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禮
(王維禮,青島市政協副秘書長,民革青島市委會駐會副主委/責編 盧淼)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民主黨派 “五種能力”建設的命題,是實現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政黨協商民主建設的內在動力。從 “四種能力”到 “五種能力”,黨派自身建設的內涵得到了進一步拓寬,體現了中共中央對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高度重視,對我們來說既是鞭策,也是機遇。如何加強五種能力建設,是當前乃至今后各民主黨派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課題,需要不斷地進行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結合民革工作實際,我認為,應該從夯實五個基礎入手,著力提升五種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是 “五種能力”的首要能力要求。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加強思想認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思想認同的核心是對中國共產黨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認同,正如習總書記所指出的,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統一戰線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對于一切違背和削弱這個思想政治基礎的言行,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這是政治底線,不能動搖”。我們要高度重視思想認同感教育,在傳承民革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根據各個歷史時期賦予的不同使命,自覺使思想認同教育的內容、形式不斷跟進。當前,要特別強調以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等,突出黨派自身特色,積極搭建學習載體,開展專家講座、知識競賽等系列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派成員澄清模糊認識,保持正確方向。同時,還要立足實踐、努力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結合參政黨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責所面臨的問題,重視黨派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推動參政黨理論建設進程,為增強思想認同提供理論支撐。
參政議政能力是衡量民主黨派工作實績的重要標準,在當前形勢下,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能力發揮的大小,主要體現在圍繞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科學發展的實際上。因此,我們要堅持把服務科學發展作為提升參政議政能力的第一要務。工作方向上既要突出民革界別特色,更要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方面要聚焦依法治國、 “一帶一路”、 “經濟新常態”、 “十三五”規劃編制等重大戰略課題,另一方面要關注 “三農”、教育、就業、交通、食品安全等民生重點領域,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踩著鼓點跳舞,多建推動科學發展之言,多謀推動科學發展之策。工作機制上,要進一步完善重點課題調研制度,調動各級組織依托自身優勢,圍繞重點課題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進一步加大參政議政 “智庫”建設,以專委會為抓手,著力加大參政議政骨干的發現、培訓力度;進一步完善參政議政獎勵制度,加大獎勵力度,形成物質獎勵、精神鼓勵、政治激勵相結合的參政議政激勵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外部聯動機制,通過與政府部門、政協專委會、兄弟黨派、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整合資源,為更好地提升參政議政能力提供支持與保障。
組織領導能力是對黨派、廣大黨員及其它各種資源有效地整合利用的能力,能否充分發揮黨派整體優勢的合力,是組織領導能力的直接反映。為此,首先要抓好關鍵量,切實加強各級組織的領導班子建設。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善于謀劃部署,合理配置資源,有效溝通交流,更好地發揮黨派的整體作用。其次要抓好增量,嚴格把好組織發展關,黨派不是俱樂部,不能不加甄別、來者不拒,要堅持標準、注重質量、保持特色,擇優發展綜合素質高、參政議政能力強的代表人士,重點發展社會、法制、 “三農”、祖統方面的民革特色人才,在吸納新生力量的同時,通過搭建平臺、推薦使用、掛職鍛煉等方式,使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品德優良、業務精通、參政議政能力強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打造一支優秀黨外人才隊伍。再次要盤活存量,通過靈活有效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黨派成員的積極性,特別是要增強基層組織活力,健全基層支部黨費管理使用、組織學習、活動、召開民主生活會、目標責任考核等一整套規章制度,豐富基層活動形式,組織能夠發揮基層組織優勢的課題調研、社會服務、文體聯誼等多種活動,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發揮黨派組織的群體合力。
合作共事能力是民主黨派與共產黨攜手并肩、密切配合的精髓所在,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領導人與中國共產黨和衷共濟、風雨同舟的優良傳統,要延續和發展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培養共謀發展、不懈奮斗、攜手并進的能力。要明確定位,做到 “到位而不越位”。要充分認識到各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準確把握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的歷史方位,找準角度,協助做好工作。要明確任務,做到 “補臺而不拆臺”。要把圍繞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發揮自身優勢建言獻策,幫助黨委和政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要明確自我,做到 “主動而不盲動”。既要增強參政意識,提高合作共事的自覺性;又要避免盲目浮躁的工作作風,不提 “拍腦袋”的即興意見和“空放炮”的低水平建議,不斷提高合作共事能力與水平。
解決自身問題能力是民主黨派提高自身凝聚力、戰斗力,實現不斷發展進步的本領,它在本次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是新形勢下中共對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從民主黨派自身發展看,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有著突出的意義,當前,民主黨派自身建設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隨著老一輩黨派成員逐漸消弱,越來越多年輕成員以及新社會階層人士的加入組織,再加之民主黨派較為松散的組織結構和組織關系的影響,黨派自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也日益凸顯,思想認同度不高、組織凝聚力不強、開展活動干吆喝、參加活動純自覺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要從強化內部監督入手,著力提升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要增強內部監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部分成員參政黨意識弱化、責任義務淡化,奉獻精神退化等情況,增強內部監督的緊迫感。要加強內部監督制度建設,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進一步完善領導集體內部的議事和決策制度,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嚴格組織生活制度,大力提倡民主生活會和經常性談心交心活動;完善各級組織述職和評議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促進工作責任意識和領導能力的提高。要不斷暢通內部監督渠道,通過領導班子直接聯系基層、定期走訪談心等措施,暢通反映問題和建議的渠道;同時充分利用黨派內部的報刊、網站等輿論陣地,開展輿論監督,營造良好的監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