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深遠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抓好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思考
王深遠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全面從嚴治黨”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新舉措。新形勢下,要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要深刻領會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立足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與時俱進,創新方法,健全制度,發揮好紀委的監督作用,落實好院校紀委的監督責任,應從“五個新”抓起。
增強新認識。黨的紀檢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風廉政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黨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目標,固然要在加強紀檢工作、黨風廉政建設中有體現、有落實。適應“四個全面”的新形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正確全面履行好紀委的職能作用,首先,應解決好三個新認識:即持續深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推動“四個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加強黨的建設的系統工程。只有正確樹立了這些新認識,實際工作中才能做到主動抓、自覺抓、靠前抓、持續抓、系統抓。
理解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際國內建設的大背景下,站在國家發展建設的新起點上,對“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從思想理論上提出了諸多深刻的觀點。例如:在思想教育上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的觀念;在黨內生活上提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生活嚴起的觀念;在干部管理上提出的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的觀念;在改進作風上提出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觀念。這些理論和思想觀念,既是對新時期黨建思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又是對從嚴治黨經驗和規律的深刻總結,更是針對黨風廉政建設新情況、新問題開出的“妙方”。只有對這些思想觀念和理論全面理解了,弄懂了、弄透了,才能自覺地把紀委工作的決策部署放在從嚴治黨的大環境、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謀劃,才能使紀檢監督工作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把握新舉措。最近幾年,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的形勢在變、情況在變,適應這些新形勢、新變化,上級和中央也陸續出臺了一些新規定制度,主要有:《中央國家機關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實施方案》、黨建述職述評考核機制、黨委和人事部門負責人交叉任職參與干部考評、黨的紀律嚴于法律、壓力層層傳遞責任層層落實機制、“一崗雙責”黨建工作格局、“一案雙查”責任追究制度、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這些都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黨的建設的新制度新舉措,認真學習借鑒好這些舉措規定,對于科學指導本院校工作,與時俱進開展好紀檢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作用,也才能依規依紀做事,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研究新特點。無論哪種高等院校,近幾年都經歷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高校教育科研經費不斷投入、學生工作經費不斷投入、基本建設經費不斷投入的新形勢下,大家又普遍感到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爭取來的經費“越來越不好花”。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未來三到五年,隨著辦學規模的逐年擴大,學院發展的總體態勢將呈現出一個內部單元的調整期、業務工作快速的發展期和制度機制的變化期。從黨風廉政建設的角度看,有以下特點:一快三多兩薄弱。“一快”,就是學院規模、內涵和質量的快速發展。“三多”,就是經濟活動多、敏感事項多、對外交往多。“兩薄弱”,就是監督制約機制薄弱、風險防范意識薄弱。面對這樣一個客觀形勢和現狀,如何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和環境,建立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教育預防、監督制約制度機制,是擺在紀委工作面前的重要課題。
校正新定位。作為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這樣一個業務多元、經濟活動多、對內對外交往密切的單位,針對各級對黨風廉政建設提出的高標準、嚴要求,學院紀委工作的定位是:圍繞中心、重在預防、主動作為,為實現學院的業務升級、體制理順、校園搬遷,營造健康向上、和諧順暢的政治生態、工作氛圍和條件。總體思路是“教育領先、注重預防、強化制度、突出關鍵、服務中心”。具體是突出“三個重點”:中層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從事重要敏感工作人員、大項經濟活動。抓好“四個教育”:重點抓好每月一課的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教育、中層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和黨紀條規教育、從事重要敏感工作人員的警示教育、每學期一次的黨員黨性教育。落實“五項制度”:黨建年度考核制度、“一崗雙責”制度、內部審計監察制度、“三重一大”監督報告制度、重大經濟活動“四公開報告”制度。
王深遠.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黨委常務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