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謝鴻全,周小波,馬惠超
(1.西南科技大學 高教研究與評估中心,四川 綿陽621010;
2.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710062)
2014年12月7日,教育部發布了近年來各級教育毛入學率[1]數據,對適齡進入高等院校的18到22歲青年進行統計,1991年我國18到22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3.5%。隨著高等教育日漸受到重視,到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上升為13.3%。截止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34.5%。高等院校毛入學率的逐年上升表明我國高等教育在近些年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為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和水平做了相當大的貢獻,但是縱觀現實狀況,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導致了現代高校畢業生的低就業率,民眾問責高校的教學質量,如何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各大院校重要工作之一,在眾多舉措中,教學督導工作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和廣泛推行。
高校教學督導工作是一種非行政性的管理活動,其主要職能包含督教、督學、督管、督改四方面[2],主要任務是為了保障和提高本校的教學質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給教學督導改革帶來了啟發,教學督導要緊抓時機,逐步完善其信息化變革。
本文擬開發基于ASP.NET三層架構的教學督導信息化系統,運用計算機以及網絡對督導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公開反饋,輔助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
教學督導信息化服務系統的設計需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本科教學督導工作涉及面比較廣,為了保證教學督導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必須要對系統可能涉及到的用戶角色以及其在系統中的需求進行分析。
(1)督導秘書管理員。督導秘書管理員及時地查看相關部門的通知,明確教學督導專家的任務范圍,生成教學督導計劃并上傳至系統中,對系統中所涉及到的評價指標進行更新,對教師上傳的資料進行審核。
(2)督導專家。督導專家在整個教學督導信息化系統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督導專家除了需要深入一線課堂對教師的課前準備情況、教師教學狀態、學生學習狀態、學生出勤率等一系列課堂行為進行督察,還需要依據教學督導任務進行專項督導工作,如教學大綱專項檢查工作、試卷專項檢查工作、課件專項檢查工作、專項教案檢查工作等。
(3)教師。在教學督導系統中,教師是比較被動的一個角色,教師需要配合督導委員會來進行各項教學督導工作,如果教師課堂臨時調整可通過網站及時發布調課通知,方便督導專家查看并調整督導聽課計劃;教師需及時按照督導工作要求準備資料上傳督導信息化系統以備督導專家檢查;在某一項教學督導工作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登錄網站查看督導專家給出的建議和意見并修正。
(4)學生。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最有發言權,教學督導工作需要學生的參與,學生可以直接登錄系統評價教師,并進行留言。
(5)游客。教學督導信息只有廣泛地傳播才能起到作用,教學督導信息化系統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公開,游客可以直接訪問網站首頁查看教學督導信息。
根據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本系統中所涉及到的數據表主要有以下表:督導專家表、系統管理員表、教師表、學生表、教學單位表、教學督導工作計劃表、各類評價指標類別表、評價指標內容表、課堂教學評價表、督導所需資料表、督導新聞公告表、留言表。以上各實體之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系統中各實體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對數據庫的概念結構設計(僅列出了數據庫中的部分實體)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整體概念結構E-R圖
教學督導辦公活動中會有多個Word、Excel等辦公文件,考慮到后期對數據庫的維護及更新,Access與Word、Excel同為微軟開發的軟件,其開放性與兼容性都比較優秀,故選擇Access作為本系統的數據庫。
教學督導管理信息服務系統采用ASP.NET三層架構模式,將應用系統的功能進行合理劃分,ASP.NET三層架構將各個功能部分進行分解,分配到獨立的組件中,使得項目的分工更明確,結構更清楚[3];選用MVC作為軟件設計模式,其耦合性低、重用性高、可維護性高、有利于軟件的工程化管理[4]。
對系統功能模塊進行設計,設計包含用戶信息管理模塊,教學督導工作任務管理模塊、各階段教學督導數據采集與集中處理模塊,督導信息公開與反饋模塊以及督導系統的維護模塊,本系統的功能結構劃分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總體結構
教學督導信息化服務系統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為開發工具,C#為編程語言,Access2013為數據庫進行開發,依托學校的校園網,實現了對WWW服務器上數據的訪問,系統中各個模塊的實現如下:
用戶基本數據的采集、審核及錄入是教學督導信息化服務系統順利運行的基礎,系統所需要的校級督導專家、院級督導專家的個人信息需要校督導秘書搜集、審核并且征得本人同意后錄入系統;調查表明,學生匿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但出于強烈的責任心,有的學生會要求附上姓名,督導秘書需要在了解學生信息員的意愿的基礎上決定是否將其匿名輸入到學生信息庫;此外待評課程以及待評教師信息可以從Excel表格中批量直接導入;督導專家、學生、教師可自行登錄系統更新信息。
