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
(延邊體育運動學校 吉林延吉 133000)
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與就業兩難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李永杰
(延邊體育運動學校 吉林延吉 133000)
目前,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很多來源于中等體育運動學校。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發展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我國競技體育是否可持續發展。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調查法,分析了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與就業難的原因,并且為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而使體育運動學校在發展中有據可循。
中等 體育運動學校 招生與就業 現狀與對策
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如今都遇到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一方面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難度日益加劇;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難度日益明顯,這就使招生難和就業難產生了因果關系,使兩者矛盾越來越明顯。這也是許多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所要應對的問題。努力尋求適合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在市場經濟體制的依托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穩步、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培養出全面、優異的多方面體育后備人才和國家需求的高技能體育專業人才,是我國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與就業力求解決的重要問題。
招生與就業相互并存,互相配合,相互影響,缺一不可。招生是就業基石,就業是招生的指明燈。招不到學生,就無學生可培養,學生就業的問題無從可談;而就業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學校招生。造就出現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有:
1.1 體育觀念的滯后
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經歷了近30年,人們對體育觀念都有了極大的變化,就業觀念也如此。但對體育工作的的選擇,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仍沒有太多的改變,認為選擇體育沒什么前途的。尤其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一部分的體育運動學校招生更是難上加難。對于很多家庭來講,特別是貧困或者低保戶家庭來講,選擇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是一種極其被動甚至是沒有辦法的抉擇。
1.2 高中及高校的擴招
盡人皆知,高中及高校幾乎每年都在擴招,這就使更多的學生就讀高中及高校的機會大大增加。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會選擇就讀于高中及高校,這就使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更加困難,其中,體育運動學校更是難上加難。教育部在2002年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到2005年,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新補充的學教師中具有??茖W歷者達到80%以上,這樣無疑就把體育運動學校學生畢業后成為教師的道路給堵死了。以延邊體育運動學校為例,從2005年至2014年,畢業于延邊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擔任州內各中小學校體育教員的比例從70%降到10%。
1.3 體育畢業生沒能適應經濟體制的改革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體育運動校具有等同于高中的中專學歷以及工作分配和運動員獎勵制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子女送到體校學習、訓練??墒窃谑袌鼋洕w制下,國家體育總局在運動員獎勵制度、退役保障制度以及現役和退役運動員進高校學習的政策都做了根本性改革,這些改革只保障了少數人的利益。與此同時,由于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文化課水平整體相對薄弱,綜合素質與能力不夠,再加上各事業、機關單位的錄取辦法也必須通過各種考試,使得中等體育學校的畢業生走上穩定的工作崗位尤為艱難。
2.1 準確認識我國體育運動學校教育發展任務定位
根據國情,黨中央提出了鞏固提高教育水平,鞏固教育普及成果,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增強學生體質等要求,為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體育運動學校是體育人才培養的搖籃,是推動我國體育事業向前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體育運動學校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公眾,重點培養學生的體育職業精神、體育專業技能和體育創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要求,成為體育事業中高精尖的綜合性體育人才。
2.2 體育部門要積極應對國家政策的出臺及改變
2013年,實行了全國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既小學到中學實行同一個學籍號。以延邊體育運動學校為例,該學校是全日制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在2005年成立了初中部,但在2013實行全國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里并沒有體校初中部,這使得所有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學籍無法轉入到體校初中部,導致該年齡段學生無法到體校接受系統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運動學校的招生。這時就需要體育主管部門積極與教育主管部門溝通,盡快解決初中生學籍問題,使體育運動學校在教學、訓練和比賽方面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3 體育各級部門對國家出臺的政策要積極響應
2015年,國家公布了3個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及校園足球的普及,使體育運動學??梢砸宰闱驗橐劳?在各小學或者中學建立自己的訓練和選材基地,以便于在運動早期發現體育苗子,并及時送到體育運動學校進行系統訓練,同時也能吸收更多的體育苗子來到體育運動學校學習并訓練,提高體育人才運動技能,充實體育人才的隊伍,為我國走向體育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體育學校、體育主管部門可以與有實力、信譽度高的企業合作,進行企業贊助,解決體育運動學校體育經費的問題。同時,與體育類高等院校或普通高校、職業運動隊建立輸送的合作關系,以便于體育運動校的優秀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的系統教育和訓練,實現更高層次上的體教結合,使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生活和訓練上無后顧之憂,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育人才培養方式。
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招生與就業難的問題,是相互制約的,畢業生就業的問題解決好了,招生難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一個就業渠道順暢、就業面廣的體育運動學校,本身就是一張名牌,一份最具有說服力的廣告宣傳單,也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這將會大大地加寬體育運動學校的招生途徑,這是比任何宣傳都實在而有效的。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在就業和招生的問題上解決好了,才能穩步地持續發展,才能在新形勢下走得更遠。
[1]王海濱,楊春雨,耿曉春,等.長春市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1(23):249.
[2]高雅萍.校企高度融合打造高職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學團隊[J].衛生職業教育,2009(13):16-17.
[3]肖劍,潘允忠,我國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5):99-100.
[4]李國岳.珠三角規劃綱要背景下的體育投資影響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22-27.
[5]馮曉霞.從山西省社會體育專業就業現狀看課程設置[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91-92.
[6]馬玲麗.試析社區體育的就業功能[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2):202-204.
[7]易劍東,任慧濤,朱亞坤.中美體育人才培養系統、就業路徑的比較研究——從行業·專業·職業匹配與順應的視角出發[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9):5-11,38.
[8]周青山.論體育領域歧視的法律規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5(3):24-29.
[9]關玲香,胡軍.構建“一導四化”社會體育專業教學模式的探討[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11):32-35.
[10]高起祥.城市興衰與文化產業的發展[J].北京觀察,2002(1): 4 4-4 5.
[11]張前成.從社會體育就業方向的視角反思其專業建設[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2):9,13.
[12]蘇星.完善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政策的建議[J].科技致富向導, 2013(20):39,70.
[13]向劍文,郭立亞.重慶市社區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43-147.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f middle school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Li Yongjie
(Yanbian sports school, Yanji Jilin, 133000,China)
At present,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personnel from many sources in the middle school.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school is good and bad,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ompetitive sport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opin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school.
Middle school;Sports school;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G8
:A
:2095-2813(2015)10(a)-008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