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健 姚 力 王 兵 馬克勇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江蘇連云港 222002
膝關節骨關節病應用關節鏡手術療效臨床分析
吳 健 姚 力 王 兵 馬克勇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江蘇連云港 222002
目的 分析并研究膝關節骨關節病應用關節鏡手術臨床療效。 方法 將我院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其治療方法分成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保守治療,比如:理療、藥物、中醫中藥等,觀察組患者借助關節鏡手術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 結果 臨床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術后評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借助關節鏡手術進行治療,創傷小、康復快、并發癥少,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膝關節骨關節病;關節鏡;臨床療效
膝關節骨關節病是指由于膝關節中的軟骨性變、骨質增生等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關節疾病,該疾病病因和患者肥胖、損傷、長時間負重等密切相關,臨床癥狀主要為膝關節疼痛、陣痛、活動性摩擦等。膝關節骨關節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可單側發病,也可多側發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目前,伴隨著關節鏡技術的廣泛發展,逐漸被應用于關節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究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借助關節鏡進行治療的效果,本文將選取我院所醫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所醫治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5~66歲,平均(50.5±2.5)歲,病程1~6年,平均(3.5±1.2)年;對照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38~70歲之間,平均(53.5±2.9)歲,病程2~6年,平均(2.5±1.2)年。60例患者中,膝左膝患者26例,膝右膝患者34例;關節腫脹患者20例,關節游離患者35例,輕度畸形患者5例。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標準
(1)所有患者均經檢查確診為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2)所有患者均存在膝關節疼痛、陣痛、活動性摩擦等臨床癥狀;(3)排除藥物過敏史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保守法進行治療,比如:藥物治療、注射療法、中醫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病情需求;觀察組患者借助關節鏡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1.3.1 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借助關節鏡進行治療,該手術包括檢查關節鏡和關節鏡手術兩方面內容,具體操作如下:對患者實施連續性麻醉,讓患者取仰臥位,利用止血帶對患者大腿部位進行止血。利用生理鹽水和腎上腺素注射液進行灌注,進行麻醉。當麻醉藥物起一定作用后,放入關節鏡。關節鏡完全進入后,配合探針對患者患病部位進行全面檢查,檢查范圍為:內側間隙、內側溝、外側間隙等,檢查內容包括:患者關節間隙是否存在開裂現象、關節軟骨損傷程度、骨關節是否移位等,并全面檢查患者病癥情況。當全面檢查患者病癥后,從患者實際病情出發進行手術,主要內容為:休整關節軟骨、骼間骨以及嚴重影響其他關節活動的阻擋物,并將游離部分摘除,鉆孔減壓。手術過程需格外注意的是,需借助生理鹽水對患者膝關節處進行殘留物的反復沖洗,從而有效防止殘留物所引發的炎癥,如患者情況特殊,還可在膝關節腔內進行玻璃酸鈉液的注射,這樣可起到潤滑作用,減少各關節組織之間的摩擦。如果患者伴有髕骨半脫位癥狀,還可在關節鏡手術下進行髕骨外側的松懈手術,手術完成后進行消炎處理,最后將其包扎。
1.3.2 術后康復治療 患者手術后對其進行康復治療,這是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的最有效措施。患者手術后3d可適當進行活動,比如:抬腿、收縮四頭肌等運動,手術后4d可加強對四頭肌的鍛煉,并實施膝關節伸屈鍛煉,這樣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關節功能。患者手術后1周進行切口拆線,逐漸擴大膝關節的活動范圍,比如:通過對腿的抬高,加大踝背的練習次數等,來加強患者膝關節的活動強度。患者出院后還應盡量避免膝關節的過度負力,減少膝關節的長期運動,定期進行檢查,遵照醫囑適當康復訓練。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1)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如下:顯效:患者膝關節疼痛消失;有效:患者膝關節疼痛感逐漸緩解;無效:患者膝關節疼痛感無任何變化,且病情逐漸加重;(2)觀察患者評分變化情況,借助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變化情況進行評分,標準為:VAS:疼痛平均值為(2.58±1.05)分為輕度疼痛,疼痛平均值為(5.17±1.42)分為中度疼痛,疼痛平均值為(8.42±1.36)分為重度疼痛。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上的對比
臨床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上的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變化情況上的對比
臨床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評分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變化情況上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變化情況上的對比
?
