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凡,江慧,童文蘋,王凡,胡奎,陳然,李黎,李俊凱 (長江大學農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油菜具有適應性強、用途廣、經濟價值高和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世界的1/3,其中長江流域就占世界的1/4,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產區[1,2]。但是由于油菜田間雜草發生的種類多、量大且不易控制,成為制約油菜高產、穩產的主要因素之一[3]。油菜是一種對除草劑比較敏感的闊葉作物,在我國已登記的品種主要是防除禾本科雜草的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以防除禾本科雜草為主兼防小粒種子闊葉雜草的土壤處理劑有乙草胺,防除闊葉雜草的莖葉處理劑有高特克[4]。
乙草胺作為一種芽前旱田除草劑廣為使用,活性高,大大降低了人工除草的勞動強度。但隨著長期和大量地使用乙草胺,對土壤和作物有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藥后低溫、多雨等條件下易對作物造成藥害[5,6]。安全劑是指用來保護作物免遭除草劑的傷害,具有獨特性能的化學物質。它可以通過生理或生化的途徑降低除草劑對作物的毒性,而不降低除草劑的功效[7,8]。安全劑可以增強除草劑的選擇性、擴大除草劑的應用范圍、提高作物的耐藥性、保護作物免受除草劑的損害,因此除草劑安全劑還可作為研究和檢測除草劑選擇性的生化和生理機制的工具[8,9]。本研究運用生物測定的方法研究了解草啶浸種以及解草啶與乙草胺混用對油菜施用乙草胺后產生的藥害的緩解效果。
供試安全劑98%解草啶原藥(Fenclorim)由河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供試除草劑90%乙草胺原藥(Acetochlor)為山東喬昌化學有限公司產品;供試作物油菜品種為“中雙4號”,購自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2.1 乙草胺對油菜生長的影響試驗
將乙草胺原藥溶于二甲苯,加入少量吐溫-80作為乳化劑,用水稀釋成濃度分別為0、50、100、200、400mg/L的系列藥劑。在75mm培養皿中墊2層濾紙,然后分別加入4mL不同濃度的乙草胺藥液,以不加乙草胺原藥的空白為對照,每培養皿放入10粒催芽生長一致的油菜種子,每處理重復3次,于25℃恒溫培養1周,測定油菜的根長、芽長和鮮重,計算抑制率。抑制率按公式(1)計算:

1.2.2 解草啶浸種對乙草胺藥害的緩解效果試驗
設置解草啶的濃度為0、10、25、50、100、200、400mg/L,分別用不同濃度的安全劑浸泡油菜種8h,放置在光照培養箱28℃下催芽24h。于75mm培養皿中墊2層濾紙,然后分別加入4mL不同濃度的乙草胺藥液,每培養皿放入10粒經安全劑浸種、催芽一致的油菜種,恒溫培養1周,測定油菜的根長、芽長和鮮重,計算乙草胺對油菜根長、芽長和鮮重的抑制率與解草啶對油菜上乙草胺藥害的解毒效果。解毒效果(E)評價按照公式(2)計算:

式中,Ls為安全劑浸種加除草劑處理后油菜的芽長或根長或鮮重;Lh為清水浸種加除草劑單獨處理后油菜芽長或根長或鮮重;L0為空白對照的油菜芽長或根長或鮮重。
1.2.3 解草啶與乙草胺混用對乙草胺的解毒效果試驗
設置解草啶的濃度為0、10、25、50、100、200、400mg/L,乙草胺的濃度為0、50、100、200、400mg/L系列藥劑。在75mm培養皿中墊2層濾紙,然后分別加入4mL不同濃度的乙草胺藥液和解草啶混合藥液,以清水為空白對照,每培養皿放入10粒催芽生長一致的油菜種子,每處理重復3次,于25℃恒溫培養1周,測定油菜的根長和芽長,按公式(2)計算乙草胺對油菜根長和芽長的抑制率與解草啶對油菜上乙草胺藥害的解毒效果。
不同濃度乙草胺對油菜幼根、幼芽和單株鮮重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在乙草胺濃度為50mg/L時,對根長、芽長、單株鮮重的抑制效果分別為34.3%、36.13%、33.12%,且抑制效果隨著乙草胺濃度的增加,對油菜根長、芽長和鮮重抑制率逐漸增大。

表1 乙草胺對油菜生長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解草啶浸種對油菜根芽生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用不同濃度解草啶進行浸種后,對油菜施用乙草胺后的藥害的緩解效果不很明顯,僅在解草啶為50mg/L對200mg/L的乙草胺有解毒效果,對油菜根的解毒效果為3.63%,對油菜芽的解毒效果為13.14%,對鮮重的解毒效果為7.16%。

表2 解草啶浸種對乙草胺的緩解效果
表3為解草啶與乙草胺混用時油菜根長及芽長生長情況。由表3可以看出,解草啶與乙草胺混用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乙草胺對油菜根芽生長的影響,其中解草啶濃度為100mg/L時,對200mg/L的乙草胺藥害的緩解效果比其他濃度表現要好。

表3 乙草胺與解草啶混用對乙草胺的緩解效果

續表3
隨著化學除草劑在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除草劑不科學使用導致的藥害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試驗中,乙草胺對油菜產生藥害,主要表現在對油菜幼苗的生長指標(根長、芽長、株高、鮮重)有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對油菜產生的藥害越重,且對油菜根的抑制程度大于對芽、單株鮮重的抑制程度。解草啶浸種、解草啶與乙草胺混用對油菜的生長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效果。但結果顯示,混用時的緩解效果稍強,但這2種處理方式的緩解作用均有限。
[1]何聲寶.不同除草劑對油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0.
[2]陳兆波,余健.我國油菜生產形勢分析及科研對策研究 [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0,(2):303~308.
[3]田豐,羅新梅,黃曉勤,等.幾種芽前除草劑在直播油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比較 [J].湖南農業科學,2010,(16):39~40,43.
[4]黃春艷,陳鐵保,王宇,等.除草劑對油菜的安全性及藥害研究初報 [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2,(1):59~61.
[5]馮慧敏,何紅波,白震,等.乙草胺的微生物降解及其對土壤磷脂脂肪酸特性的影響 [J].應用生態學報,2008,(7):1585~1590.
[6]晁雷,周啟星,陳蘇,等.乙草胺對小麥生理機能的影響與生物標記物識別 [J].環境科學,2007,(4):4866~4871.
[7]姜林,李正名.除草劑安全劑應用研究近況 [J].農藥學學報,1999,(2):1~8.
[8]葉非,徐偉鈞.除草劑安全劑的生理生化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J].植物保護學報,2008,(4):367~372.
[9]彭亮航,柏連陽,吳景.除草劑安全劑的研究進展 [J].廣東農業科學,2010,(7):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