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文
(長治醫學院公共體育部 山西長治 046000)
太極拳教學中采用健身處方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鍛煉熱情
徐景文
(長治醫學院公共體育部 山西長治 046000)
加強培養大學生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能力,是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的核心任務。根據個人許多年來從事的大學體育教學、管理、訓練、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工作經驗結合大學體育學科的優勢,在大學體育教學和課外鍛煉中采取健煉處方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強培養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及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可以非常有效的鼓勵和激發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學習興趣和鍛煉熱情,進而促進培養大學生的終身參加體育學習和健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在大學生太極拳教學和健身鍛煉實踐中使用健身處方式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動作掌握程度、興趣愛好及所處的環境條件設置科學合理的鍛煉方式、運動強度、鍛煉時間,達到健身強體促進心理健康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
鍛煉 處方教學方式 終身健身 習慣
在大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和課余鍛煉過程中,加強培養大學生的體育健身鍛煉能力和體育鍛煉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當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向,主動發現學習資源,決定自我行動路線,勇于承擔選擇的后果時,就能夠從事意義學習。大學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中采用健身鍛煉處方的方式,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和科學合理的運動量,可以有效地鼓勵在校大學生標新立異,創造性地學習健身鍛煉知識、更加適合“目標教學、快樂教學、小團隊組織教學、個體學習和鍛煉”等創新式體育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興趣濃厚,就會精力充沛,不易疲勞。反之,就顯得精神不足,活動勉強,且易疲勞。在大學生太極拳教學和鍛煉時利用健身處方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和調動大學生參加太極拳相關知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審美、欣賞能力和體育文化素養,不僅自己能夠經常進行科學的體育健身鍛煉還可以指導和幫助有志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們設計和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處方。
1.1體育健身鍛煉處方
病人到醫院治病,醫生需要根據病人的狀況開具治療處方,病人依方用藥才可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鍛煉身體時同樣需要求助健身指導員、健康培訓師、社會體育指導員等懂得科學健身的人員幫助制定科學合理的鍛煉計劃即運動鍛煉處方或稱體育健身處方。制定處方時必須根據每個人的全體狀況、當時的健康水平、所處的年齡生理特點、體能好壞及所處的狀態等個體情況,再加上筆者對于鍛煉目的的需要,可以選擇鍛煉環境和最終將要達到的鍛煉目標來制定出適合其特點又切實可行的體育健身鍛煉處方。盡管每個人參加體育鍛煉時所使用的原則相同,但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如果鍛煉的方式、方法、時間、環境、項目不合理的話,不但達不到健身強體的良好愿望,有時還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身心的傷害。
1.2體育健身鍛煉處方式教學模式適合因材施教的原則
采用健身鍛煉處方式教學模式,可以使每個同學都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認知學習并積極投身于健康鍛煉中去。青少年喜愛體育運動,而且好勝心強,這對組織體育活動,開展運動競賽是非常有利的。在體育活動中,如果學生興趣濃厚,就會精力充沛,不易疲勞。反之,就顯得精神不足,活動勉強,且易疲勞。教師如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健身鍛煉處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
2.1要想一切辦法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
在太極拳教學中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鍛煉計劃即健身鍛煉處方,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中注意加強對每個學生的熟悉和了解,平時熱衷于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和學生融為一體學生就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同學一起制定他們自己的鍛煉處方就會增強針對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太極拳教學中采用健身鍛煉處方式教學模式內容安排應適當
