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川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工作的思考
李勇
銅川圖書館 陜西銅川 727031
銅川市位于關中平原向陜北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南接古都西安,北鄰革命圣地延安。銅川市現有市、縣5所公共圖書館以及34個鄉鎮圖書室、316個農村文化室、202家農家書屋和12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010 年11月1日總投資5000余萬元、建筑面積12400平方米的銅川圖書館新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全市現轄耀州區、王益區、印臺區、宜君縣四個區縣,均建有公共圖書館,其中耀州區圖書館、王益區少兒圖書館、宜君縣圖書館在2009年評估中被確定為三級圖書館。
銅川地處西部,是一個煤礦資源枯竭、經濟欠發達地區,銅川被國家列為資源型轉型城市,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建設一個惠及全民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銅川轉型發展,提高市民幸福指數的一項重要內容,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也就自然被提了出來。銅川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由市、縣公共圖書館以及鄉鎮(街道)、社區(村)圖書館(室)構成。由于該體系中的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地位比較明確,屬于政府舉辦的公共事業單位,列入公共財政供給范圍,因此比較有保障。而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中的鄉鎮和社區圖書館的總體情況并不樂觀。主要原因是沒有納入公共財政供給范圍,經費得不到有效保障、管理水平低,服務手段落后,缺少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不可能有效的承載公共圖書館服務職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在統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建設服務一體化的新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2010年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銅川實現了區縣、鄉鎮全覆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大量運用信息網絡技術,為圖書館實行廣泛的資源共享提供了技術條件,也為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的構建提供了保障。通過努力,我們在區域內初步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發揮各圖書館的整體效應作用,成員館的讀者群不斷擴大,文獻信息資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使有限資源為大家所共享。銅川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經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審批,也被確定為首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47個項目之一。
銅川市轄區范圍小,市縣圖書館聯系相對緊密,但受到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以及地方財政支出的限制,無法達到“建設主體同一”、“管理機構同一”的理想模式。我國發達地區總分館模式,依然給予了我們很多借鑒。我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整體規劃、全面協調、統一實施的方針;按照合理結構、均衡發展、健全網絡、有效運行、惠及全民的原則;構建以市圖書館為中心,以縣區圖書館為依托,以鄉鎮、村(社區)圖書館為基礎,以廠礦醫院及單位、部隊等行業系統圖書館聯合加盟為補充,建設覆蓋全市、城鄉一體、功能完善、資源共享、管理規范的新型公共圖書館一體化服務體系。發揮全市中心館的龍頭和紐帶作用,把縣、區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以及廠礦、部隊、社區(外閱點)圖書館緊密地聯系起來。定期召開全市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議,多方協調、統一認識、全面部署工作,使全市圖書館工作形成了一盤棋。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以計算機文獻書目數據共建共享、館際文獻互借、地方文獻聯合征集、地方文獻數據庫聯合建設、聯合參考咨詢、聯合培訓、講座資源共享等為工作內容,最大程度整合和完善全市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尤其是銅川地域特色文化、歷史文化信息,并將搜集任務和信息資源服務向鄉、村、社區輻射。廣泛提升服務能力,形成“零門檻、近距離、送服務”模式。“零門檻”就是實施免證進入、免費辦證、免費借閱;“近距離”就是逐步縮小服務半徑,盡快在全市形成市縣館對館1小時服務圈,館(分館)對讀者實現半徑2公里服務圈或一刻鐘服務圈,形成市館、縣館、鄉鎮文化站圖書室、村文化室(農家書屋)、街道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文化圖書室服務鏈;“送服務”就是建立送書上門和圖書流動車定期配送制度,建立重點讀者群,培養基本讀者群,送書上門,上門辦證,服務零距離。最終將實現“一證通”服務,圖書在全市范圍內通借通還;市縣兩級圖書館以及社會各類文獻資源整合,采編信息互通,傳統文獻資源和數字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功能齊備的鄉鎮圖書館(室)、村級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并逐步建立圖書定期配送回流制度。規范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務最終形成了“政府主導、統籌規劃、館際流通、分級管理、一證通用、資源共享”的大物流、大流通服務模式。
1、成立聯合編目中心
實現資源共享,務必齊心協力步調一致。全市五家公共圖書館積極行動,全部加入陜西省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使我市成為全省唯一一家聯盟全覆蓋地區,率先在全省范圍內使用聯盟內同一個圖書館管理系統提供服務。編目是圖書分類及檢索的快捷途徑,為了實現采編的一體化,2011年9月我們組建了由市縣兩級采編人員組成的銅川市公共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聯合編目中心組織管理機構設在銅川市圖書館,負責協調全市聯合編目相關業務。中心根據各聯合館需求研究制定下年度圖書采購計劃,實行統一的采購標準,避免圖書的重復采購,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2、采購上的分散計劃、集中統籌、統一招標、分散采購
