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6月19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新華社)
北京6月15日電 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六屆執委會主席團第七次全體會議今天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5年上半年工會工作,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李建國主持會議并講話。
李建國說,各級工會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今年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要堅守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職工群眾的工作主戰場,模范履行工會組織的職責,旗幟鮮明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把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為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

李建國強調,各級工會要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過硬作風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尤其要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農民工的服務工作,向農民工積極宣傳中國工會的性質和特點,增強農民工的認知、認同,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
(人民日報)
北京6月5日電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以大別山革命老區為中心,綜合考慮區域經濟社會聯系和協調發展要求,規劃范圍包括:安徽省六安市、安慶市全境;河南省信陽市、駐馬店市全境,南陽市的桐柏縣、唐河縣;湖北省黃岡市、隨州市全境,孝感市的孝南區、安陸市、應城市、大悟縣、孝昌縣、云夢縣,襄陽市的棗陽市,武漢市的黃陂區、新洲區。規劃區域總面積10.86萬平方公里。
(新華社)
北京6月1日電(記者李麗輝)中央財政近日下撥26 億元,用于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從2009年起,中央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127.7 億元。從2012年起,實現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基本覆蓋全國所有農業縣。
此項政策實施以來,有力促進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明確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公益性定位,穩定了農技推廣隊伍,完善了以“專家定點聯系到縣、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和“專家+試驗示范基地+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均達到95%以上,農技人員入戶率達97%。
(人民日報)

北京6月22日電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決定于2016年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其目的是查清、查實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全面掌握農業現代化進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新變化,為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制定“三農”政策提供全面扎實可靠的決策依據。
為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國務院成立了由汪洋副總理任組長的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統計局。《通知》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做好本地區普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此前,我國先后于1996年和2006年開展過兩次全國農業普查。
(新華社)
烏魯木齊6月21日電(記者李亞楠)6月,新疆塔城裕民縣“裕民山花節”吸引了不少游客。一頂遮陽傘下,新地鄉木呼爾村村民馬喜喜把自家做的涼皮,從口岸進口的哈薩克斯坦巧克力、蜂蜜等商品一一擺上桌。這個小貨攤加上她在村里開的商店,一天有近千元收入。“這兩年國家把村里建得像城里一樣漂亮,家里種紅花、養牛羊都有扶貧貸款,生活越來越好了!”
裕民縣是自治區重點推進的扶貧地區之一,近年來對致貧原因進行精準識別,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重點推進整村推進、產業扶貧、扶貧培訓等工作,確保扶貧資金實現效益最大化。
裕民縣整合各類資金2760 余萬元,對阿勒騰也木勒鄉克孜勒布拉克村實施扶貧整村推進工程,建設180 幢安居富民房和牲畜棚圈,修建了防滲渠、圍墻,鋪設道路、栽植風景樹、安裝太陽能路燈、自來水入戶等,村民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裕民縣引導農民建立1000 畝飼草料規模經營示范點,扶持農民飼養土雞、飛鵝,種植果蔬?!霸诖謇锒ň雍螅⒆涌梢陨蠈W,老人可以就近看病?!蹦撩癜徇w變村民的哈麗亞·阿布都熱西提說。
隨著馬喜喜們的脫貧致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十二五”規劃目標如期實現。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徐明介紹說,5年來,自治區把南疆三地州、邊境地區、貧困山區作為扶貧開發主戰場,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共實施15000 多個扶貧項目,使210萬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174萬貧困人口解決溫飽問題。
(人民日報)
成都6月1日電(記者 陳地)從6月1日起,《四川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將施行。這是四川省首部針對農村扶貧開發的地方性法規,標志著四川省扶貧開發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據了解,通過扶貧開發,四川省農村貧困人口已從2011年的1356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500萬人,但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進,未從法律層面予以規范。今年4月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草案)》,定于從2015年6月1日起實施。
據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副局長劉兵介紹,《條例》共9 章61 條,分別為總則、扶貧開發對象、扶貧開發措施、社會扶貧、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

