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霞(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甘肅合作 747000)
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①
劉金霞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合作747000)
摘 要:民族體育是世界體育史發展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現代競技體育項目都是由民族體育演變而來。民族傳統體育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的體育精神和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因此,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將其融入學校教育中,在為現代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提供更豐富的理論支持的同時,也十分有利于其自身的傳承與發展。該文主要針對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民族體育學校教育必要性研究
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體育教育主要以西方體育為主,很少設置與國人身體素質、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將民族體育融入到學校教育中也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不僅可以促進學校體育教育體系的充實與完善,也十分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弘揚民族體育文化。
1.1民族傳統體育
指的在一個或者多個民族中廣泛流傳和繼承的體育活動。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飽含本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有的充滿江南水鄉風情,有的則散發著北國草原的芳香,可謂多姿多彩。每個民族的傳統體育發展,都承載著一段悠長的民族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建立在民俗風情基礎上的傳統體育項目,不僅有著高度的技巧,也與不同藝術形式相結合,伴以歌舞,既能增強體質,又可以舒展身心,是集表演性、競爭性與娛樂性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歷經多年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中已經有一部分流失,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因此將民族體育融入到學校教育中,既能充實學校教育體系,又能傳承、發展和保護民族傳統體育。
1.2民族傳統體育的特色
較之西方體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別具特色,主要體現在:第一,簡單易學。這是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中項目的共同點,這是由長期口傳身教所致。因為其很少進行文字整理,因而并且形成系統的參數標準,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只要掌握動作和技術要領,不斷的摸索,便可以掌握。第二,簡單易教。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相對較為樸素,而且教學的過程中講究實效,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項目比賽規則,將其運動到教學活動中,便可以在學生可以掌握的范圍內開展技術的教學活動。第三,比賽規則簡單。經過多年的演變,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只要掌握了基本技術和戰術,很多項目都可以進行對抗比賽,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運用游戲的方式開展。
2.1學校是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最佳渠道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來自數千年的農耕和游牧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與民族生產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傳統體育風俗和活動正在逐漸消失,而經過加工和改造后的體育項目,具有了現代化的健身、娛樂等功能。它將民族特色和現代化特性合二為一,成為新時期民族體育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一些民族地區已經開始將傳統體育融入到當地的民族學校教育中,如高腳馬項目,通過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已經成為了影響較為廣泛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由此也可以看出,將民族體育文化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在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使民族傳統體育更好的應對多元文化的沖擊,保持民族傳統體育的特色,有利于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在學校教育中融入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教學內容,也可以節約教學資源的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學校教育有助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完善
毽球運動在我國群眾基礎很好,因此,逐漸成為許多高校體育教育的常設科目。它的比賽規則日漸完善,技術發展日益成熟,最終成為全運會的比賽項目。如今,毽球運動已經作為亞運會的比賽項目,受到廣泛的歡迎。毽球項目的發展可以看出,學校教育可以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形成豐厚的群眾基礎,并且迎合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受到學生廣泛歡迎的同時,項目的比賽規制和技藝也都不斷的完善,這說明學校教育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可以說學校是體育的搖籃,它能夠幫助原始體育形態走向普及化,能夠幫助原生態民族傳統體育在新時代找到生存根基。
2.3學校教育能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科學發展模式的建立
新時期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需要通過現代化管理模式和組織方式的注入,才能實現其良好的運作與發展。為了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需要建立現代的組織管理機構,作為民族文化傳播的集散地,學習在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能夠使民族體育文化向獲得健康發展;同時,民族傳統文化要想實現良性發展,找到與現代科學的契合點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這點,必須實現自身與現代社會資源的融合,而學校恰好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先進的科學文化理念,如果將民族傳統文化放在這種管理環境下,那么要達到目的并非難事。
3.1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教材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每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此民族體育項目多種多樣,且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將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結合不同地區體育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地區民族文化特征,增加教材中關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可以豐富教材內容的同時,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認知程度,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2加大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
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是一項嶄新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為了促進民族體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必須要加大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只有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類型、訓練方法等內容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給學生進行清晰的講解,指導學生進行更好的鍛煉,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所以,要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提升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為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3.3拓寬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渠道
由于少數民族文化差異的影響,在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形式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為了更好的促進民族傳統體育融
入學校教育中,需要適當拓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形式,除了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課外體育運動、體育運動比賽、運動會比賽等。要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并將其融入學校體育中,提高學校體育的文化內涵,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不僅能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鍛煉,還能使他們更好地貫徹終身體育教育的理念,從而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綜上所述,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可以豐富學校教育的內容,更好地體現現代體育項目的娛樂性和健身。從小處講,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從大處講,則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弘揚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應當在不脫離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結合民族傳統體育特點,通過教材開發、師資力量培養、拓寬開展渠道等方式,廣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而將民族傳統體育與高校教育有效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曾于久,劉星亮,著.民族傳統體育概論[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胡小明,胡英清,劉靖南,等.民族體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劉勝利.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0):154.
[4]蔣雪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教學幾點認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5):112-114.
[5]孫永梅,王全軍.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體育學刊,2011(1):86-89.
[6]程紅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實現教育價值取向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7]楊欣穎.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8):59-61.
作者簡介:①劉金霞(1976,2—),女,漢,甘肅靜寧人,在讀體育碩士,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b)-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