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俗話說:“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學習,無疑是帶著問題而來,帶著問題而去的活動。一個好的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一個優秀的學生往往也在于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好的語文老師如果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綜合能力,將極大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提問;懸念;重難點;循序漸進;拋磚引玉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高質量的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課堂提問是傳授知識的必要手段,是訓練思維的重要途徑。在教師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課堂提問的巧妙與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兩者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要巧妙地設計課堂提問,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構思巧妙,設置懸念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每個人都有一顆因智能有限而無法得到滿足的好奇心”。制造懸念能激發興趣,開動學生的思維。懸念一般出人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人人迷惑不解,會讓學生心理上極度渴望得到答案,這種心理狀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當然設置懸念不能不懸,也不能太懸,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學生學習興趣高漲。運用懸念導入新課,教師要問到“點”子上,抓住學生疑慮、困惑、矛盾時的契機,引發思維。在一次聽課中有這樣一篇課文,蘇教版二年級《會走路的樹》上課開始老師播放了一段優美的視頻,然后說了一段優美的話語,當播放“樹”在樹林里行走的場景時,讓學生質疑“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你感到怎樣?”學生帶著疑問的語氣,小眼睛盯著屏幕,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呀?像樹杈一樣,怎么會走來走去?”這一問,也勾起了學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將這種情感遷移到小鳥的身上,小鳥此時對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從而帶著自己的親身體驗朗讀好小鳥的問話,讀出好奇的語氣。這堂課中老師精心設計了場景,學生自己提出了問題,使學生的認知發生沖突,進而導致期待狀態和探究行為的產生。這一過程巧妙地設置了一個懸念,學生為了盡快得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會盡快閱讀,從而直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懸念的設置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技巧,不但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1]。
二、提問抓住重難點
在平時上課聽課中發現一部分老師所提的問題問不到點上,總在中心內容的周圍打轉,根本不能夠滿足高年級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課堂上教師在提問時必須要結合教學目標,抓住重難點進行提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扣住重點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必須要抓住教學任務的重點進行提問,重點落實好了,整個教學任務也就完成了一大部分。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第七冊《但愿人長久》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先從整體入手,分別找出表現蘇軾情感變化的有關詞語:“思念”——“埋怨”——“寬慰”。接著,讓學生帶著蘇軾情感為什么有變化的問題,在自讀中邊圈邊畫邊感悟。讓學生通過重點詞語的比較,感悟蘇軾的情感變化,體會他對親人的思念。
(二)抓住難點
每一個教學任務中的難點都是必須要落實完成的教學任務。比如蘇教版第六冊中《爭論的故事》筆者提出四個問題:誰和誰爭論?爭論什么?為什么爭論?爭論的結果?其中“為什么爭論”是本文學習的重點。緊接著又提出哥哥認為煮著吃大雁的理由是什么?弟弟認為烤著吃大雁的理由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學生開始積極地進行討論,每一個學生都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有了各自不同的意見,并且大膽地與同學進行討論。這一過程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上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大膽發表意見,勇敢交流的能力。
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學記》曰:“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目。”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說:善于提問的人,就好像是木工砍木頭,都是先從容易的一邊開始砍,之后再砍難砍的一邊。將這句話運用到課堂教學提問過程中,正起到好處,教師在課堂提問設計上先提問容易的問題,再提問簡單的問題,這樣層層遞進,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是由簡單到難不斷深入。總之,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首先要了解所有學生的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人而異設計問題。例如針對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問一些記憶型或者是信息型的問題;針對基礎中等的學生,可以提一些偏向理解型的問題;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難度高點的問題。這樣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鼓勵學生學會分析,從而自己解決各種問題。
四、拋磚引玉,發散思維
課講完后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結束,而應把課尾作為練習課內的紐帶,引導學生向課外延伸,開辟第二課堂,從而達到拓展、發展課堂教學內容的目的。提出與本節和后續課內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問題離開課堂,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生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這一過程,享受課堂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新的求知欲,最終從精神上和知識上為進一步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藝術里有道不盡的奧妙,寫不完的體驗,在此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作為語文老師要吃透教材,搶占制高點,從整體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旺.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技巧的探析[J].新課程(上),2015(3).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