對于體質和健康水平差的同學要求過高,學生就會望而生畏,失去學習和鍛煉的信心,進而失去平時鍛煉的積極性。對于體質和健康水平好的同學要求過低,他們不用努力就能完成的話,同樣這部分同學也會喪失鍛煉的興趣。必須設計學生通過一定努力可以完成的教學或鍛煉要求,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教材內容在不同課次中要用不同的形式安排,在教學中要避免形式的單調呆板。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結合場地條件,考慮組織形式的多變,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太極拳練習中采用慢速、中速、快速的各種速度變化練習,或采取高、中、低姿勢的動作練習,或者多次重復同一個動作練習等。
2.3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差異安排學習和鍛煉處方
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質狀況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和鍛煉處方,盡力做到符合每個個體的特點,在筆者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效果。此外,應該對目標定期進行評估,并進行適當調整。消除影響鍛煉目標實現的障礙,時刻告誡自己不能打退堂鼓,堅持鍛煉。制定健身處方前,對每個學生的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包括學習情況、身體健康狀態、心理承受能力及不同的興趣愛好、好動或好靜、有無太極拳的鍛煉基礎等,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安排基礎的鍛煉內容、采取較簡單的鍛煉方法;而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要提高學習和鍛煉要求,增加動作的難度、增加鍛煉的次數和套路練習等。
2.4根據學習壓力大小、可利用的時間安排課外鍛煉處方
下午和晚上休息前安排太極拳鍛煉比較科學。每次鍛煉要進行5~15 min的舒緩運動,慢跑5 min、3~5 min的柔韌練習(或類似的活動);2~4 min的肌肉、關節拉伸練習;2~5 min的慢跑并逐漸加速。或連續重復練習一個太極拳的動作,如,連續云手10次等。主要鍛煉內容持續20~40 min,做整套的太極拳練習,或太極拳小組合動作反復練習等。鍛煉結束時要做好放松活動,動作要求柔和緩慢,加入拉伸練習,充分達到身體和心理放松的效果。下午鍛煉時,運動強度可大一些,運動時間在50 min左右,以促進身體機能的全面提高。晚上鍛煉的一般不超過1 h,最好在睡前洗漱后練習太極拳,更有利于夜間的休息和第2天的學習。
課外太極拳健身鍛煉要結合體育課堂的學習內容加以練習,促進課內學習內容的消化吸收。一周進行3次鍛煉就可增強機體適應能力,鍛煉5次可養成鍛煉習慣,且受傷的可能性減小。鍛煉過程中以鍛煉者的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負荷的大小。如,鍛煉后略感疲勞,但精力旺盛、體力充沛、食欲強,睡眠好,第2天仍頭腦清醒,無厭惡鍛煉感,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若是鍛煉后感到十分疲乏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第2天工作和學習無精打采,并對運動有厭倦的感覺,則說明運動量過大了,需要及時調整,減少運動量或暫停鍛煉。
2.5進行太極拳鍛煉時的注意事項
第一,太極拳練習需要安靜的環境、氣候條件要求不冷不熱、空氣清新、避免有毒有害的氣體環境,不可以到比較喧鬧、噪聲混亂的地方去鍛煉,可選擇操場、樹林、公園、池塘河邊等地方進行鍛煉;避免長時間陽光直射,有霧的天氣不要在戶外鍛煉。
第二,按計劃鍛煉1個月左右,就要檢查鍛煉效果、身體適應情況,對鍛煉計劃進行合理調整,使太極拳鍛煉更加科學合理有效,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第三,鍛煉計劃要做到相對穩定,如,由于身體狀況和客觀原因確有變化,可調整和修訂計劃,使計劃切實可行,落到實處。
太極拳教學中采用健身鍛煉處方式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啟發想象,激發學生對太極拳的鍛煉興趣,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因材施教,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對太極拳的鍛煉熱情,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教學和鍛煉效果。
[1]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S].2002.
[2]楊靜宜,徐峻華.運動處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黃玉山.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宋金印,徐景文.健康與運動處方[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5.
G806
A
2095-2813(2015)11(b)-02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255
2014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醫體結合”為導向的醫學院校體育選項課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驗研究》主持人(項目編號:J2014080)。
徐景文(1965—),男,山西長治市人,長治醫學院公共體育部教師,體育教育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如何培養學生的健身鍛煉能力和終身健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