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廣播、電視節目操作思路"/>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王 靜
如何打造深度貼近少數民族的新聞節目
——蒙古語廣播、電視節目操作思路
□ 文/王 靜
地方媒體的優勢在于深入基層百姓,善于在百姓生活中發現新聞、提煉新聞。由于歷史、地域、人口等原因,客觀上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保留、發展和普及帶來了不利影響,民族新聞工作難度增大。如何做好民族新聞工作?如何打造少數民族觀眾喜歡看、喜歡聽的新聞節目?
民族新聞 蒙古語 少數民族
在民族雜居地區,民族新聞工作者肩負著雙重使命,一要滿足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學習母語的愿望和要求,幫助他們提高母語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二要把國家政策、方針及時傳達到少數民族干部群眾的心中。這就要求民族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創新傳播思路,通過辦直播節目、會話類節目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學習使用母語,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遼寧省阜新市蒙古語電臺開辦“連心橋”互動直播文藝節目,給蒙古族群眾搭建了一個展示文藝潛能的平臺,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這個節目推出獲得成功,不僅使阜新市蒙古語電臺對聽眾產生強大的親和力,而且豐富了蒙古族群眾的精神生活,滿足了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發了蒙古族群眾學習使用母語的熱情。在蒙古族聚居的農村,收音機出現脫銷現象,為了收聽節目,安電話、買手機的驟然增多,他們主動參與節目,把自己的歌聲通過電波傳送到聽眾,很多幾近失傳的民歌得到了及時搶救挖掘整理,甚至節目主持人都成為當地名人。偏遠農村的聽眾不惜打車來到電臺,要求見一見主持人。阜新市蒙古語電臺為了滿足聽眾的心愿,主動下鄉,和群眾一起唱民歌,搞聯誼活動,加深了和少數民族群眾的感情,做活了節目。
近年來,“走轉改”的工作理念細化了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民族新聞工作者更應該挖掘蘊含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新聞線索,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新聞品牌。
如何實現這一思路呢?遼寧省阜蒙縣電視臺用蒙漢兩種文字攝制了《莊稼院里的發明家》專題節目,講述了一位蒙古族農民白鳳明發明新型農機具的事。在做這期節目時,記者著重介紹了使用新型農機具以后,促進農作物提高產量。節目播出以后,立即引起相關企業關注,準備批量生產這種農機具,不僅鼓勵了農民白鳳明的技術改造,還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記者在深入相關企業采訪過程中,了解到該企業正在生產這種農機具,于是將這些內容整合進原有的專題節目中,形成更完整的報道。這一專題節目完善后,突出了兩個效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蒙古族農民白鳳明從此被稱為發明家,受到政府表彰,他發明的農機具打開了外地銷路,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后來,這一專題節目在阜新市廣播電視新聞獎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被推薦到遼寧電視臺《黑土地》節目上播放,還在全國八省區蒙古語電視新聞獎評選活動中獲二等獎。
阜蒙縣電視臺推出民生節目《百姓直通車》,組織記者下基層采訪,幫助百姓。一位殘疾女人在阜蒙縣路邊鐵皮房子里和她的丈夫靠配鑰匙、修拉鎖為生,家有兩個上學的孩子,生活艱難。他們靠誠實勞動維持生計的事跡被報道后,配鑰匙、修拉鎖的都擠到這里來,寧可等著也不到別處去。
遼寧省阜蒙縣共有74萬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占20%,有7個蒙古族聚居鄉鎮。這里的蒙古族人喜歡聽民歌唱民歌,遇上喜慶之事,希望借助媒體表達自身的美好愿望。記得有一次記者下基層采訪,正趕上一蒙古族家庭蓋房子,男主人說:“你們播放的文藝節目很不錯,我們很喜歡,但是能不能讓我們表達一下心聲呢?”記者問,“您想表達什么心聲?。俊彼f:“比如我家蓋房子,有不少人想說幾句祝福的話,讓他們去電視上說行不行?”為此,阜蒙縣蒙古語節目組經討論決定搞一次創新,變單純播放文藝節目為觀眾點播節目,將節目定名為《希望之虹》,通過觀眾點播、打字幕形式,滿足了當地觀眾的美好愿望。沒想到這小小的改變,卻得到觀眾的認可。他們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頂著雪,從偏遠的農村打車來到阜蒙縣電視臺,錦旗上的“希望之虹,連接百姓心聲;希望之音,傳達人民福音?!绷罟澞拷M的編輯記者們感動不已。
(作者是遼寧省阜蒙縣廣播電視臺副臺長)
編 輯 翟錚璇 9055531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