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軍
以《旗幟》為引領做“四有”組工干部
文/叢軍
翻閱《旗幟》讀本,一組組優秀黨員領導干部的親民形象,一幅幅鮮活生動的愛民畫面,一句句真心為民服務的至理名言,躍然紙面,著實讓人感動。組工干部要以《旗幟》中優秀人物的崇高精神為引領,學在深處、照在細處,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堅定做“四有”干部。
堅定理想信念,做“心中有黨”的干部。心中有黨才能對黨忠誠。《旗幟》中講述的焦裕祿、楊善洲、李林森等16名優秀黨員領導干部,無論他們身處何境,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堅持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己任,不斷堅定對黨的忠誠。組工干部要學習他們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牢記自己是黨的人,一言一行代表著黨的形象,始終愛黨敬黨護黨,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遵守政治規矩。無論何時何地,凡事都要從黨的立場、觀點去思考、去謀劃,黨提倡的堅決響應,黨決定的堅決照辦,黨禁止的堅決杜絕。要補好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培養道德情操,筑牢思想根基,守好精神家園,在大是大非面前把住心神,在大風大浪中站穩腳跟,在紛繁復雜環境里穩住心性,這樣才能真正砥礪黨性,做到心中有黨。
樹立宗旨意識,做“心中有民”的干部。心中有民就是要心為民所想、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焦裕祿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楊善洲說:“群眾的任何小事都是事關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馬虎。”孔繁森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一句句簡短的話語,折射出與百姓的魚水深情,令人深受感動、深受教育。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從嚴治黨新常態、改進作風新常態,每一名組織干部都應該像《旗幟》中優秀人物那樣,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以深厚的群眾感情、真摯的為民情懷,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要多走出機關大樓,沉到農村、社區去,一身土、兩腳泥,上群眾的門,見群眾的面,自覺到基層一線復雜環境中去,同群眾朝夕相處、摸爬滾打,設身處地理解群眾呼聲,真心實意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方能無愧于心、無愧于民、無愧于黨!
堅持勤政務實,做“心中有責”的干部。心中有責就是要強化責任擔當意識,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旗幟》中16名優秀黨員領導干部在遇到艱巨任務時,都能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做到心中有責,主動作為,千方百計抓好落實。組工干部學習他們,就要牢記責任使命,盡職盡責做好每一件事。要發揚“馬上就辦”的優良作風,堅持決策符合實際、措施務實管用、辦法切實可行,以此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要勇于擔當、大膽實踐,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積極謀劃思考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的新思路、新點子、新方法,努力提高組織工作專業化水平。要按照“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固守“安專迷”行為修養,安下心來,懷揣一顆平常心、一顆淡泊心、一顆奉獻心、一顆進取心,不斷強化為民服務的能力。
堅守廉政底線,做“心中有戒”的干部。心中有戒關鍵是“行之有界”。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李林森同志嚴以律己、清正廉潔,不利用職權為自己牟利……16位優秀黨員領導干部身上所體現的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激勵和引導著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錚錚誓言。組工干部學習他們,就要學習他們這種清廉自律的高尚品德和坦蕩如砥的人格魅力,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經得起實踐檢驗和群眾推敲,一生清白,光明磊落。要將這些同志當作“一面鏡子”,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政準則》,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行動上恪守本分,以平和、淡泊、知足之心對待名利、地位,以敬畏、精進之心對待權力、事業,兢兢業業,廉潔從政。要加強自身建設,把“十嚴禁”“十不準”“五條禁令”等紀律規定作為“防火墻”,始終保持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要從嚴律己,堅持公道正派,時刻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不斷加強黨性錘煉,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努力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一名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組工干部。
(作者系大連金州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