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李吉林這位普通的小學女教師開啟了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探索,并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成為教師的楷模。
【關鍵詞】語文教師;教學楷模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曾經有許多的感動,或為家人的噓寒問暖,或為兒時摯友的久別重逢,或為學生瞬間的鎖眉舒展……但不知怎的,從未有一種感動,它一直潛滋暗長,至今還深深地溫暖著我、激勵著我。
那是三年前,通師二附報告廳,我有幸第一次聆聽了李吉林老師——一位古稀老人,我們可以稱之為媽媽的老人所作的事跡報告。那次報告,沒有慷慨激昂,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娓娓道來,只是涓涓細流。我目睹著老人清秀的臉龐,傾聽著宛若發生在身邊的凡人軼事,我第一次真正觸碰到一位普通女小學教師的靈魂,第一次詫異于一位普通女小學教師的智慧,更驚詫于這位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女小學教師所創造的奇跡。她,只是個師范生,但卻是以24門全優成績畢業的師范生……她,看到封閉式的傳統語文教學影響兒童發展,萬分焦慮,開始了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探索……她,孜孜以求,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中,完成了由情境教學研究到情境教育研究直至情境課程的開發與研究三級跳……她,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
聽罷,我真的很震撼!我,一名普通的女中學語文老師,畢業于師專,后進修了本科學歷。我的年齡與李老師全面起步進行教育改革年齡正相仿。我處在一個怎樣的工作狀態?我捫心自問。我愛教育事業。二十年來,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教育教學成績一直穩居校乃至區前茅,區、市諸多榮譽接踵而至,專業上我已成長為區學科帶頭人,管理上也被推上校級領導崗位。可走著走著,忽然不知從哪天起,我感到舉步維艱,我茫然四顧。清楚地記得,那是怎樣一段彷徨、糾結的日子,我感覺到自己的無助、無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李老師的報告,如醍醐灌頂,讓我清醒,促我反思,催我自新。它讓我明白,我的教育教學成績不管多過硬,我的管理也不管多盡力,但如果故步自封,不能駛上教育科研的快車道,我的專業成長、我的管理生涯注定會沒有了春天。正是李老師的那次報告,如甘露,滋潤了我干涸的心田;又如燈塔,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做科研型教師、智慧型管理者成為我人生新的目標、新的追求。也就是那年的5月,我毫不猶豫報名參加了市級課題工作研討會,并義無反顧申報了“十二五”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而今,我主持的省級教育科學課題已圓滿結題。在課題研究中,我盡情遨游,我拔節成長,我享受到教育教學、管理中別樣的風景和幸福。有老師說:“朱校長,你好年輕,怎么就不見你老!”我笑了,我明白:有了方向的女人,并能執著努力的女人,不美也不行。而且,這種美是由內而外的,它還會感染人呢!
李老師,因為您的引領,我的專業成長別樣美好!李老師,更是您的引領,我的靈魂日益圣潔。
為了保護貧困生的自尊,李老師不惜曬出了自己苦難的童年,用同理心贏得了孩子的明天。這讓我想到一個父親帶兒子逛商場,而兒子常常會哭鬧的故事。文中寫道:當做父親的無意中蹲下來,看到的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粗粗細細的、不斷來來往往的大腿和忙忙碌碌的一雙雙大腳以及在孩子眼前不斷晃來晃去的棱角分明的背包,這在孩子的眼中該是多么的可怕啊!父親突然明白兒子哭鬧的原因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站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并從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維來和他溝通是多么重要。而李老師是多么清楚這一點啊!她為了讓貧困生跟自己站在同樣的高度,不惜將所有的光環置之度外,以常人難有的敏銳、胸襟、睿智,跟孩子們講自己貧寒的出生;講早年喪父,跟隨母親相依為命的往事;更講自己通過努力讀完了高中,為了母親,十八歲的她選擇就讀師范的事實。她讓孩子們真正認識到,生活清苦點,不是丑事,不是壞事,自尊、自信、自強方能成人成才。
一位小學女老師,不忌慘淡家庭際遇的外傳。相反,“信手”拈來作為鮮活的教材,現身說法,陽光了她的孩子,健全了她的學生,啟迪了她的同仁,普惠了整個事業。這是怎樣的忘我!這是怎樣的大愛!夸美紐斯說:“教師的急務是以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學生。”還有人說:“愛心是自然界的第二個太陽。”李老師正是在這樣的“忘我”、大愛中走向了神圣。
相比李老師,我們中的某些老師可能受到某些傳統思想及當今某些不和諧因素的影響,常常不屑提及自己的那些所謂不“漂亮”,常常羞于議論自己的那些所謂不“完美”,更不用說,在大庭廣眾之下,把這些事主動和盤托出,與學生傾心交流、平等溝通,促進學生的發展。甚至,當有人不小心戳到自己的“軟肋”時,心里憤憤地臉也掛不住。相比李老師,我們這些后生小輩,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內心的“小”真的是暴露無遺,自覺自主言傳身教還真的有一段路要走,無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還真的要好好加油。
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放。但只要是花,定會沐浴陽光雨露,茁壯成長,競相綻放。
謝謝您!李老師——我們身邊的“大家”。我們會在您的引領下,內外兼修,成就一個個“大我”,成為一個個今天的您。
作者簡介:朱美蘭,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南通市觀河中學副校長。從教26年,教育教學成績穩居校、區前茅。參加區、國家級優課賽多次獲一二等獎。先后獲得“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南通市優秀工作者”“南通市‘青藍工程’優秀師徒(師)”“崇川區‘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并多次受到崇川區委、區政府嘉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