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琴 佘柳濤
(如皋市蠶桑技術指導站 226500)
2013年中晚秋蠶,如皋市大面積暴發蠅蛆病,減產幅度達20%以上,給蠶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針對近年來蠶桑生產上蠶蠅蛆病危害日益嚴重的具體情況,有調查分析認為,蠶桑生產上長期使用單一藥品——“滅蠶蠅”防蠅使蠶蛆蠅產生抗藥性及5 齡大蠶期“滅蠶蠅”使用不便造成蠶農不按規定使用的結果[1,2]。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根據生產實際情況,運用昆蟲生長調節劑抑制雙翅目幼蟲蛻皮的原理,研發生產了新型防蛆藥——滅蛆靈。為了解滅蛆靈對家蠶蛆蠅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滅蛆靈對蠶生長發育的影響,開展相關試驗調查。
試驗用藥為滅蛆靈粉劑,100 克袋裝,由農業部獸藥GMP 認證企業——南通天澤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許可證號:2012 獸藥生產證字10073號,生產批號:20140428。
對照藥為25%滅蠶蠅溶液,2 毫升針劑裝,鹽城振泰動物藥品有限公司生產,生產許可證號:(2010)獸藥生產證字10088 號,生產批號20140402。
于2014年中秋蠶期進行,試驗用蠶品種為蘇菊×明虎,如皋蠶種場生產。
設粉劑區、水劑區和不用藥對照區三個區,于4齡餉食1 天后數蠶分區,每個區飼養500 頭蠶,2個重復。統一于4 齡期第2 天添食使用1 次,5 齡第2、4、6 天各添食使用1 次,全齡使用4 次。
粉劑區使用噴灑法:1 袋滅蛆靈加2kg 石灰粉攪拌均勻,給桑前均勻撒在蠶體蠶座上。水劑區使用添食法:2ml 滅蠶蠅加水1 000ml 拌10kg 桑葉給蠶添食。不用藥對照區除不用防蠅蛆藥外,其他預防用藥相同。
飼養過程中,每天調查各區蠶病發生情況;分區上簇,調查簇下病死蠶情況;上簇6 天后采繭,調查各區蛆繭發生情況;每區隨機留100 顆上繭,調查全繭量、繭層量、好蛹率及蠅蛆為害情況等。
9月份我市的平均氣溫23.5℃,比常年低0.7℃,月最高溫度28℃,最低15.9℃;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3.5mm,陰雨天共有25 天。由于中秋蠶飼養期間持續陰雨天氣,導致僵病發生嚴重,試驗戶家中的蠶在1~3 齡時就發現有僵病發生,后及時采取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4~5 齡時少許發生,具體調查數量見表1。
由表1 可知,使用滅蛆靈對蠶的生長發育無影響,各區4、5 齡蠶的齡期經過和大眠眠起情況均無明顯差異。由于中秋蠶期持續陰雨,使用水劑防蛆造成蠶僵病的發生明顯偏多。蠶期調查發現,粉劑區蠶僵病發生2 條,最少;水劑區蠶僵病發生4 條,而不用藥對照區有5 條,最多。上簇6h調查簇下病死蠶情況,粉劑區簇下2 條白僵蠶,2條蠅蛆感染蠶;水劑區簇下6 條僵病蠶、4 條蠅蛆感染蠶,不用藥對照區4 條僵病蠶、4 條蠅蛆感染蠶。
由表2 可以看出,粉劑區的好蛹個數、好蛹率均高于其它兩個區,死籠低于其它兩個區,化蛹繭內有蛆的也少于其它兩個區。粉劑區與水劑區在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上無區別,說明使用滅蛆靈與使用滅蠶蠅一樣,對蠶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小。

表1 4~5 齡飼養經過及蠶病發生情況調查

表2 各區蠶繭繭質及死籠情況
試驗表明滅蛆靈粉劑能有效預防蠶蠅蛆病的危害。因滅蛆靈使用時是與新鮮石灰粉充分攪拌均勻后撒在蠶體蠶座上,既能滅蛆,同時新鮮石灰粉又能保持蠶座干燥、預防家蠶血液型膿病等,在今年秋季雨水多的情況下,其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試驗戶反映,使用粉劑防蠅蛆病簡單方便,可以根據飼養量一次性配足藥劑,用塑料袋包裝好,下次繼續使用。同時,使用滅蛆靈可以減少防病石灰粉的使用次數,節約用工,提高工效。
綜合滅蛆靈預防蠅蛆病的效果,及使用過程中的簡便,我們認為此藥可以大面積推廣。
[1]仝德俠,趙淑英,李仕亞,等.“滅蠶蠅”不同用法對家蠶蠅蛆病防治效果試驗[J],中國蠶業,2011,32(3):21-22.
[2]陸琴,佘柳濤.對如皋市2013年中秋蠶蠅蛆病發生原因的調查與分析[J],江蘇蠶業,2013,35(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