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偉
遼寧醫藥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117000
提高重癥監護室患者心理護理效果的探討
相偉
遼寧醫藥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117000
重癥監護室(ICU)患者是循環內科的急重癥,具有變化快且兇險,并發癥多,病死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筆者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采用綜合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愿與同仁共同商討。
重癥監護;臨床路徑;心理護理
ICU患者路徑包括:(1)入室時(環境、醫師、護士、規章制度介紹)。(2)住院期間:一般性(飲食、化驗意義、二便、探視、醫療措施、溝通方法);特殊性(體語、體位要求、儀器配合)。(3)出室時(轉歸、回訪)。
通過臨床路徑在保密原則基礎上掌握患者信息,同時為患者提供信息,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信任感,針對患者出現的各種角色不適應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使之平穩地過渡到病人角色。
3.1 急性期的恐懼心理引起病人恐懼原因很多,主要原因疼痛與死亡的威脅,或各種引流管和監護導線及四肢固定,對身體的活動的限制等等。護士應做到(1)應耐心疏導,解釋與鼓勵,幫助其減輕心理壓力,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念。(2)進行各項處置前,做好解釋,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操作中態度嚴謹,操作熟練敏捷,動作輕柔,取得患者信任(3)避免噪聲和喧嘩,避免在床旁討論病情。根據情況調小各種監護儀器的音量,當監護儀器報警時,要及時排除報警原因。在搶救其他危重患者時盡量用屏風和窗簾隔開,減少對患者產生消極的影響。
3.2 癥狀緩解期的否認與憤怒心理約50%的病人急性癥狀略有控制,病人在心理上否認自己有病或認為雖有病但并不需要住進監護病房,尤其是臨終病人當知道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之后,首先出現的就是否認心理。否定期過后就會出現憤怒心理。護士應做到:(1)當病人出現否認心理,不要輕易揭穿病人(2)當病人出現憤怒心理時,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正確對待患者發怒、抱怨。允許病人宣泄他們的情感。(3)注重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尤其是非語言溝通,盡可能多接觸患者,了解患者的手勢、口形、表情、語言表達;對不能進行語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機治療、氣管切開的患者,可用手或紙筆書寫的方式進行交流,及時給予解決,減少患者的精神負擔。切忌只注意監護儀上的圖形,數據的改變,而忽視了患者的存在。
3.3 環境陌生期的孤獨心理ICU特殊性:謝絕探視、同室病友的搶救與死亡、各種監護設備工作及報警的聲音等患者往往會產生孤獨、害怕、煩躁不安、自卑等心理,自我評價貶低,消極意念增強,有的重癥及殘疾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信心,悲觀失望。醫護人員應介紹ICU情況,使其盡快熟悉ICU環境,減少對ICU特殊環境的恐懼感,并向患者介紹ICU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使其了解醫護人員有豐富的監護治療經驗,可以保證患者的安全。
3.4 角色強化與憂郁絕望的心理患者經過了一段時間治療和護理后,恢復了自理能力,習慣了監護室的環境,并且生命安全有較大的保障,于是極易產生角色強化,安于病人現狀,逃避社會角色,對轉出ICU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有些病人隨著病情日益變化,癥狀逐漸加重,知道自己垂危無望,在心理上做好了死亡的準備,表現為極度的傷感,或有急切會見自己親友的愿望。也有的病人可能尋求自殺。護士應注意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問題,盡可能為患者創造鼓勵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盡快回歸社會角色。對憂郁心理的患者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給予同情與照顧,鼓勵家屬陪伴,并加強安全保護。
總之,要想提高ICU患者心理護理效果,通過臨床路徑全面掌握患者,有的放矢做好個性化護理,采取綜合措施加強患者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和非常關鍵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從而達到提高ICU患者臨床護理質量目的。
[1]邵素珍.《ICU重癥監護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措施》.中國保健營養·中旬,2013.07
[2]吳壽美.《淺談重癥監護患者心理護理》.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04
[3]龔麗紅.《期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及護理干預》.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