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同心縣第二中學 楊麗 楊文才
淺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寧夏同心縣第二中學 楊麗 楊文才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學生學習和能力拓展的內在動力,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目標的達成。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教師自身等方面入手。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是學生實現教學主體的關鍵所在 同時也是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能力的提升和拓展與情感和價值觀體系建立的自我消化和升華過程。因此,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教師引導點撥,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主觀能動性;情境創設;興趣;和諧課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的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主動思考,共同完成學習目標,課堂效果會更加的明顯,教學效率和學生能力提升才能最大化。因此,在課堂中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對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顯而易見。
課堂教學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穿針引線的,實質就是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獲。學生的收獲不僅體現在知識體系的構建和獲得,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獲得與體驗。這樣的一堂課才是真正的,有水平的課堂教學。合理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學生自主思考,興趣培養,能力提高和團體意識與集體意識的培養都有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小組之內的競爭更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心態下,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同時,教師的作用也不能忽略,要適當的給學生“點撥”和“指導”。對學生思考方式和深度以及學生思維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
創設特殊情景,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放開自己的身心,輕松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安排,一個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對教學活動的效果非常好,比如在生物命名和分類的分類學知識的情境引入中我列舉了如何在不熟悉的超市中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商品是,學生的回答很多,但學生的答案中都涉及到了有關分類的思想。從而引出所授內容的課題《生物的分類》。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好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學習的形式,合理利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與合作伙伴共同協作完成目標。同時這一過程還是小集體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的一個過程,對學生自信和自主能力的鍛煉有很好的效果,關鍵在于合作學習的過程要利用好。在學生迷茫時,教師的點撥就是學生開啟某個節點的鑰匙,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讓學生找到另外的一條途徑。在講反比例函數時,我用到了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小羊們玩的蹺蹺板,是一種杠桿原理的應用。在我講課的過程中同學們非常喜歡,好像自己在玩蹺蹺板,其中的現象學生覺得很好玩,觀察很仔細,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學生非常想知道這一玩具的設計原理和其中的邏輯關系,主動性得到極大的提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完全進入了這一情境中了,并有此引發一系列的思考(學生從來沒有這么有興趣過)。因此教師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特別是學生的思維能力。
師生關系的狀況,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大。創設的良好的情境教學,要想很好的實施,和諧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學生要愿意、敢于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是由教師的教學態度決定的(是一個長期的關系),而學生對教學態度的判斷和解讀主要通過教師的語言與表情以及其他的無形東西來獲得的。因此,對與課堂教學來說,學生的知識和自我思維的建立和拓展是建立在學生對教師教學行為和知識內容共鳴的體驗產生的一種感覺和觸動上。記得有一次上課,我給學生一例生活中案例,學生自我組合討論,非常好的解決了所存在的問題,其中有一位學生的一句話給了我啟示,讓我對該問題的認識和思考進一步的加深。我當時明確的給學生說了這一事情,在以后的課堂中學生對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濃厚了很多,主動參與的意識變的很強。教師給學生以親切感,學生愿意接近老師;給學生以責任感,學生就會相信老師;給學生以厚重感,學生選擇尊敬老師;給學生以禮敬,師生互動就會默契。所以,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能夠更好的促進師生之間進行教學互動和交流,讓教學變得充滿活力,有聲有色,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無形中被無限的激發了出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對問題的思考教師要注意引導,從縱向和橫向讓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表達意見?;顒舆^程是對學生能力的一次全面培養,同時還蘊含著對學生情感價值觀認識的一種情感體驗。在課堂中,我設計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探討《兔子和貓的眼睛在頭部的位置不同》,就是兩個同學相互配合,用一只眼和兩只眼分別夾取對方的手指,兩位同學之間的距離40 50厘米,向前緩慢移動,當感覺能夠夾住手指時停止前移,并夾取手指,兩種方法給你的體驗一樣嗎?小實驗雖然非常簡潔并易操作,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自己的思考過程,解決了自身產生的問題,同時也就分析了我們所要解決或解釋的知識內容,通過活動將知識體系的構建轉換成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自己的問題,學生就會主動的去思考和解決這些東西,并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實驗的最后讓學生說說這對生物生存有利嗎?從而明白這就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一種。學生對問題的熟悉,分析,整理和總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定的空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自己的答案,同時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和思維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建立了自我知識體系。逐步給學生建立課堂積極發表意見的自信。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有更多的交流和自主性。自我意見的充分表達和詮釋,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都有著直接的關系。
總之,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學生,環境氛圍和教師本身三個方面,特別是教師根據本身的特殊性來安排自己的教學策略。使得課堂氛圍輕松,師生關系融洽,問題設計合理,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其中,實現教學活動效果的最大化。這種課堂教學環境和因素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G632.41
:A
1671-864X(2015)02-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