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水 蘭先芳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人是產業實踐中推動資本、原材料流動的本質力量
馬國水 蘭先芳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資本具有屬人的特性,相對于科技與體制屬人的特性要遠一些,具有相對獨立的物質性,不過這種物質性只有放在人類實踐中才有意義。人類實踐推動資本的流動,產業實踐在人類實踐中居于基礎地位。人在產業實踐中推動資本流動,資本的運行離不開主體,存在的辯證法是保證解讀產業資本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面主體性的根本,從而擺脫物化理論,解決馬克思的“異化”問題,實現人性覺度,以存在的辯證法主導資本運行。當今時代下,人在產業實踐中推動原材料使用的本質力量性顯著加強,它表現于對于原材料的科技開發與跨區域的運用中。
人;產業實踐;資本;原材料;本質力量
首先、資本的兩面性
資本是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樣資本不是萬能的,金融危機的發生同樣說明了這一個問題,資本的發展有它促進經濟運行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的一方面,同時亦有它罪惡的一方面,這也就是馬克思所強調的資本逐利性。資本的逐利性所帶來的后果可以使資本家超越人間任何法律,以實現逐利的目的,如果說在缺乏監管的美國盛行自由的資本主義,實際上這種監管的矛盾會永遠存在的,這就為資本的逐利開辟了危險的空間,發生金融危機也就變得不可避免,人們在此時刻重讀資本論也就成為一種補救,美國加強立法的監管也就成亡羊補牢了。
其次、當今時代下人對于資本的運用
在后危機時代下,產業發展要運用好資本,資本逐利本無錯,只是不能像馬克思在《資本論》所描述的那樣,任之發展,釀成資本家的罪惡。又要用好資本對產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其經濟基礎的作用,將生產力與產業得到很好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也要隨時注意其消極的一方面,那就是要制定促進產業生產力與社會健康發展的資本運行機制,從而保障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障社會的經濟基礎穩固。產業的健康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現實體現,資本的運作為產業發展提供物質媒介,良好的社會管理是產業健康發展的關系基礎。
產業也是社會的產業,產業具有社會性,產業資本的運行本身就是資本在社會的運行。產業與社會間其他產業的聯系也離不開資本的媒介,將上面的產業與社會的關系超越地區與國家的限制,這就要用到產業的地區性的資本流動,當然對于這種超越性,除了地區間的資本,同時還包括地區間的科技生產力、作為產業實踐基礎的原材料從而保障地區內產業的實現,并影響資本的流動。
后危機時代下產業超越區域而發展,同樣資本的流動也要超越地域內,要注重引進跨區資本,產業發展的跨區域化,同時也是資本發展的跨區域。
首先、當今時代下打破資本的區域間流通壁壘
后危機時代下區域間產業的發展理路將超越產業發展壁壘,將打破地域間產業發展的界限。在生產成本方面的轉移,在中國來看有不同地區的轉移,它不僅是生產成本的轉移,與此同時開拓不同區域間產業的市場,區域間產業的發展。要樹立整個區域的發展理念,對于區域的認識要突破傳統的理念,建立區域相聯系的產業發展理路。產業的生產要素,產業的市場要素,產業的金融服務要素,產業的人力資源要素這一切都需要產業的發展在地區間進行謀劃。開拓地區間的資源與市場,努力解決交往中存在的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建立地區間的資本運作機制。要有官方的協調,要有地區間的法規,有地區間產業的標準,來協調與重整。還要有地區間產業的規模化戰略,形成以資本為媒介的各種要素的形成機制。
其次、當今時代下資本流向復雜的產業實踐所到之處
產業資本的運行在后危時代的自由性將得到加強,從地域上它將沖向整個世界,從深度上它將伸向一切細微的領域。就像作為實踐關系的體制也要像產業實踐復雜一樣,資本的運行,作為產業實踐的基礎也空前復雜。越是復雜,資本的運行道路越多起來,本身也就越發的自由,當然如果實踐關系的體制缺位,資本的流動騷亂那是可定要發生的事情了。我們說金融業只是社會機體的很小一部分,資本的運行于整個社會,只要是有產業衍生到的地方,就要防范。只有對社會系統的綜合防治,才有可能完備的應對類似的危機。
當今時代下,人在產業實踐中推動原材料使用的本質力量性顯著加強,它表現于對于原材料的科技開發與跨區域的運用中。
首先、原材料與人的發展的辯證關系
資源本身具有客觀存在性,它的意義在于對人性需求的滿足。產業的原料作為產業的自然基礎,在產業的發展中是最現實的物質,它所體現的是自然物本身,地域性是它的顯著特點。在產業的發展中,始終處于產業機制中從屬地位,只不過在人類產業實踐的水平低下的年代,它的制約性比較強,對于人本力量的從屬能力比較低。
其次、當今時代下人本力量對于原材料的影響
當今時代下,原材料對于產業實踐的制約性,首先要考慮地區間的科技生產力水平、體制、資本因素的差異與原材料的使用。先進地區往往會提供先進的生產力、完善管理體制、充足資本與落后地區供應的原材料形成搭配。但也有相反,那就是具有生產優勢的原材料,美國的小麥和大豆具有生產優勢,中國每年都有大量的進口,這反映人的本質力量對于原料利用,從兩個不同維度在加強,即超越自然的運用與科技的運用。
還有就是具有地區優勢的原料,有的為某一地區獨有,這個就只能通過地區間的合作來滿足,例如稀土,中國具有絕對優勢,由于其又是發展尖端武器的原料,所以我國采取審慎的出口態度。這反映后危機時代下產業原料仍具有制約作用,這種制約作用具有自然、社會兩方面的雙重屬性。
誠然,當今時代的產業發展要求,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半成品,區域間的界限早已打破,但是區域間的合理制度并未建立,強化地區間的物質的合理溝通是各個區域都祈求的事情,頻繁的交流,加之缺乏管理的交往,不可控性的矛盾導致的風險就要加大,及時訂立區域間的交往規則促進產業物質交往的合理性。后危機時代下物質的超越性發展要求,樹立地區間的物質觀,消解產業發展中的封閉觀念,實現產業實踐的物質基礎的后危機時代性,在區域間合理地配置原材料,實現產業實踐基礎的合理性,這是當今時代產業實踐合理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