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中國科工集團四院307廠 北京 100000
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
張麗莉
中國科工集團四院307廠 北京 10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和國有企業(yè)改制的發(fā)展,公司治理也相應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公司治理的一些問題在我國仍然普遍存在,比如所有者缺位、所有者經營者之間權責利的不合理劃分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學術界提出了很多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的主體總是不外乎財務人員、董事或者外部審計人員,對于內部審計則是很少提及。事實上,有效的內部審計對于一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此文便是探討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的作用。
公司治理,是近年來我們引進西方公司制度中的一個名詞。何謂公司治理?我認為,公司治理其實就是一個契約安排,一個契約的有機結合體。安排這一系列的契約的目的是激勵和約束經營者,確保他們能夠圍繞資產所有者利益來經營資產,分配剩余權益。公司治理是現(xiàn)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內容,它通過在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進行責權利的劃分,形成權力制衡、控制和激勵并存的機制,使各權利主體的權利得到使相互的保障,各行為主體的行為得到相互的約束,進而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領導機制。
那么如何保證公司治理結構的順利運行?公司治理結構內在的考核、平衡等要求由誰來進行?現(xiàn)代公司理論認為:內部控制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清楚地了解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責任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對于內部控制,甚至對于公司治理都有著關鍵的作用。
正如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所定義的那樣,內部審計是一個組織內部所建立的獨立的評價功能,它檢查并評價組織的活動,且以之作為對組織提供的一項勞務。內部審計的目標是幫助組織的成員更好地克盡其職守。為了這個目的,內部審計為他們提供了與所檢查的活動有關的分析、評價、建議、咨詢及信息。審計的目標包括了以合理的成本促進有效的控制?,F(xiàn)代內部審計活動實際上是管理的延伸,內部審計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是企業(yè)管理當局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作為一種自我診斷、自我約束的制度,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部控制的基石。
從上述內部審計和公司治理的論述可以看出,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是一致的,也正是因為這種一致,才使得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發(fā)揮作用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成為可能。
1、目標的一致性
公司治理結構的目標在于:1、確保公司恰當地經營;2、確保公司不會有財務違規(guī)現(xiàn)象,使董事會能提供一個“真實而公平”的公司財務業(yè)績;3、確保公司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及綜合實力的提高。可見,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存在最終目標的一致性。
內部審計的目標在于通過自律性的自我審計,查找和揭示本公司經營決策及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疏漏,進而采取自我完善、自我糾正的措施,是管理更加科學化,實現(xiàn)公司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資產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由此可見,兩者的目標上是存在一致的。
2、兩者產生的基礎一致
公司治理結構是在企業(y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產生的委托代理關系契約;內部審計作為系統(tǒng)的自我約束機制,實施所有者對經營者及經營者對經營過程的監(jiān)督,其根源是所有者與經營者間、上下級間的代理行為。“代理”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效果。
3、公司治理結構是公司內部審計的環(huán)境和前提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內部控制的第一要素就是控制環(huán)境??刂骗h(huán)境是整個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基石,支撐和決定著其他要素。法人治理結構這個大環(huán)境不健全,內部控制就會失敗,而內部控制的失敗,也必然會帶來內部審計的勢微。
4、內部審計和公司治理是相輔相成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助于內部審計制度的設立和運行,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得到完全發(fā)揮;有效的內部審計也能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提高和優(yōu)化,確保公司目標的實現(xiàn)。
要在公司治理模式下完全發(fā)揮出內部審計的功能,將其作用最大化,我認為一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二是要參與兩個過程,三是要做好自身建設。
找準自己定位,就是要把內部審計扮演的角色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所扮演的角色區(qū)分開來,要以為企業(yè)謀利益為主要目標,以提升企業(yè)價值、維護資產所有者權利、改善經營管理水平為自己的主要工作。在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內部審計需要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1、監(jiān)督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對企業(yè)的財務收支以及重點部門和專項資金進行監(jiān)督,以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企業(yè)效益,降低管理成本。
2、評價鑒證 內審部門通過承包經營審計對所屬單位和部門的績效進行評價,并為獎懲兌現(xiàn)提供依據;通過開展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所屬單位行政一把手任期經濟責任進行評價,為組織部門任用干部提供依據。
3、參謀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利用自己對本企業(yè)和一些政策法規(guī)比較熟悉的優(yōu)勢,在企業(yè)決策層進行決策時,做好參謀。
4、診斷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經常對企業(yè)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找出公司存在的潛在問題。對于公司的內部控制中的缺陷,內審部門也應保持敏感度,針對其自身的漏洞以及與日常經營管理行為的不相容之處應及時上報并找到解決辦法。
在這四個角色之下,內部審計部門主要要做好或者參與兩個管理進程:
1、風險管理 在當今這個以風險投資和知識資本為主導的社會里,風險時無處不在的。內部審計人員活動于本企業(yè),熟悉企業(yè)的財務運作、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因而應當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針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設立風險控制點,從風險管理目標的完成情況和風險管理的方式這兩方面來檢查、評價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前提,也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石。內部控制的失靈,會導致公司治理結構的混亂和內部審計的無效。所以,內部審計部門應經常檢查內部控制的健全性、遵循性和科學性。
做好上面這兩項工作,公司治理下的內部審計部門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身的目標和價值。而要做好這兩項工作,內部審計部門自身建設也要提高。提高自身建設,可以從下面兩方面做起:
1、科學合理的構建內部審計體制 要按照獨立性和權威性原則來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在相對于外部審計部門本身獨立性不高的情況下,內部審計部門就更應該盡一切可能爭取獨立性。在審計業(yè)務上,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像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在日常行政管理上,審計部應當向總經理負責并報告工作。
2、要加強內部審計控制,規(guī)范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規(guī)范內部審計工作和內審人員的行為,還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實現(xiàn)內部審計工作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創(chuàng)新,從過去的那種內部審計就是查問題、查賬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好的發(fā)揮內部審計控制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