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軍 梅進松
(北京聯合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101)
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①
王光軍 梅進松
(北京聯合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101)
近些年來,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不斷豐富餐桌上的營養,肥胖因此成為很多大學生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受到以瘦為美的思想影響,很多女學生在飲食方面無節制的縮減,造成了營養不良的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也為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帶來了一些新問題。該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并且以此為背景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大學生體質健康 高校教學改革 改革方向
體育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增強大學生體質、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國家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問題也不斷給予更多的重視。然而,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沒有將學生身體健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流于形式,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在新課程改革都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大學生體質健康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緊密連接,實施科學的教學改革策略,實現人才培養與體育教學改革的雙向成功。
當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而且呈現兩個極端現象:有的學生過于肥胖,有的學生則過于消瘦,這部分學生在大學生總體數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過胖或者過瘦的學生,大多存在著耐力較差、肺活量指數偏低等問題,對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產生了較大影響。通過對200名大學生的隨機檢驗發現,當前大學生的男女平均身高為171.7 cm和159.95 cm,平均體重分別為61.35 kg和51.61 kg。運用肺活量體重指數和耐力項目測試對大學生的身體機能檢測,獲得結果如下:對200名大學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進行檢測,發現男女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優良率分別為38.65%和
41.4%,不及格比例達到11.35%和12.00%;為了測試學生的心肺功能,安排了男生1000 m和女性800 m的長跑測試,而男女大學生的不合理率分別達到了13.73%和14.16%。一直以來,長跑項目都是學生存在很大畏懼感的項目,因為很多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參與長跑項目時,會存在“喘不過氣”的問題,而這與學生心肺功能的薄弱有著直接的關系。通過長跑測試項目也看出,大學生在耐力素質方面也較差,尤其是女學生,為了減肥,甚至采用節食的方法,所以導致她們體質虛弱,無法參與體育鍛煉。總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從整體上看不夠樂觀,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2.1 體育教學活動在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沒有明顯成效
當前的社會有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念,所以很多女學生都為了減肥而養成一些不健康的飲食觀念和習慣,過度的節食使得很多女學生都存在營養不良、貧血等問題,而且大多身體虛弱,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很多男大學生則存在著暴飲暴食的習慣,往往要在運動后進食大量食物,而且以肉類、油炸食品等為主,所以男學生的肥胖比例相對更大。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展并沒有從學生體質健康的角度出發,所以教學活動的開展并沒有對大學生體質健康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沒有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飲食觀念和體育鍛煉意識,所以在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成效不大。
2.2 沒有利用教學資源形成科學的體育教學體系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開展,需要以完善的教學體系為基礎,而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來看,并沒有形成符合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目標的教學體系,這與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密切的關系。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仍然以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為主,對于多媒體等新的教學資源的利用十分有限,而且沒有將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理念融入到新時期教學理念中指導體育教學活動,所以導致高校體育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無法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持續開展。
2.3 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評價
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中,大多將考核的重點集中在學生的期末考核結果方面,運用數據作為教學質量唯一的評價依據,卻沒有將大學生體質健康作為一個衡量標準納入到教學考核體系中,所以導致考核結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無法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3.1 形成以大學生體質健康為基礎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指導與依據,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高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而且也要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強化,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入更多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教學元素,充分體現體育教學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重視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改善,使學生可以在參與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發展。
3.2 以大學生體質健康為依據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
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設置教學內容時,要保證其滿足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需求,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入更多實踐訓練的內容,使學生可以更多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技術和動作的學習,而且也要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體質健康對于成長的重要性,并且引導學生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3 豐富的教學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大多是在學校中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這種局限于每周一個或者兩個課時的體育教學形式,無法適應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求。為了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有效開展,需要將體育教學的形式進行拓展和延伸,將校內教學和校外鍛煉進行有效結合,比如開展一些校外籃球比賽、野外探索等形式的活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課堂學習中,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
3.4 將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考核體系中
以往的體育教學考核方式,大多是將學期末的學生集體考核作為評價依據,對學生完成動作的標準度就行考核,但是這種考核體系僅僅從技術方面提出要求,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要將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改善納入到考核體系中,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參數進行量化和細化,學期末對各項參數的變化進行綜合評價,以此促進體育教學考核結果的全面性,可以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依據,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佳的現狀,需要積極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因此,高校教學改革的實施,應當以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改善為基礎,通過有效的改革策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上升,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1]唐靜萍,唐峰.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50-151.
[2]徐元玉,周烈,王林.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走勢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14):141-142.
[3]唐月香.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11):193-195.
[4]李帥許.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2):138-139.
[5]董黎.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4):154-157.
G807.02
:A
:2095-2813(2015)10(a)-01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143
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YETP1770)。
王光軍(1979—),男,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