膝關節骨關節病是臨床骨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中老年人群為主),主要以損傷、關節間隙縮小等病變為主,發病較為復雜,比如:患者長時間膝關節姿勢不良、膝關節負擔過大等,都會導致膝關節組織、韌帶受到嚴重損傷[2]。從另一方面來看,膝關節骨關節病的病發還和遺傳基因、免疫因素等密切相關。目前,臨床治療包括[3]: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所謂非手術治療為保守治療,通過藥物、中藥等方法,手術治療借助關節鏡進行探查并清理,或者是在膝關節鏡下實施人工置換術,手術法結合微創關節鏡進行治療,可有效減少患者疼痛,降低并發癥,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臨床效果顯著[4]。
本研究60例患者中,觀察組患者借助關節鏡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保守治療,臨床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兩組間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評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該結果與謝曉明等[5]人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借助關節鏡技術對患者受到損傷的骨組織進行處理,并采用生理鹽水徹底清理腔6內碎屑,這樣不但能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疼痛,還能破壞患者疾病發作系統[6]。同時,關節鏡手術過程中通過和探針的配合,可清楚查明病變的位置、范圍、大小等,為手術準確性奠定良好基礎,減少手術過程中對其他軟骨組織的損害[7]。另外,在較為清晰的視野范圍內進行手術,還可以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對患者的術后康復意義重大。
近年來,伴隨著關節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該技術已逐漸被應用與關節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包括膝關節、肩關節等,臨床效果顯著。然而,并不是任何一類關節病患者都能借助關節鏡進行臨床治療,例如:關節活動受到明顯限制的患者、關節灌注液溢流患者等,這類患者均無法使用關節鏡進行治療。另外,高齡患者、疾病時間長的患者也不宜借助關節鏡進行治療,此類疾病癥狀臨床效果不明顯,還會引發各種并發癥。該結果和尹文波等[8]研究成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實驗的60例患者中,7例患者治療無效,則是這一關節鏡不適應證的最好證據。因此,臨床實踐中借助關節鏡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充分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合理使用關節鏡,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9-12]。
綜上所述,對膝關節骨關節病患者借助關節鏡手術進行治療,創傷小、康復快、并發癥少,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 章智偉,何國礎,屠玉蘭,等.膝關節骨關節病應用關節鏡手術療效評價[J].浙江臨床醫學,2008,14(6):583-584.
[2] 董洪光,王旭廷,徐杰.關節鏡手術在膝關節骨關節病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4,10(1):35-36.
[3] 那鍵,張偉,谷貴山,等.老年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關節鏡治療(附45例臨床報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4(18):1803-1805.
[4] 張德祥.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骨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3,28(2):125-127.
[5] 謝曉明,肖建軍,羅錫勇.關節鏡手術為主綜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18(16):143-144.
[6] 張軍,孫磊.關節鏡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26(11):895-898.
[7] 野戰濤,張衛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進展[J].臨床誤診誤治,2010,28(8):783-786.
[8] 尹文波,李太恭.關節鏡治療骨關節炎46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4(30):131-133.
[9] 吳纓.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鏡手術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2(8):1296-1297.
[10] 孫健,奉成斌.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病107例體會[J].重慶醫學,2010,18(6):749-750.
[11] 孫磊,羅永忠.膝關節骨性關節病的關節鏡手術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4(9):76-78.
[12] 仲文軍,王恒,阮子平,等.膝關節疾患的關節鏡診斷和微創治療[J].中華全科醫學,2011,12(2):209-210.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osteoarthrosis of knee
WU Jian YAO Li WANG Bing MA Keyong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 222002,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osteoarthrosis of kne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osis of kne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nethods,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o observe an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ho were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such as physical therapy,drug,and Chinese medicine and so on,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ho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surgery. Results Clinical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 of postoperativ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osis of knee has less trauma,faster rehabilitation,less complication,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Osteoarthrosis of knee;Arthroscope;Clinical effect
R684
B
2095-0616(2015)08-187-03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