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春
中共泰來縣委黨校 162400
文化理論視閾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
楊鳳春
中共泰來縣委黨校 162400
當前我國的文化領域當中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體現非常好的開放性,從文化的角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展深入的研究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文化理論視閾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供參考和借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文化;文化認同
文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價值觀在社會實踐當中的主要對象,價值觀是文化當中最為核心的環節,它的深層結構實際上就是價值體系,它主要是站在了文化價值的層面。核心價值體系在這一過程中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它是文化最為實質性的內容,所以也是不同文化相互區分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標志,我國的文化就應該充分的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文化群體規范整合性的群體效應
群體文化通常就是指群體當中眾多成員共有的行為和準則,群體文化規范所構成的文化秩序對群體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群體文化規范對于一個群體而言是一種目標也是一種準則,它自身就代表著一定的目標,同時也對這一目標實現的途徑加以控制和制約。同時它也是一種手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際上就是一種群體文化規范,文化群體在一定的文化環境當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整也就是整合測過程,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變成整體的過程,它也是文化適應性的一種非常關鍵的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常是借助其內容機制和聯動機制實現其功能的,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項文化活動的內容,它對不同的文化目標和文化內涵等都能進行規劃,這樣就會對整個共同的文化群體產生影響。其次是設計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生了很多的整合性質的作用和功能,將這些功能作用于社會成員,這樣也就使得群體文化整合具備了更加深層的含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建設的過程中也是兩種機制有機統一的一個動態過程。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的主流,具有層次性
通常我們所說的文化主流就是指體現當今時代的主要指導思想,對文化發展方向有著決定性作用的文化。文化主流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對社會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也成為了一個社會特制的規范者。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個國家的主流文化來加深對一個國家的認知。文化層次劃分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從社會文化價值的角度來劃分,其指的就是文化大系統當中的每一個要素,高層次的文化通常就是指那些精神文化所占比重較高,同時也比較理性,文化水準達到一定高度的文化現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高層次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所以對整個社會和社會文化前進的方向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首先,它憑借著思想理論模式上的優勢為社會思想和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目標和方向。其次,中高層文化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具備很多衡量道德和法律的規范,這些也成為了構成我國社會基本秩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這也成為了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的基礎。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動力因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結構當中發揮著自我調節的作用,它是一個組織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這種自組織系統對外界信息的反饋主要受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的影響。也就是說當信息所提供的內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時,它所反映的才是積極的,不然其所反映的內容就是消極的。從某個角度上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要吸收各方面的優勢,之后要對其加以整合,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一個開放性和復雜性都非常強的系統,只有該系統具備了其他社會價值目標的時候,它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調節作用。
(一)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
當前,我們十分需要一個主流的或主要的文化來凝聚各民族及群體,因而如何決定文化認同的取向就顯得十分重要。什么樣的文化應成為主流文化,或者說為什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的主流文化?有些學者認為合理的文化認同觀念應該以人格發展與完善作為價值內核,以能力提高與創新作為達到人格完善的手段,以個體的獨特認同與社會認同的相互塑造作為實現人格完善的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升華,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與時俱進的產物,體現了人格的完善與健全。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凸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也是從能力提高與創新方面使人格達到完善的集中體現。
(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對文化的認同
1、社會主義核心文化體系對外來文化的認同。馬克思主義經過了社會認同。共產黨成立后,隨著馬克思主義不斷地傳播和斗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中華民族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馬克思主義也隨之成為了主流文化,被整個社會所認同。現階段,馬克思主義經歷著國民認同的階段。中國共產黨根據時代要求,圍繞中心任務,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將馬克思主義深深根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中,最終完成了目標文化的認同。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愛國、仁愛、公平等美德。這些都包括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社會主義榮辱觀不但升華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且還有現實針對性。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整體主義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視民族、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在外敵入侵、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威脅的時候,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就越加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3、文化認同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儒家文化的直接第三次復興,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簡單認同,而是更高意義的以中國民族文化為基礎的、對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這種認同,不是新舊文化的雜糅,不是中西文化的調和,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機械拼湊,而是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礎,并從現實生活中不斷地選擇、融化、重組、整合本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的特質而實現的新的文化認同,由此產生出與中國現代化相適應的文化新體系。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當中,我們應該充分的重視其在文化發展當中的作用,我國已經進入到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保證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的充分發揮,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國文化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1]劉文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之內涵探析[J].蘭州學刊,2013(06)
[2]齊冰,鐘海.淺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系統性結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