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 金育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我國體育產業管理體制改革途徑研究①
宋清金育強*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摘 要:在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其管理體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我國傳統的管理體制已經無法適應體育產業日益加快的發展步伐,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體制改革,促進體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的管理體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包括機構設置不科學、存在利益糾葛、結構失衡等,并提出了促進管理體制改革的途徑。
關鍵詞:體育產業管理體制改革途徑存在問題
我國的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在舉辦奧運會時期,體育產業的整體效益與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最近幾年,我國體育產業的規模逐漸擴大,始終處于良好的發展狀態,增長空間與潛力均較大,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管理體制存在的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因此有關部門應采取有關措施,改革管理體制,使體育產業為國家帶來更大收益。
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管理體制的特點表現為循序漸進、和諧發展、人性化管理、面向市場,立足國情等,體育行政機關與有關部門共同聯合制訂了以下幾項政策。第一,強化建設體育日常設施。大部分城鎮以及新建小區等均在現代化城市建設過程中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規劃了體育設施定額,與健身、娛樂、貿易等相融合,推動了城市化建設,并且資產被盤活,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體育產業的綜合效益隨之提高。第二,對體育用品市場進行積極開發。政府有關部門向生產廠家定期提供信息,并給予指導,對食品保健、健身器材等產業市場進行積極開發,促進機械制造業與輕工紡織業發展。第三,確保體育彩票市場的秩序良好。除了財政撥款之外,體育彩票是我國體育資金的主要來源,有助于建設體育產業,并且對社會資金分配有調節作用,可使國家稅務征收增加。加大力度監督管理彩票領域,建立健全管理政策,能夠促進競技體育發展,將資金保障提供給全民健身活動,使國家負擔減輕。第四,發展體育競技。在管理體育產業時,可以和各高校合作,將競技體育發展到學校中,使青少年身體素質增強,為國家發掘與培養體育人才。
2.1機構設置缺乏合理性
管理體制的核心就是機構設置,如果其缺乏合理性,那么管理體育產業的目標就會很難實現。在整治管理方面,目前我國設置的管理機構較少,許多省、市還沒有成立專門的部門機構來管理體育產業,而國家體育總局無法“身兼數職”,同時管理全國范圍內體育產業的發展,導致體育產業逐漸邊緣化發展。在社會管理方面,缺乏行業協會,沒有足夠的體育中介組織,而且其缺乏獨立性,能力較差,政府與市場主體聯系不緊密。同時,管理機構尚無明確劃分,導致責任不明確,如項目協會和項目管理中心等。
2.2尚未清楚劃分權限
體育產業與許多部門有關,其中各體育社團、體育系統、地方和地方間、地方和中央間的體育產業的不同利益主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關聯,由于價值取向、目標不同,而且協調機制沒有良好發揮作用,導致利益糾葛問題時有發生,說明法律法規在體育產業管理方面的利益分割、權限劃分等內容上仍存在缺陷。
2.3存在明顯的結構失衡現象
首先,我國體育產業的外部結構失衡,包括體育產業、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我國的競技體育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認可。然而體育產業與群眾體育卻仍然較為落后,導致體育事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次,體育產業的內部結構也存在失衡問題。其內部要素包括競賽表演業、健身娛樂業等上游產業,體育服裝、體育中介等中游產業和體育旅游等下游產業。但目前上游產業獲得的產值較低,無法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2.4取得的管理效益并不理想
使體育產業的效益與質量提高是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態與該目標相差甚遠。我國仍然沿用傳統的“舉國體制”管理,體育產業被政府壟斷,始終受到體育大環境的限制,使社會辦體育的主動性受到嚴重抑制。社會在體育方面投資的積極性較低,體育產業市場不規范,體育產業運行成本高,但效率較低。
另外,管理體制在制度、法規、政策等發面仍需要不斷完善,體育市場存在發展不平衡、消費引導不足、缺少協調機制、管理規章與手段落后等問題。
3.1科學設置管理機構
在政府管理方面,應當對體育產業管理機構的設置加以完善,首先,要確保國家體育總局繼續發展體育產業處,使其充分發揮宏觀管理的作用。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需要督促當地的體育局設立專門的科室或處室來管理體育產業,實現完善的管理只能。在社會管理方面,應當盡快成立全國性的體育產業協會,這樣不僅有助于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同時也順應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山西、廣東、北京等許多省市已經有了這類組織,而全國性協會的建立無疑會對其他地方協會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在設置管理機構時,應當重視政事分離,改進運動項目協會與運動管理中心不分政事和管辦的現象,促使項目協會能夠逐漸獨立發揮功能。只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機制才是科學、合理的,在管理時應重視專門管理部門與一般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使社會管理與政府管理發揮互補作用,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3.2清晰劃分管理機構權責