《條例》提出,農村扶貧開發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各界通過政策、資金、物資、智力、服務等方式,幫助扶貧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
為解決好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等問題,《條例》明確了扶貧開發工作必須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原則,并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濟救助等制度。
《條例》同時明確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在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的職責,建立由政府負責,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協調、監督檢查的工作機制;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將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納入行業規劃,優先保障貧困地區的資金、項目、技術、服務等需要。
(新華社)
蘭州6月14日電(記者 張欽、范培珅)記者14日了解到,甘肅省正向6220個貧困村派駐扶貧工作隊,工作隊干部每年至少駐村160 天,到扶貧攻堅一線建功立業,落實精準扶貧理念。
據甘肅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和甘肅省扶貧辦介紹,扶貧工作隊的干部均從縣級以上機關抽調組成,每個扶貧工作隊3 至5 人。扶貧工作隊不僅幫助貧困村制定幫扶工作計劃、重點推動落實精準扶貧、協調實施扶貧項目、宣傳各項惠農政策、指導基層組織建設,還承擔著監督扶貧資金使用的責任。
為了鼓勵更多優秀干部到貧困地區建功立業,甘肅省出臺干部“逢提必下”政策。駐村工作滿1年以上的扶貧工作隊員,其幫扶經歷作為基層工作經歷,脫貧攻堅取得明顯實效者將被優先提拔重用。從2015年起到2017年,甘肅省委組織部還將選派1000名干部到部分貧困村擔任村第一書記。
(新華社)
河北保定淶水、淶源、易縣等9個山區縣位于太行山北部東麓,占全市總面積的62.3%,經濟發展水平低。為此,該市創新扶貧開發機制,運用市場思維和市場機制,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制經濟,確保農戶穩定脫貧致富。
(河北日報)
本報訊(記者陳斌華)6月1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印發《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決定》,將精準扶貧攻堅實績作為市縣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貧困縣考核、約束、退出機制,樹立“摘窮帽為榮、戴窮帽為恥”的觀念,堅決杜絕“戴著貧窮帽子、過著炫富日子”的現象。
我國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于1986年,并經歷了三次較大調整,但江西省貧困縣名單多年未變。對此,江西省提出要制訂全省25個貧困縣的考核約束辦法,引導貧困縣黨政班子和領導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財力和各類資源,放在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減少貧困人口數量、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上;對在貧困縣埋頭苦干并取得突出成績的干部,提拔使用時優先考慮,對不勝任、不稱職的,及時調整;按照“鼓勵摘帽、政策保留”的思路,認真研究“脫貧摘帽”辦法,及時出臺我省貧困縣退出機制。
江西省力爭提前兩年實現精準扶貧攻堅目標。到2018年,力爭全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貧困縣脫貧摘帽取得突破性進展;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發展條件的輕度貧困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當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勞動能力的中度貧困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當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2019年-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縣全部退出,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掉隊。
全省精準扶貧攻堅將按“找準原因、精準施策、建立機制、形成合力”的要求,對25個貧困縣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投入力度,在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和特困片區58個縣設立“產業扶貧信貸通”,并新增安排資金支持58個縣以外的產業扶貧;著力提高救助水平,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實行應保盡保,逐年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對因支出型貧困造成基本生活嚴重困難的群體予以特別救助;著力改善生活條件,2015年底基本解決貧困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力爭2020年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2017年基本解決38個重點扶貧攻堅縣農村貧困群眾的安居問題。
(江西日報)
南昌6月8日電(記者 劉菁、郭強、高皓亮)6月的井岡山生機勃勃、綠意盎然。江西省剛剛公布的扶貧“愚公志”更是掀起老區兒女心中的熱流——“江西力爭到2018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到2020年所有貧困縣摘帽,確保老區群眾共奔小康”!

“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貧困發生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兩倍;原中央蘇區贛州,貧困人口105萬;“共和國搖籃”瑞金還有100 多個村需脫貧……老區脫貧,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和政治問題。以“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為行動號令,江西繪制出提前兩年脫貧的目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打響了精準幫扶276萬貧困群眾脫貧的新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