進行適當關懷。有研究表明,在得知自己確診后的病情的患者中有33%的患者出現焦慮、失眠、食欲下降等壓抑情緒;有40%患者產生悲觀情緒,認為自己人生就要就此終結;有57%的患者認為自己成為家庭負擔與累贅[5]。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治療效果、預后以及疾病轉歸有著重大意義。臨床上的人文關懷將“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患者自身情況相結合,不僅為患者提高基本的診療服務,還為患者提供精神文化以及情感服務,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對健康的需求[6]。
進行人文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在患者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為其提供主動真誠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建立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以及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從而方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另外,不少患者一直認為癌癥就是不治之癥[7],因此,適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改變患者對癌癥的認知能夠有效提高患者信心[8]。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家屬也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家屬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治療,從而方便減緩患者心理壓力[9]。
本研究中采用常規護理聯合人文關懷對實驗組64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護理,患者SAS評分由護理前(76.3±3.5)分下降至(43.8±2.6)分,SDS評分由(82.4±4.1)分下降至(43.7±3.7)分,大大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從而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研究表明,患者所產生的各類不良情緒主要是因為其對疾病認知不足而導致的[10]。而人文關懷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都進行健康宣教,主動了解患者對健康的需求狀況,并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因而,有如此顯著的護理效果。而單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焦慮和抑郁情況改善狀況不太理想[11]。
綜上所述,在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將以往陳舊的護理觀念改變,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2],且在為患者提高基本的醫療護理基礎上給予精神、情感支持,是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緩解作用顯著,能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滿意率,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13]。
[1] 孟曄,劉潤娥.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與探討[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4):272.
[2] 萬玲,萬青,許彩云,等.淺談惡性腫瘤患者不同時期的人文關懷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22):249.
[3] 張彩濱.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18-2520.
[4] 李蕊.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患者護理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98-299.
[5] 王群如,陳小平.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6):80-81.
[6] 李錦秀,李麗華.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4,27(25):390.
[7] 崔文學.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5):198-199.
[8] 顧華英.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9):498.
[9] 荊鳳英,王宏英,劉雪雙,等.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放療中的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3):64-66.
[10] 張海燕,李瑞星,張榮澤,等.人文關懷護理對胸外科惡性腫瘤患者焦慮情緒干預研究[J].河北醫藥,2011,33(19):3016-3017.
[11] 王燕娟,楊潔.人文關懷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滿意度研究[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8):105.
[12] 曾佳,尹曉娟,薛麗麗,等.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4,27(39):166.
[13 ] 葛玉紅.護理人文關懷在原發性肝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0):3876-3877.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care of malignant tumor
FAN Xiaolan
Department of Tumor Chemotherapy,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03,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istic care applying to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Methods 128 cases were chosen from patients with cancer who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13 and January.2014 as our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pla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additional humanistic care.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using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2 groups.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work of the 2 groups w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negative emotions lik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2 groups were improved,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P<0.05).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work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87.50% and 98.44%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humanistic care to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would lower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rais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work, which worth using widely in clinic.
Humanistic care; Cancer; Nursing; Effect
R473.73
B
2095-0616(2015)08-94-03
20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