必須根據現代組織設計的要求劃分管理機構的權限,做到逐步發展、經濟高效、信息暢通、責權對等、促進分工協作、與戰略目標相符,并且使體育產業管理部門越位及缺位的問題得到解決,實現政企分開,在管理過程中促進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與地位得到提升。首先,要明確體育產業政府管理部門的職責,主要包括宏觀規劃發展方向,完善有關政策與法規,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并促進其不斷優化,對市場運行加以扶持和監管,構建服務平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此外,還需要對地方與中央間的管理權限進行劃分,中央以宏觀管理為主,知道地方業務,而地方則對中央工作進行配合,管理并指導地方體育產業發展。同時,還需要將運動項目協會與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間的權限劃分清楚,達到政事分開的目標。
3.3對管理體育產業的法律、法規加以制定和完善
在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職能主要是創設適合的發展環境、促進產業規模擴大、確保發展行為規范化、使產業效益提高,目前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政府需要采用法律手段約束體育
產業,促進其健康發展。首先,有關部門應當對體育產業的立法體系加以完善,貫徹落實有關政策,在立法方面以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作為指導,使管理內容更加完善。其次,要盡快制定行政法規與有關的法規性文件,這是現階段比較緊迫的問題之一,除了制定整體性法規外,局部上還需要根據體育產業的不同門類,如體育產權保護、體育健身業、體育競賽表演業等,制定法規。第三,需要制定規范性文件與部門規章。目前我國的有關文件及規章較少,而且成文時間過長,內容已經不符合如今的發展趨勢,在具體內容上缺乏宏觀管理,所以有關部門需及時更新,豐富法規內容。最后是制定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規章及地方性法規,促進體育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協調發展。
3.4以國情為依據構建管理體制
要確保體育產業管理體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就必須實現明確的機構設置、清晰劃分權限、健全機制、流暢運轉,所以在機構管理、制度設計、運行機制等不同方面需要進行系統設計,以便確保改革后的管理體制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相符合,并且使我國向體育強國發展的目標得到滿足。具體而言,該管理體制必須包括保障體系、調控體系及運行基礎,以規范的市場程序、完善的市場體系、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基礎,以政府管理系統為主要機構,通過經濟方法和政策法規等手段實現宏觀調控,以社會中介組織與政府為主要機構,通過體育標準化、培養體育產業人才、體育融投資等手段實現社會保障。
為了改革體育產業管理體制,在實施以上幾點措施的同時,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首先要確保產業結構發展協調,實現群眾體育、體育產業和競技體育三位一體,給予相同程度的重視,對體育產業加強監督管理、投融資指導與政策指導,積極發展群眾體育。同時,需要重視上游產業,使其在整體中的產值提升。其次,需要建立體育企業制度,明確每個部門、每個人員的職能與責任,強化管理。最后,應推動體育服務與體育用品標準化工作,與國際化趨勢接軌。
綜上所述,由于管理體制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國的體育事業逐漸無法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適應,為了盡快達到體育強國的戰略目標,有關部門必須認識到改革管理體制的重要性,使體育產業能夠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發展。在完善管理機構設置的基礎上,還應清晰劃分管理機構權責,建立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根據國情構建管理體制,解決舊體制中的問題,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強.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12(4):30-38.
[2]李平.建立我國體育產業市場監督管理體制模式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7):8-12.
[3]張顯軍,種莉莉.我國體育管理體制現狀及2008年奧運會后改革趨勢[J].體育文化導刊,2012(7):11-14.
[4]李敏華.從足球體制改革分析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趨勢[J].浙江體育科學,2014(4):10-12.
[5]張大超,楊軍.中國體育系統體育產業管理人才隊伍狀況及對策[J].中國體育科技,2013(5):35-43.
通訊作者:金育強(1956,4—),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學,體育社會學。
作者簡介①1:宋清(1990,11—),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管理學。
中圖分類號:G8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c)-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