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月
湖北警官學院 221011
中國司法制度改革之構想
闞月
湖北警官學院 221011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治國,強調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司法制度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下面,筆者僅就日常思考較多的幾個方面,談一點粗淺的個人看法。
在我國,按規定是由權利機關(立法機關)領導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人民法院、檢察院向人大負責,獨立于人民政府之外,即政府不得干涉司法機關的運作,“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但是,由于司法機關的財權、物權都掌握在行政機關手中,甚至人事權利都受到行政機關的干涉,由此產生了對行政機關的依附或依賴,導致在現實的法律實踐當中,行政權干擾司法權的現象屢見不鮮,“權大于法”成為司法地方化的潛規則,少數領導憑借權力,干預司法,要求辦案人員服從“領導命令”,致使司法人員無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權力,冤假錯案叢生,司法公信力大打折扣,備受包括法律界在內的社會公眾的詬病。
行政干預司法的案例亦不少見,如少數地方在法律之外濫用警力,違反法定程序,導致群眾怨聲載道,矛盾激化。河北一家化工企業向地下偷排毒水,影響群眾飲水安全,檢察院對企業法人以“污染環境罪”予以立案。但檢察院、法院在辦案過程中,遭遇到地方政府發函施壓,稱企業主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功臣,要求不追究企業主的刑事責任。這一行為在當地社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也令司法機關進退兩難。
百姓打官司不僅是個人之事,而是事關建立法制權威,維護社會公正。人們都愛去打官司,正好說明法制社會的來臨,為此,人們才樂于用法律這一社會游戲規則來解決糾紛。
解決訴訟難問題,一是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在嚴把立案關的同時,健全立案機制,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提高立案技術水平,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好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同時要熱情服務群眾,積極正確導訴,做好立案解釋工作。二是完善訴訟體制機制,合理調整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制度,將司法轄區和行政轄區分開,打破行政轄區對司法轄區的統轄關系,建立獨立于行政的司法管轄系統。
建國以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司法機構被視為國家專政工具,而不是作為一個保證國家制定的法律在社會生活中得以實現的機構。至1997年底,在全國25萬名法官中,正規本科層次的僅占5.6%,研究生僅占0.25%。就整個司法系統從業人員而言,其來源主要是以下兩個渠道:一是從轉復軍人中招收,或是軍隊干部直接轉業進入司法系統,這種方式現仍是司法系統尤其是基層司法部門招收人員的一條重要渠道。二是從高校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中招收。這一方式相較于直接向社會招收,已經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了?!稕Q定》明確提出,要“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為此,筆者認為應同時在幾個方面作出努力,具體如下:
一是要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機制,使之成為今后招收司法從業人員的一個最主要渠道。在多數國家,法官、檢察官的學歷都被限定為大學法律系本科以上畢業,這是因為法官、檢察官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作為法律的守護者,必須具備專門的法律知識和獨特的思考論證方法,而這只有通過專門的培養訓練才能獲得。法律專業畢業生從事司法工作具有起點高、適應能力強、進入角色快的優勢,而且一些法律專業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就能夠積極走出校門,到律師事務所或司法機關學習實習,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對從事司法工作也大有益處。
二是要加強對非法律專業出身的法官、檢察官的培訓。2012年3月河南三門峽市境內發生一起交通肇事案,在被告人沒有賠償的情況下,陜縣人民法院卻以“被告人積極賠償”為重要依據,對肇事司機從輕發落。判決與事實不符,法官稱是“眼睛花”判錯了。該省高院院長在談到這宗“眼花”錯案時說“這超出了社會公眾的底線,在一般老百姓看來,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睋襟w報道,該案主審法官系半路出家進入法官隊伍。說到底,如果能夠排除主觀因素的話,就是法律專業基礎不牢導致了司法水平不高,這種因素有時會影響司法公正,重則冤枉無辜甚至草菅人命。
三是建立從律師或法學教師中選任法官、檢察官的制度。許多國家堅持從律師中選任法官的做法,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踐證明非常成功,實際效果也比較明顯。主要原因是律師精通法律,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進入法官隊伍后可提高法官的專業素質,促進整體辦案水平的提高。加之律師長期為企業、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洞察基層所思、所想、所盼,改行任法官后可能會比較善于傾聽雙方意見,把握對弱者有利的情況,從而不易于主觀臆斷,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判決和處理。和律師一樣,法學教授也同樣具有較強的職業優勢。
四是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晉升制度。一些英美法系國家認為法官必須“具有法律知識和經驗、判斷和分析能力,有良好的決定和交流技巧。富有權威、道德,公正,能夠理解普通人和社會,性格溫和,有禮貌和尊嚴,對社會服務具有責任?!睉摻⒎ü?、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初任法官、檢察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統一招錄,一律先在基層法院、檢察院任職。上級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一般從下一級法院、檢察院的優秀法官、檢察官遴選。這種逐級晉升的制度有利于法官、檢察官受到各種審判、檢察崗位的鍛煉,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和提高工作水平,從而為公正司法夯實基礎,提供保障,同時也使法官、檢察官倍加珍惜寶貴的職位,謹慎對待工作,預防和減少司法腐敗。
1、嚴格法定程序。嚴格執行法定程序是司法公正的保障。我國司法過程中“重實體、輕程序”現象較為嚴重,其弊端非常明顯。必須提高對司法程序重要性的認識,做到立案有標準,符合法定條件,逮捕、拘留要嚴格掌握條件,審判、執行、審判監督等程序真正執行到位。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各類案件的正確處理。
2、嚴格事實認定。要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辦案,以證據來證實事情的本來面目。不能用證據證明的事實,就不能作為法律上的事實。要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最大作用。
3、健全司法機關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明確司法人員工作職責、流程和標準,司法人員不得違反規定干預插手自己不負責的案件,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主審法官、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堅持誰主辦誰負責,實行辦案質量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和終身負責制,確保案件無論大小、無論經歷時間長短,都能經得起法律的檢驗。
4、推進“陽光司法”。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司法依據、程序、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加強釋法說理式司法,生效法律文書實行網上公開查詢制度,真正使司法做到開放、透明、便民。
5、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加強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司法監督,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