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趙久長,王忠朋,張成斌,馮國會,陳民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鲅魚圈鋼鐵分公司,遼寧 營口 115007)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鲅魚圈鋼鐵分公司1580線E2立輥軋機由2臺交流立式主傳動電機通過圓柱齒輪、十字頭萬向接軸傳動2個工作輥,并與R2水平軋機一起將R1粗軋后的板坯經多道次軋制,軋制成厚 32~55 mm(不銹鋼 20~40 mm)的中間坯。軋機前后各設有一根機架輥,輥子規格為Φ450 mm×1 580 mm。
E2軋機機架輥普遍存在壽命短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E2軋機機架輥轉速快、環境溫度高,且一直處于E2入口、出口反噴高壓水集管、R2上、下除鱗高壓水集管、軋輥輥身冷卻水的噴射范圍,大量高壓水、冷卻水夾雜細微氧化鐵屑進入機架輥軸承座,導致機架輥軸承座潤滑不良,頻繁損壞。改進前機架輥平均使用壽命為4個月,每根機架輥修復費用為3萬元,機架輥損壞一次將導致全線停產6 h,故改進機架輥提高其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提高E2軋機機架輥壽命的關鍵是加強機架輥軸承座潤滑、防止水汽進入軸承座,故在原有集中干油潤滑的基礎上增加了獨立潤滑系統,時刻保證軸承座干油充足,且利用潤滑脂加強軸承座的密封作用,防止水或其他灰塵、雜質浸入摩擦副,在機架輥軸承座兩側設計了擋水裝置,盡量減少水汽進入軸承座。
2.1.1 潤滑脂消耗量的計算
E2機架輥轉速為240 r/min,軸承型號為24148CC/W33/C3的雙列圓柱滾動軸承,每個軸承座潤滑脂的消耗定額Q[1]為:
式中,Q為軸承座潤滑脂需求量,mL/班,每班為8 h;D為軸孔直徑,cm;N為軸承系數,單列軸承N=2.5,雙列軸承N=5;K1為速度對潤滑脂消耗量的影響系數,見表1;K2為工況條件對潤滑脂消耗量的影響系數,見表2所示。

表1 系數K1的值

表2 系數K2的值
2.1.2 選擇分配器
為保證流量充足,避免水汽進入軸承座,將供油時間定為1 h給油1次,每班給油次數8次,各潤滑點每次給油量為q=Q/n=35.81/8=4.48 mL,故選用每口每循環最大給油量5 mL的VS-54分配器。
2.1.3 干油泵的選擇和改進
通過計算分配器損失脂量、換向閥損失脂量、系統管路內油脂的壓縮量,得出系統需要總流量為30.25 mL/min;通過計算主油管和給油管壓力損失、分配器所需給油壓力,得出系統需要工作壓力為9.57 MPa。由于現場有剩余的HA-Ⅲ3-200/100L/PA/DK-A干油泵,公稱流量為200 mL/min,公稱壓力為40 MPa,故選擇該泵。
為實現一泵多用,完全滿足現場生產需求,適當改進了該干油泵。改進后的干油泵設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工作模式。手動工作模式用于平時檢修時手動給軋機零部件打油;自動工作模式用于日常E2機架輥打油,平均每1 h自動打油1次。自動打油時,當系統壓力大于12 MPa時換向閥自動換向,當壓力再次大于12 MPa時完成一個周期打油停泵,1 h后再次循環以上步驟;當系統運行時間超過15 min仍未完成一個周期打油,則發出聲光報警并停止干油泵;當油位過低時,加油電磁閥得電泵自動加油,油位過高時加油電磁閥失電,自動停止加油,干油系統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2.1.4 供油管路的設計和計算
根據系統實際工作壓力和管壁厚度計算公式δ≥Pd/2[σ],確定分配器主管為Φ18 mm×3.5mm;沿程損失后到達分配器壓力為5 MPa,故選擇Φ8 mm×1.5 mm的銅管。由于其中2條支管處于高壓水噴射范圍,故在其外部加裝高壓水防護管,獨立潤滑系統管路如圖2所示。
改進機架輥的兩個軸承座,在每個軸承座原供油孔A點的對稱位置B點新增一個供油孔以滿足與獨立潤滑系統連接,供油孔軸向通孔為Φ11.8 mm,內側G1/4×12用絲堵封堵,外側 G1/4×12與獨立潤滑系統干油管連接;供油孔徑向通孔為Φ19 mm,底部G1/2×14用絲堵封堵。該供油孔大小足以滿足獨立潤滑系統的供油要求,供油孔剖視圖為A-A剖,如圖3所示。采用此方法,時間長了會有過量的干油沿軸承座兩側溢出,故在每個軸承座兩側安裝兩個接油盒,每周利用檢修時間清理1次。
設計機架輥擋水裝置,盡量減少水汽進入機架輥軸承座。該擋水裝置厚度為3 mm,材質為不銹鋼。為了便于安裝,擋水裝置采用兩個半圓環結構設計,中間通過螺栓和密封膠皮鏈接,然后焊接在軸承座上。機架輥擋水裝置如圖4所示。
E2立輥軋機共有2根機架輥,改進前每次檢修都需手動打油一次,但機架輥平均使用壽命仍然只有4個月,且損壞原因都是軸承進水導致潤滑不良、軸承斷裂。改進后避免了因高壓水、冷卻水沖刷導致的軸承潤滑不良問題,從未出現軸承損壞現象,機架輥使用壽命均超過12個月,是原有壽命的3倍。2根機架輥4個軸承座每年多消耗干油為:
則干油重量為143.55 kg,按照每千克12.85元計算,每年多消耗干油金額為:
每根機架輥修復一次費用為3萬元,因此每年節約備件創造的效益為:
式中,a為 2根機架輥;b為修復費用3萬元;c為改進前每年消耗3根機架輥,d為改進后每年消耗1根機架輥。
機架輥損壞一次將產生6 h事故時間,按照每小時生產480 t鋼,每噸鋼按100元效益計算,減少事故時間創造的效益為:
年創造效益共計為:
(1)E2軋機機架輥長期處于高壓水、冷卻水的噴射范圍,工作狀況惡劣,需要設計、安裝擋水裝置。
(2)原集中給脂潤滑無法滿足E2機架輥運行要求,需要新增一套獨立潤滑系統。
(3)時刻保證E2機架輥軸承座干油充足,能有效防止高壓水、冷卻水進入軸承座,大大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4)對E2軋機機架輥改進后,軋機機架輥平均使用壽命比原有壽命提高了2倍,年創效益超過百萬元。
[1]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三版第2卷[M].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