教學督導委員會一項重要的任務是輔助學校及其他相關的部門開展教學活動,督導秘書需及時查看相關部門的通知,明確教學督導專家的任務范圍,生成教學督導計劃并上傳至系統中,系統除了能安排常規課堂督導外,還應該能夠隨時添加或者修改其他專項督導工作計劃,比如試卷、教學大綱、教學課件等專項督導工作,然后通知校督導專家進行查看并審核,審核成功后,相關教師方可登錄系統查看教學督導任務,按照要求上傳督導資料。
在督導工作正式開始前,督導秘書應及時征求教務部門以及督導專家的建議和意見,更新系統中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教學督導工作中常用到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學期初教學巡視評價指標、文科類課堂評價指標、理工科類課堂評價指標、藝術類課堂評價指標、操作類課堂評價指標、畢業論文(設計)評價指標、學生實習評價指標等。
督導工作開展的各個階段會產生大量的督導數據,這些一手原始的數據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效果判斷依據,對這些數據的采集和保存很重要。督導數據的采集階段需要督導專家、教師、學生的參與,系統會根據登錄用戶的類別,為不同用戶分配不同的權限,教師用戶登錄時,可對同行教師進行評價,也可查看相關用戶對自己的綜合評價;學生用戶登錄時,可對指定教師的課堂效果進行評價;督導專家用戶登錄時,不僅可以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評價,還可對教師其他方面進行督導評價,如教師提交的教學大綱以及多媒體教學課件;采集完各類用戶提交的數據之后,督導秘書管理員需要對數據進行加權統計及處理,之后通知督導專家核定,并上交領導審核,為下一階段的督導信息公開做好準備。
教學督導工作的每一個階段、每一項任務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學督導信息只有得到迅速的反饋與公開才能極大地鼓勵每一個參與教學督導工作者,所以需重視對教學督導信息反饋與公開模塊的設計。督導秘書可隨時將階段性的教學督導成果以通知或者督導簡報的形式發布在本系統中,所有用戶均可留言,管理員可隨時回復留言。另外,考慮到現代人廣泛使用智能手機終端,為本系統開通了教學督導微信平臺,在教學督導系統中公開的所有督導信息都可通過督導微信平臺同步推送至用戶手機端,這樣極大地擴展了教學督導信息的覆蓋面。
教學督導工作的涉及面廣,督導專家和教師廣泛參與了日常教學督導工作,而學生信息的搜集以及相關部門對問題的處理情況容易被忽略,本系統考慮到了各類不同的用戶,并設定了不同的權限,用戶可通過系統進行相關的操作,或者通過微信平臺進行留言,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督導工作的參與面。管理員對搜集到的問題進行綜合,并通知有關部門如教務處、學生處、國資處等查看并處理問題,由于被全校關注,該部門若不能立即給出解決方案,也需要給一個問題解決進度安排,這在側面擴大了教學督導工作的參與面。
教學督導一項重要的任務是輔助學校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測,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一般采用獎懲性評價,即根據教師上課表現、實際教學效果以及督導專家的評價來進行等級劃分[5]。事實證明:這樣的評價方式極易引起教師的不滿。本系統能廣泛采集各類用戶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信息,滿足學校用發展性的眼光方式對教師課堂進行評價,管理員對系統中各類信息進行縱向以及橫向的挖掘,不僅可以滿足該年度內獎懲性評價,還可以全面看待教師連續年間的變化。
教學督導信息化服務系統的建立充分考慮了教學督導工作現狀,經過初步的設計,本系統投入試運行狀態良好,基本實現了對督導任務在線管理和對督導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教學督導工作的參與面,提高了教學督導工作的效率。為了順應現代用戶使用手機終端的習慣,為本系統開通了教學督導微信平臺,同步將教學督導信息推送到每位手機用戶客戶端。在對微信平臺進行維護的過程中,筆者也查閱了相關文獻,深刻感受到了手機終端獨特的優越性[6],希望教學督導工作未來的發展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優勢,借助無線網以及被廣泛使用的智能手機終端,開發基于手機無線終端的系統,輔助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讓教學過程的各個角色都有輕松易得的途徑發出自己的聲音,把評定教學質量的權利回歸到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身上,當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愿意加入進來暢所欲言,教學督導便不再只是督導專家在奮戰,教學質量評定的滿意度也會變得更加公正、可信。
[1]各級教育毛入學率-GrossEnrolmentRateof Education by Level[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8493/201412/181724.htm l.
[2]王巖,杜少杰,李娟,曹凱.建立“四督一體”教學督導模式 完善高等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72,138.
[3](美)Greg Buczek,MCSD,MCT,李博等譯.ASP應用開發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9.
[4]盧俊瑋,常琳,陳昀錕.MVC模式與ASP.NETMVC框架的技術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9):5160-5162.
[5]張榮.高校教學督導信息化工作系統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寧波大學,2014.
[6]胡玉翠.微信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模式創新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