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立敬 王健平 袁 力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內科,北京 100621
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研究
苑立敬 王健平 袁 力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內科,北京 100621
目的 探討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冠心病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11月于我院確診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8例,對照組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觀察組采用吲達帕胺與氨氯地平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血壓及血脂水平的變化。 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下降的程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聯合用藥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能夠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改善血脂情況,有較高的安全性。
高血壓;冠心?。贿胚_帕胺;氨氯地平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有較高的發病率,確診后需要長期治療[1]。高血壓長期發展會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從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形成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即為冠心病[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發生率呈逐漸增加趨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生活質量明顯降低。臨床上有效降低血壓和血脂,改善心絞痛發作情況是防治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措施[3]。本研究選取來我院治療的確診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11年于我院確診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我國高血壓、冠心病診斷標準[4]。男91例,女45例,患者年齡51~75歲,平均(63.8±10.7)歲,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5],BMI為24.7~32.9kg/m2,平均BMI為(27.5±4.6)kg/m2。高血壓病程2~14年,平均(7.1±1.2)年,冠心病病程1~9年,平均(4.6±0.8)年,穩定型心絞痛86例,不穩定型心絞痛50例。研究中排除繼發性高血壓、肝腎功能重度不全等患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口服,每次30mg,每天1次。
觀察組:采用吲達帕胺(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90123)與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0950224)聯合治療,口服,吲達帕胺每次1.5mg,每天1次;氨氯地平每次5mg,每天1次。所有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6周。
1.3療效判定
將患者的臨床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級別。患者治療后舒張壓降低程度超過10mm Hg(1mm Hg=0.133kPa),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降低程度在20mm Hg以上,但血壓仍超出正常水平,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介于80% ~ 100%范圍內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舒張壓下降程度不高于10mm Hg,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降低程度介于10 ~ 20mm Hg之間,但血壓仍然超過正常水平,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介于50% ~ 80%之間為有效;患者治療后血壓降低程度沒有達到顯效、有效的標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在50%以下,或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不輕反重,甚至死亡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的和[6]。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有關數據均錄入計算機建立數據庫并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的形式,兩組數據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的形式,兩組數據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表1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血壓、血脂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血壓、血脂水平比較
組別 n 舒張壓(mm Hg) 收縮壓(mm Hg) 三酰甘油(mmol/L) 總膽固醇(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8 102.8±18.1 83.1±14.2 176.2±29.1 121.8±20.3 3.55±0.59 1.57±0.26 6.32±1.04 4.45±0.74對照組 68 103.5±17.2 94.6±15.7 175.9±28.6 137.4±22.8 3.51±0.50 3.29±0.53 6.20±1.07 5.68±0.95 t 0.89 6.11 0.46 8.06 0.17 5.83 0.62 4.59 P>0.05 <0.05 >0.05 <0.05 ?。?.05 ?。?.05 >0.05 <0.05
2.2兩組血壓、血脂水平比較
由表2可見,治療前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舒張壓、收縮壓、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下降的程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為水腫、頭痛、過敏等,癥狀均較輕微,患者可耐受,停藥后自行消失。觀察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對照組為5.88%,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57,P>0.05)。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疾病,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隨著病情的進展,嚴重者可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冠心病,如不及時治療,易導致嚴重后果,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7]。
氨氯地平為第三代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有較強的血管選擇性,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和擴張外周動脈以使血壓降低,阻滯血管平滑肌細胞的L型鈣離子通道,冠狀動脈、外周小動脈為L型鈣離子通道的主要分布部位,因此,氨氯地平主要的作用為擴張冠狀動脈、外周小動脈[8]。氨氯地平起效快,半衰期長,約為35 ~ 50h,口服吸收緩慢,谷峰比值較高,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有持久、平穩的降壓效果[9];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降壓后不會對重要器官的供血造成影響,氨氯地平由于上述優點而在臨床上廣泛用于高血壓與冠心病的治療[10]。吲達帕胺是長效噻嗪類利尿劑,有利尿和鈣拮抗的作用,可阻滯鈣離子內流從而對血管平滑肌的松弛程度進行改善,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起到降壓作用[11],吲達帕胺可抑制患者遠曲小管皮質的再吸收,保鈉排鉀,起到利尿作用,使心臟負荷減輕,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此外,應用吲達帕胺治療對心排血量、心率、心律失常等影響較小,長期用藥有較高的安全性[12]。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71%,與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舒張壓、收縮壓、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下降的程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聯合用藥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能夠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療效確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改善血脂情況,在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有較高的安全性,可在臨床推廣應用[13]。
[1] 黃鑫濤,李之恒,李中原.美托洛爾緩釋片聯合替米沙坦治療冠心病并高血壓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5):17-18.
[2] 袁法常.兩種方法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8):1638-1639.
[3] 黃海智,余遠裕.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6(4):540.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5] 于雅杰,高麗敏,范波,等.體重指數與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相關性的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0):141-142.
[6] 丁樂春.吲達帕胺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12):24,28.
[7] 韓長恒.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4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5):178.
[8] 張樂影,郭環宇,王文鋒,等.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5):34-35.
[9] 趙志勇.氨氯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5):363-364.
[10] 李建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5):187-188.
[11] 徐元智,孔蓉.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18):3954.
[12] 萬小強.吲達帕胺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39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24):65.
[13] 陳爾周,吳煌,吳平彬.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7):3941-3942.
Research on the efficacy of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and indapanmide
YUAN Lijing WANG Jianping YUAN Li
Medical Department of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Hospital, Beijing 10062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hypertension combin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with indapanmide and amlodipine. Methods 136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3 to Nov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nifedipine GITS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indapamide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mlodip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diastoli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riglycerides,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decline in the index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dapamide and amlodipin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play a synergistic effec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 levels in patients, improve lipid profile, with high security.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dapamide; Amlodipine
R544.1
B
2095-0616(2015)11-69-03
(201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