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才
機關工作需“五勤”
◎趙豐才
我工作33年來,從專門業務到行政部門一共經歷了11個工作單位(部門),平均3年1個單位(部門),分管和聯系過近40個政府部門或工作。從中專生到一名大山里最基層的技術普及推廣人員,從專業技術人員轉換成一名基層行業行政領導者,再從行業行政領導轉換成民主黨派組織領導,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和體會,特別是專職從事民革黨務工作之后。我的工作體會是,機關工作要做到“五勤”、實踐“五聯”。
首先就得“勤學”,而且要“聯系工作”之需勤學。每到一個新的單位或部門,我的第一要務就是學習,因為每個單位或部門都有不同的辦事規律、規則甚至法律法規規章等,不學你就不懂,不懂你就不可能做得好,更不可能做到優秀,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順利跨進門檻。因此勤學是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的第一道工序。我到民革機關駐會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民革的章程、組織規程、會議規程等重新認真仔細地研讀一遍,在研讀的同時,對照過去工作、學習和實踐,從中發現差距和問題,然后回到工作界面,去理順、規范、更正,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慢慢了解、熟悉民革黨務工作,工作起來就有了駕輕就熟之感。
我到民革六安市委會任專職副主委以來,以民革章程和相關文件為依據,先后制定了“關于開展優秀黨員評選辦法”、“關于黨員參政議政表彰獎勵辦法”、“關于規范組織發展程序的規定”、“關于規范組織發展程序的補充規定”、“關于發揮好黨員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作用的通知”、“關于市委會委員聯系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使民革章程落實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在組織建設中,落實在黨員的行為規范中。
其次就是“勤思”,要“聯系實際”去發現并思考一些現象和問題。就
民主黨派機關工作而言,在熟知過去工作情況的基礎上,對照章程等文件,重新審視工作規律,對一些工作,多從“為什么要那樣,而不是這樣”、“能不能這樣而不要那樣”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再聯系實際,通過討論找到可行的方法,最終形成制度,從而遏制不良工作流程的慣性發展,其結果就會展現出使人有耳目一新的工作面貌。
人都是講面子的,過去我們開會,通知了就通知了,來不來是黨員自己的事了,從來也不可能說你不來會怎么樣,章程也只是泛泛的規定,誰也不好意思說“你怎么不來”、“你必須來”。然而,我們就是抓住人講面子的這個特點,在會議中設置了一個小小的變化,就是給每位黨員都打了席卡,開會時按席卡就座,不來的一目了然,支部與支部之間就有了比較,哪個支部缺席的多,哪個支部自覺沒面子,他們就會督促黨員到會,同志之間相互關心的、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的、甚至偶爾謀面的也會相互提個醒。為了強化督促效果,年終總結時,將所有黨員全年參加組織活動的出勤情況和參政議政成績制表上墻,公示與眾,這樣我們的到會率自然就高了,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也逐步增強了。
第三是“勤問”,密切聯系班子成員和廣大黨員。機關工作需要貫徹領導班子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必須與領導班子成員保持正常“鏈接”,始終緊密聯系領導班子成員,多溝通。民革工作要接受中共黨委的領導,必須做到密切聯系,才能圍繞中共黨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我們的工作主要是為黨員服務的,黨員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求什么、應該怎么做等等,都是我們機關工作同志必須要掌握的動態。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等等也都必須依靠黨員這個主體,因此,勤問黨員就成為我的工作的一項必備程序,通過密切聯系黨員,掌握黨內動態,科學合理地安排好黨務及黨員履職的各項工作。
第四是“勤察”,要密切“聯系群眾”。民主黨派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做好參政議政工作,而參政議政的關鍵是既要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又要掌握當地中共黨委和政府的決策布署等,更要貼近群眾、貼近現實、貼近基層,體察民情、體察民生、體察民意,做群眾意愿的“快遞員”、社情民意的“傳送帶”。了解現實,找準課題,提出良方,獲得重視,達成共識,能夠落實,取得成效。
2011年以來,民革六安市委會提交的《關于六安瓜片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狀況的調查》等調研報告受到了中共省委、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本人的《農電整改要切實維護農民權益》、《關于規范人防工程管理使用的建議》等多件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
第五是“勤為”,要密切聯系社會各方力量。要求黨員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就機關服務而言,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做到親歷親為,還要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依靠、鼓勵黨員去做。如2013年民革中央“朱蘊山生平事跡研討會暨民革前輩紀念場館聯誼會第二次年會”在六安市召開時,我們發動黨員自備車輛,自費到機場、車站接送與會者,此舉不但提高了黨員的服務意識,也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為六安樹立了形象,為六安民革爭了光。在“同心工程”社會服務活動中,我們更是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發動黨員在扶貧助困、捐資助學、送教義診等活動中貢獻力量。參政議政工作方面,我們開展了每個支部每年一份調研報告,每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年一份建議、提案,每位黨員每年一份社情民意信息等活動。
(趙豐才,民革安徽省六安市委會駐會副主委/責編 盧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