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蘆忠于
平壩區的成立,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統籌城鄉發展,做大做強安順中心城市;有利于平壩拓展自身發展空間,提升建設水平,實現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的轉型。
5月4日,安順市平壩區成立大會隆重召開,標志著平壩結束328年建縣歷史,邁入發展新紀元,掀開騰飛新篇章。
平壩地處安順東大門,緊鄰貴陽,自然條件優越,區位交通方便,是貴安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極為難得的發展機遇。2014年,平壩經濟發展綜合測評在全省31個經濟強縣中位居18位,為歷史最好成績。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7.54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5億元,同比增長78%,是2010年的13.5倍;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33元,同比增長13%。全面小康建設總體實現程度達94%。
平壩撤縣設區,是安順市委、市政府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發展規律,著眼于全市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平壩區的成立,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統籌城鄉發展,做大做強安順中心城市;有利于平壩拓展自身發展空間,提升建設水平,實現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的轉型。當前,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平壩一定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振奮精神、堅定信念,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把撤縣設區作為對平壩干部“講政治、善操作、敢擔當、能創新”的一次考核,作為平壩發展的新契機,奮力拼搏、奮勇爭先,努力開創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撤縣設區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政治性強、程序性強、法律性強,平壩一定要以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細而又細的態度,確保撤縣設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組織到位。嚴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和區委制定的工作方案,加強領導,合理調配人財物,合理制定相關文件,對涉及到的干部任免、居民信息變更、企業名稱和證照變更等工作,要嚴格依法辦事,主動向上匯報對接,積極爭取支持幫助,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宣傳到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多宣傳報道撤縣設區的重要意義,多說有利于團結的話,多做有利于平穩過渡的工作,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營造祥和熱烈的社會氛圍。
依法變更。嚴格依照憲法、黨章和有關法律、章程的規定,切實召開好區第一次黨代會和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區政協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始終做到組織嚴密,程序合法。
嚴明紀律。嚴明政治紀律、人事紀律、工作紀律、組織紀律和財經紀律,撤縣設區期間機構人員不隨意變動,不亂開口子、不亂花錢,始終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切實維護好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撤縣設區不僅是變個稱號、換塊牌子,更意味著平壩發展坐標系的重新定義,從縣到區,雖一字之別,卻飽含著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平壩一定要牢牢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圍繞把安順建成百萬人口生態旅游城市的發展目標,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爭第一,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
強化城市理念,盡快適應新角色新要求。撤縣設區后,平壩將成為全市工業化和城鎮化新的重要戰場,不僅城鎮人口增加,而且城鄉建設和城市經濟發展也將步入快車道,全區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加快角色轉變,努力讓思維方式、工作狀態、工作質量與行政區劃調整同步提檔升級,切實把撤縣設區的紅利轉化為加快發展的新動力,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搶抓新區機遇,奮力打造區域經濟新高地。堅持從平壩實際出發,立足貴安一體化這個最大發展趨勢,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牢固樹立“工業強區、生態立區、旅游興區”發展戰略,著力構建“開放帶動、項目推動、區域聯動”的發展格局,全力打好“一二四”攻堅戰,深入推進項目、投資、園區、土地、金融、國資等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改革,加快建設“富裕秀美、和諧安康”新平壩,讓山里江南這張名片更具含金量,更有競爭力。
著力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鄉統籌發展水平。以融入安順主城區為契機,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農村人口轉移,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形態,不斷增強平壩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
加強黨的建設,切實做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堅持從嚴治黨管黨,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忠誠、干凈、擔當”的要求,選好用好管好干部,著力鍛造一支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隊伍,為提速發展、趕超跨越、率先小康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作者系安順市平壩區委書記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