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玲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青島266106)
近年來,山東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進出口總值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6.4%左右。另外,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山東省就業人員合計與經濟活動人口合計之比一直維持在98%以上且逐年增長。而就業水平的穩步提升是保證一國或地區經濟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國或地區的宏觀經濟目標之一。當然,對外貿易的發展并不是決定就業水平的唯一因素,但是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外貿易對就業的作用不容忽視。從理論角度分析,對外貿易主要通過對進出口商品價格及結構、市場份額、工資水平、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作用于一國或地區的就業水平。本文選擇中國經濟發展及外貿發展大省山東省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和回歸分析法具體研究對外貿易對就業水平的影響程度及路徑,并對促進對外貿易的合理發展及就業水平穩步提升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從圖1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山東省就業水平與對外貿易發展呈現同向增長趨勢,而且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就業水平的增長速度。從2000年至2013年間,山東省進出口總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19.09%,而就業水平的增長較為緩慢,由2000年的5441.8萬人提高到2013年的6580.4萬人,同比增長20.92%,年平均增長88.66%。

圖1 2000-2013年間山東省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變動情況
由此可見,在對外貿易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山東省就業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對外貿易對就業水平的穩定拉動作用較為明顯。雖然對外貿易的發展容易受到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但是外貿的波動變化并沒有即刻沖擊到山東省的就業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東省就業水平較強的穩定性。
本文分別用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的進口之比和出口之比來衡量進口結構和出口結構。圖2顯示,2000-2013年間山東省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的進口之比和出口之比呈整體上升的趨勢,而且進口之比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出口之比的增長速度。這體現了在山東省對外貿易體系中,一般貿易的地位在不斷提升,而加工貿易的貢獻有所降低,這與產業結構及對外貿易結構的調整優化有一定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進口之比由2000年的0.59上升至2013年的3.48,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12.94%;而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出口之比由2000年的0.93上升至2013年的1.45,年平均增長速度為95.49%,遠遠低于進口之比的平均增長速度。

圖2 2000-2013年間山東省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之比變動情況
首先用z-score標準化法對山東省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兩個變量進行無綱量化處理,然后進行灰色關聯分析。

表1 用z-score標準化法無綱量化后的進出口總額和就業人員數

續表
基于表1的無綱量化結果,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對進出口總額和就業人員數兩個變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00—2013年間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的絕對關聯度為0.9119,相對關聯度為0.9911,綜合關聯度為0.9515。可以看出,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或就業水平兩個變量之間高度相關。接下來,借助回歸分析法深入研究對外貿易對山東省就業的具體影響力度及影響顯著性。
從理論角度分析,對外貿易主要通過對進出口商品價格及結構、市場份額、工資水平、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作用于一國或地區的就業水平[1]。對外貿易額越大,國外市場份額就越大,對產品生產和供給的需求就越大,從而帶動就業機會的增多。另外,對外貿易收益的增加能夠提高就業人員的工資水平進而影響就業人員數。而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直接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不同行業的資本和勞動投入,進而影響一個地區的就業水平。通過前面的灰色關聯度分析發現,山東省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之間高度相關,由此建立以就業人員數為因變量,以進出口總額、出口結構及進口結構為自變量的模型[2-3]。

另外,為了避免異方差的存在,將就業人員數和進出口總額兩個絕對變量取自然對數。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u為誤差項,LnL表示就業人員數的對數,LnFT表示進出口總額的對數,EXS表示出口結構,IMS表示進口結構,a0、a1、a2、、a3分別為回歸系數。
本文實證分析依據的數據為2000—2013年間山東省的進出口總額、山東省就業人員數、山東省一般貿易額和加工貿易額等。其中,山東省就業人員數和進出口總額相關數據來源于山東省統計年鑒;山東省出口結構用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之比表示,而進口結構用一般貿易進口與加工貿易進口之比表示,相關數據均來源于山東省統計年鑒。
經平穩性檢驗可得,就業人員數LnL、進出口總額LnFT、出口結構EXS和進口結構IMS是平穩的。然后,利用Eviews對式(2)進行回歸分析,探討山東省對外貿易發展對就業的影響。

表2 回歸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判定系數和修正后的判定系數都在98%以上,模型擬合優度較高。進出口總額LnFT變量的t值伴隨概率小于1%顯著性水平,出口結構EXS變量的t值伴隨概率小于10%顯著性水平,而進口結構IMS變量的t值伴隨概率小于5%顯著性水平。由此可知,進出口總額、出口結構和進口結構等變量的ai通過了檢驗,意味著這3個變量對山東省就業水平有顯著影響。另外,由表1顯示的F值可以看出,式(1)模型總體顯著,并且經分析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和異方差。
由此,可以得到山東省就業人員數與進出口總額和進出口結構的協整關系方程:

