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穎娜 錢麟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舟山供電公司
電水煤一體化服務平臺的探索與實踐
余穎娜 錢麟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舟山供電公司
長期以來,舟山市電、水、煤三項公用事業在各自領域和渠道為客戶提供服務,由于全市的電水煤營業廳地理位置分布不均,服務人員數量和水平參差不齊,三家單位都面臨營業廳繳費壓力大,客戶催費難等問題,公共事業領域的服務效率難以提升。本文分析了舟山群島新區電、水、煤三家單位在抄表、收費、催收等環節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其它地區的工作經驗和不足之處,進而提出了公用事業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思路和方案,努力在舟山群島新區打造電、水、煤公用事業一體化服務平臺,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并制定出科學超前的發展方向。
根據我公司前期對定海區電、水、煤三家單位的營業廳,人員數量以及業務范圍的市場調研,總結基本情況如下:舟山供電公司是隸屬于浙江省電力公司的地市級電力企業。公司管理的兩區兩縣共有電力客戶53余萬。其中本島有電力客戶40萬余戶,抄表催費人員155人,每月25日后需要催費的戶數約8萬戶,人均催費戶數400戶。催收方式包括通知單催收,短信催費、電話催收和上門催收。舟山市自來水公司共擁有約33萬戶的用水戶,其中居民用水戶數約32.5萬戶,企業5000戶。自來水公司在定海區共有11家營業廳,營業廳業務人員共計約50人。定海區現有抄表員工約65人,催收方式包括通知單催收,電話催收和上門催收。舟山市藍焰燃氣有限公司在定海區有2家營業廳,營業廳業務人員共計10人。定海區現有抄表員工約20人,抄表員工同時承擔了燃氣費催收工作,催收方式包括通知單催收,短信促收和上門催收。
通過市場調研和積累的工作經驗,我們發現目前三家單位各自為政的服務模式存在如下問題:
2.1 營業廳業務壓力過大
以用戶較為密集的定海城區和臨城街道為例,該地區總共有3家供電營業廳,3家自來水公司營業廳和2家藍焰燃氣營業廳。但是由于這些地區用戶較為集中,業務量大,現有的3個供電營業廳已經不能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營業廳排隊現象嚴重,業務壓力較大。
2.2 人力資源成本過高
現有模式下,電、水、煤三方對各自的用戶分別進行抄表,催收等業務。對一個家庭而言本可以由一個人一次完成,現在需要三家單位分別完成,并且在資源上無法共享。
2.3 服務效率難以提升
現有服務體系下,電、水、煤三家單位各自開展營銷工作,群眾對此反響強烈,希望能夠一次同時辦理電、水、煤開戶、代扣等業務。
2.4 用戶信息有待完善
在定海區,國家電網服務著超過12萬的用戶,我們在電費催收過程中發現,不少用戶由于更改了聯系方式,聯系地址等,導致我們未能及時與客戶取得聯系,影響了催收工作,降低了我們的電費回收率和代扣成功率。
2.5 業務宣傳缺乏渠道
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的海島地區缺乏電視信號,網絡信號等,還單純依靠廣播等宣傳,現有服務模式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宣傳需求。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供電公司與舟山市自來水公司、舟山市藍焰燃氣公司協商,大膽地提出了基于電、水、煤三方業務互動,資源共享,信息統一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方案。
方案基本內容如下:方案具體內容介紹:
3.1 整合網點資源,構建公用事業服務網點體系
通過整合網點資源,電、水、煤三家單位的營業廳均可受理開戶,查詢,繳費等業務,營業網點共同構建起舟山群島新區公用事業服務網點體系。
3.2 整合人力資源,構建公用事業服務團隊
通過整合人力資源,電、水、煤三家單位每月一次上門即可完成抄表工作,從而構建起公用事業服務團隊,向用戶提供更高效率,更優質的服務。
3.3 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公用事業營銷體系
通過整合電、水、煤三方龐大的社會資源,做到彼此資源共享,實現聯合社區、進單位、集中式營銷、一體化宣傳,從而構建起舟山群島新區公用事業營銷體系。
3.4 整合用戶數據,構建公用事業信用體系
通過整合用戶數據,同時借助銀行,第三方咨詢機構等,電、水、煤三家單位及時更新用戶信息,統計分析用戶繳費情況。
3.5 拓展新渠道,構建公用事業信息發布與預警網絡
在城區公共場所和服務網點無法覆蓋的漁農村和海島地區,電、水、煤三家單位聯合放置智慧民生終端,計劃鋪設數量為5000套。
舟山群島新區公用事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提出正是基于國家電網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需要。服務平臺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出發點,整合電水煤三家公用事業單位的人力物力資源,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在電水煤抄表、收費、催費、宣傳等方面實現了合作共贏,最終惠及民生。多年來,國家電網一直在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秉承著“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將創新視作生命之源,并通過它去實現國家電網公司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
[1]王吉平.《管理提升:走向縱深》.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4,(24):2~3.
[2]魏舒力,郭建偉,武怡君.《電力企業現場管理探索與實踐》.201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