由于銅川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各公共圖書館用于采購文獻資源的費用相對有限,在封閉運行的情況下,各館文獻資源建設不免存在重復購置,資金浪費。為使有限資金發揮最大效益,我們提出“分散計劃、集中統籌、統一招標、分散采購”的采購方針。‘分散計劃’就是各館提出各自的年度采購計劃,報市館采編部。‘集中統籌’就是由市館采編部召集聯合編目中心,研究每個館的采購計劃,以不重復采購為原則,給出采購意見。‘統-招標’就是由聯合編目中心提出統一的采購招標方案,報政府采購中心公開招標,確定供應商,保障供給圖書質量。‘分散采購’就是各個館按照聯合編目中心給出的采購意見,與統一招標后確定的供應商聯系,完成各館圖書采購計劃。通過“分散計劃.集中統籌.統一招標.分散采購”四大步驟的實施,有效擴大了圖書的采購種類,使有限的資金效益最大化。
3、服務上市縣聯合、統一標準、一館辦證、多館使用
全市公共圖書館的聯合,服務標準的統一,是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們積極加強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的聯合,采用同一個圖書館管理系統,依托共享工程硬件設備支持,實現計算機管理平臺的一致。實行全開架式借閱模式,采用統一的外借服務標準,積極開展館際間圖書文獻的互借,在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實行“一證通”服務。從而實現跨區域借還圖書的服務模式,讓全市民眾快捷、方便、均等的享受圖書館的免費開放服務。
4、推進圖書館分館建設,讓群眾享受便捷的服務
圖書館網點(分館)建設,是擴展圖書館服務的必然選擇,讓基層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共服務一體化成果的一項重要工作。銅川圖書館在市本級已拓展了5個基層分館、2個館外閱覽服務點。已建成了沮河社區分館、裕豐園社區分館、消防支隊分館、駐銅某預備役炮團分館、市財政局分館等,還建成了蘭州軍區第二通訊總站、市委辦公室等館外閱覽服務點。各區縣共建成9個基層分館,在拓展服務網絡建設上也取得一定進展。王益區館建成了孟家塬村、塬畔村分館;印臺區館建成了紅土鎮、西村、鑫光社區分館;耀州區建成了耀水社區、孫塬鎮分館;宜君縣館建成了城關鎮、五里鎮分館。對于分館的建設,我們出臺了《銅川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服務標準》,對于館舍、開放時間、藏書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5、文獻資源上的共享與流通
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傳播范圍的重要支撐,對于消除數字鴻溝,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銅川圖書館建立了銅川圖書館網站,并與中國知網共同搭建了《銅川圖書館社區書屋》,讀者可憑讀者借閱證號及密碼,在任何一臺享有互聯網的電腦上,登錄查閱電子期刊和數字圖書。除了市本級持證讀者享受數字資源服務外,現還將市館購買的所有數字文獻資源服務向外延伸,費用由市館承擔。
6、資源共享上的物流配送
為確保一體化圖書流通工作正常開展,由銅川圖書館負責建立銅川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圖書物流配送中心,中心主任由市館業務副館長擔任,組成人員分別是各公共圖書館的館長或流通部主任,配備專門車輛和圖書流動箱,一是完成館際互借、通借通還后的圖書回流送還工作,二是完成圖書大流通的配送工作,原則上五個公共圖書館每兩個月圖書流動一次,每次圖書流動兩千到三千冊圖書不等,從而實現市、縣間圖書的交叉流動,以及館際互借和通借通還的常態化服務。
7、完善制度,加強宣傳,項目創建工作影響廣泛
依據一體化項目創建方案,我們已完成了制度設計,完善了創建規劃,制定了宣傳方案和一體化建設各級圖書館建設標準等工作,以政府文件形式下發至各區縣試行。
為加強宣傳,提高民眾知曉率。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對圖書館服務進行社會宣傳,利用銅川圖書館網站,圍繞服務一體化創建工作,開辦共享動態、圖書館活動等欄目,撰寫通訊稿,及時發布新聞照片,中國文化報、中國日報、陜西文化信息網等媒體也對我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進行了相關報道。各區縣也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制定了宣傳方案,全方位的宣傳創建工作,提高了創建工作的知曉率。
我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工作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通過全市公共圖書館業務合作與資源整合,減少資金浪費,實現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但工作依然面臨各級公共圖書館設施、設備與現實需求不相適應,管理水平需要提高,適應信息化網絡化工作環境的圖書館人才缺乏,鄉鎮圖書館和村圖書室的建設與管理的缺乏有效機制等諸多問題。這些困難的具體表現為:1、圖書館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和運行經費支出的增加,用人制度不活、人員配制得不到相應增長,資金投入與需求還有很大差距。2、由于歷史原因,現有工作人員不能適應網絡環境下的現階段工作,各基層館也缺乏計算機管理與應用方面專業人才。3、各公共圖書館行政隸屬不同,在統一協調上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影響到了工作效率。以上三點比較突出,其它問題這里就不一一列表了。
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建設所帶來的契機,銅川市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一體化建設各成員館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困擾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問題,也將逐漸得到解決。以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為突破口,一個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銅川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正在形成。隨著項目創建任務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我們也將努力把銅川建成“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文化人才隊伍能力提升、文化活動品牌獨特鮮明”的文化強市,譜寫銅川資源型城市轉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篇章,也為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一點參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