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綠色新篇章

廣信股份環保倡議書

公司景觀

公司總部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近年來農藥的生產能力及總產量迅速增長,隨著農藥品種和產量的大幅增加,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更加突出。因此如何解決農藥生產的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各農藥企業的共性問題。
專家分析,隨著相關部門的日益重視,政策指標的相繼完善,“環保”已成為我國農藥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大關卡。面對挑戰,迎難而上者勢必也將成為行業競爭的佼佼者。
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信股份”)是一家專業生產農藥原藥及其制劑、醫藥中間體、光氣化產品,多元化經營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廣信股份現擁有總資產28億元,員工一千多人,是國家農藥定點生產企業,安徽省名牌產品企業。此外,“廣信牌”也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作為國內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及精細化工中間體生產企業,廣信股份已形成殺菌劑、除草劑和精細化工中間體三大系列主導產品,其中主要產品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敵草隆無論是規模、品質、市場份額都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公司依托光氣資源優勢,不斷技術創新,持續優化產品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在行業內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和產品質量優勢。
廣信股份始終以市場為導向,產品大部分自營出口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現已躍居中國農藥20強,安徽民營企業20強、綜合排序50強、出口創匯10強企業。
目前,廣信股份已通過ISO9001,ISO14001的質量體系,環境體系和安全及職業健康體系認證,并建有省博士后工作站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技術和不斷創新的佳績,廣信股份于2015年5月在上海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成功上市不僅是廣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揭開了廣信嶄新的一頁。加之新《環保法》的實施,在讓農藥行業面臨革命性考驗的同時,也讓廣信迎來了騰飛的契機。
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是廣信股份一直以來的追求。突出抓好環保設施運行、環境風險預控和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綠色清潔和生態文明企業,較好地履行了企業法人的社會責任和環保義務。公司成立以來,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建設完成了廢水綜合處理站,高濃廢水的綜合處理等設施設備。
環境保護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抓好環保工作,既是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強化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現實需要,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廣信結合企業實際,引導全員牢固樹立“環保優先意識”,“環保紅線意識”。通過兩個意識,凝聚做好環保工作的濃厚氛圍。
把轉型發展作為環境保護的根本措施,廣信堅持清潔高效、高端產品方向,加快實施傳統產業低碳化、高端化改造,努力走出一條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廣信實施綜合利用工程,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再循環。建成的日處理300立方每天的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循環水的綜合利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抓好節能環保工作的重要支撐,廣信實行自主創新、聯合創新,培育先進適用、綠色低碳的新工藝,以先進的技術推動節能減排、降本增效。
廣信建立集團公司、子公司、車間三級環保工作責任體系,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建立環保工作巡查、通報、例會和零報告制度,實行周調度、月考核、季通報、年總結,重獎重罰,兌現獎懲。
完善環保設施管理制度,加強檢測、維護管理,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實時監控、達標排放。加強應急管理,編制實施環境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有力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文件,從頂層設計層面為破解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做出了部署。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黨和國家選擇這樣一個時間段嚴抓環保,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借著政策的東風,廣信股份將繼續保持嚴抓環保的傳統,相信定能在未來“十三五”的發展中負輕及遠,譜寫新的篇章。
(圖文資料由安徽廣信農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