最后,基于所有變量都具有平穩性的基礎上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分析。

表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表3顯示,山東省就業水平并不是影響其對外 貿易、進出口結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山東省對外貿易的發展及進出口結構的調整并不是由就業水平的提高引致的,而是由其他因素決定的。而山東省對外貿易的發展及進出口結構的調整卻是山東省就業水平變動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山東省進出口總額的變動、出口結構及進口結構的調整將會產生一定的就業效應。
綜合來看,山東省進出口額、出口結構及進口結構等變量是山東省就業水平的關鍵影響因素,它們之間的線性關系顯著。
第一,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山東省進口結構及進出口總額是山東省就業水平提高的同向變量,即山東省一般貿易進口與加工貿易進口之比的增加及進出口總額的增加將會提高山東省當地的就業水平,反之,將會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這與理論分析結論是一致的。而且,通過式(3)中的具體回歸結果可以看出,進出口總額對山東省就業水平的影響比進口結構的影響更為顯著。山東省進出口總額每增加1%,山東省就業人員數將會提高0.033644%,反之,山東省進出口總額每減少1%,山東省就業人員數將會降低0.033644%。這說明對外貿易通過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推動經濟增長、提升工資水平及就業人員素質等途徑能夠提高山東省的就業水平,因此,山東省應該繼續開放市場,加強國際經濟合作,以實現穩定就業。另外,山東省一般貿易進口與加工貿易進口之比每提高1%,就業水平就會提高0.005134%,反之,山東省一般貿易進口與加工貿易進口之比每降低1%,就業水平就會降低0.005134%。這是因為加工貿易進口主要是原材料及初級產品的進口,以便在國內進行半制成品及制成品的加工生產,雖然這些半制成品或制成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且對就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僅是加工貿易的原料及初級產品的進口對就業影響不大。反之,一般貿易進口主要是高新技術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根據數據統計,近年來山東省對這些產品的進口額占到總進口額的60%以上,而這些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對相關生產產業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對就業的引致效應較為明顯。因此,進口技術型產品投入到國內生產中能夠擴大新的生產領域并提高競爭力,從而增加國際市場份額,進而拉動就業水平的提高。
第二,從實證結果還可以看出,山東省出口結構是山東省就業水平提高的反向變量,即山東省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之比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山東省當地的就業水平。通過式(3)中的具體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山東省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之比每提高1%,就業水平就會降低0.016089%,反之,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之比每降低1%,就業水平就會提高0.016089%,而且,從回歸系數上可以看出,出口結構對就業水平的影響顯著性高于進口結構的影響顯著性。這一數據反映了加工貿易生產及出口對山東省就業水平的提高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因為相對于山東省一般貿易而言,傳統的加工貿易生產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紡織品、農副產品及機電產品等,而這些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較高,也就是說,短期內加工貿易生產及出口的增加對解決就業問題起著關鍵作用。但是,根據山東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分析發現,近幾年山東省加工貿易出口在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斷降低,由2000年的51.713%下降至2013年的40.8847%,年平均下降88.7%,并且于2011年開始降低至50%以下。另外,靠加工貿易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外貿模式長期來看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調整出口結構從而降低加工貿易出口所占比重是必然趨勢,也就是說,山東省要依賴傳統的加工貿易出口來提高就業水平并不是長期的明智之舉[4-5]。
本文基于2000—2013年間相關數據對山東省對外貿易的就業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山東省對外貿易的就業效應較為明顯,進出口總額、出口結構和進口結構等因素對山東省就業水平具有顯著性影響。其中,進出口總額和進口結構對就業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出口結構對就業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說,進出口總額及一般貿易進口比重的增加有利于山東省就業水平的提高,而加工貿易出口比重的降低短期內不利于山東省就業水平的提高,但是從長期來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及一般貿易的發展會對山東省就業水平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應。為了有效推進山東省對外貿易的合理發展并穩定就業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由于進出口總額即對外貿易總額對就業水平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因此政府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山東省對外貿易的發展。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政府應進一步開放市場,提供優惠的財稅政策和信貸政策,為進出口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另外,山東省應利用先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充分開發優勢產品并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在中韓自由貿易區即將建立的背景下,山東省應該抓住有利時機,促進與韓國的貿易往來,并以此為契機繼續擴大與東亞各國之間的貿易。
長遠來看,山東省應該調整優化進口結構,加大一般貿易進口在總進口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大某些急需的高新技術等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政府可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優化進口商品結構,通過優惠的財稅政策促進當地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政府應在占據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或是競爭力不足但需保護的產業領域,如機電行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進行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就業人員的素質并促進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而在一些競爭力不足但又急需高新技術產品的領域,政府應采取優惠的財稅和信貸政策促進其進口。
由于傳統加工貿易較多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短期內對就業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推動作用,但是從長期來看,單一的傳統加工貿易發展并不能夠帶動山東省經濟、就業水平及就業人員素質的穩步提升。而且從相關數據也可以看出,近幾年山東省加工貿易相對于一般貿易的出口比重在明顯降低,政府要采取措施進行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同時還要促進一般貿易出口的發展。政府應該重視加工貿易生產中的技術投入,使傳統的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生產逐漸向高附加值的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生產轉型。而且在提升工資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就業人員素質和擴大就業機會,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產生較好的就業引致效應。
[1]田貴賢.天津市對外貿易與就業、產業結構、居民收入關系的實證研究 [J].保定學院學報,2015(1):13-18.
[2]陳昊.中國對外貿易的就業效應:基于匹配視角的省際證據 [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10):45-53.
[3]Robin M Leichenko.Exports,Employment,and Production:A Causal Assessment of U.S States and Regions[J].Economic Geography,2000(76):303-325.
[4]梁平,梁彭勇,黃金.我國對外貿易就業效應的區域差異分析: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檢驗 [J].世界經濟研究,2008(1):48-52.
[5]王有鑫,趙雅婧,金麗麗.中國工業品貿易結構變化與國內就業波動:基于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的研究視角 [J].中國人口科學,2013(2):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