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寅革
(吉林市廣播電視大學,吉林吉林 132001)
淺談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信息化服務
魏寅革
(吉林市廣播電視大學,吉林吉林 132001)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已成為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網絡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已成為各國優先發展的領域。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對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本文論述了吉林市圖書館信息服務呈現出的新模式和新趨勢,提出做好信息服務工作的舉措。
信息化時代 圖書館 信息化服務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圖書館作為信息集散中心,同樣也面臨著重大挑戰和機遇。隨著各種信息網絡的建立,圖書館如何樹立全新的信息服務觀念,創新和建立全新的信息服務機制和手段,去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時代要求,是業界人士關注的重點。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方式發生了轉變,新型服務模式的雛形已出現。圖書館服務工作從滿足用戶的文獻借閱需求為主,轉移到以滿足用戶的知識信息需求為主,以知識開發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模式,形成了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新模式。
(1)開放型服務模式。吉林市圖書館開始走出圍墻,主動接觸社會,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和服務方面,面向網絡環境,并以組織、控制、選擇和傳播信息的新方式,逐步建立輻射型的開放服務系統。如上海市圖書館利用網絡環境和設施,擴大讀者領域和范圍,利用電子閱覽室開展各項網絡信息服務,每天上網瀏覽圖書的讀者是每天來館借閱圖書館的讀者的幾十倍。(2)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吉林市圖書館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在保持公益性服務的同時,開展各種類型的有償信息服務,已經得到社會和讀者的認可。不僅可以彌補國家投資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圖書館的自我生存和自身發展能力。(3)主動型知識服務。面對社會的信息需求,吉林市圖書館的服務已經開始走出圖書館,面向社會和需求,主動上門為讀者服務。(4)專題型服務。吉林市圖書館開始突破傳統的服務模式,配合社會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服務,不斷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例如:吉林市圖書館強化為市政府立法決策服務,在近五年的“兩會”期間,24小時全方位服務。并主動向政府機關定期提供城市建設、市場發展等宏觀決策性信息。針對本市的經濟發展,主動為大中型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5)多樣型服務。吉林市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用戶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把服務模從單純服務型轉變為服務經營型,把服務推向市場,開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檢索、代查、聯機檢索、光盤檢索、專題信息服務等。吉林市圖書館從文獻的收藏者和整理者轉變為信息產品的生產者、開發者和提供者。(6)多層次型服務。信息化時代,需要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吉林市圖書館開始從文獻單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識單元為主的加工;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從傳統的借借還還服務,轉移到多層次信息咨詢服務;更多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從事信息的組織并直接參與市場,成為信息產品的中介,產生了新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被稱為“網上信息員”、“網上導航員”、“網上沖浪員”。(7)產業型服務。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等機構從單純公益型向以公益型為主、經營型為輔的服務機構轉型,新型的信息服務機構,以生產和經營信息產品為主,出現以經營型為主的服務機構。如:萬方數據公司、維普數據公司、中國知網數據公司等。
(1)專業化。公共圖書館信息開發及服務的形式多種多樣。一是有形的信息產品。如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二是無形的信息產品。如咨詢服務等。所謂產品專業化,一是指從服務對象的專業角度看,圖書館信息產品的內容組織符合該行業的管理和專業規范,在“新、快、準、全”等方面能夠滿足該專業的需求;二是指從信息服務這個專業角度看,圖書館的信息產品有比較穩定的市場。(2)電子化。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紙質印刷型產品將逐步被電子化的信息產品所取代。因此,圖書館推出電子化的信息服務將是順應用戶需要的潮流。(3)網絡化。網絡化的信息服務從長遠角度來看已勢在必行。通過網絡進行信息服務有四種類型:一是WWW服務。圖書館WWW服務的主要形式有:檢索查詢、網絡教學、在線圖書館、網絡導航,參考咨詢等。二是Email服務。開通Email服務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措施。開設Email服務,用戶將擁有圖書館專門為他提供的電子信箱,通過電子信箱可以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服務。三是FTP服務。圖書館可以把數字化館藏、特藏、音頻和視頻文件放在FTP服務器上,為用戶提供服務。四是BBS服務。BBS系統的開通會使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發生質的改變。圖書館開通BBS,可以進行用戶教育和舉辦各種類型的知識講座。用戶可以隨時進行實時交流并向館員提問和咨詢。(4)聯盟化。我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信息服務就存在著明顯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信息資源集成程度不高,比較分散,這些都不利于信息服務的全面、高效、準確和及時。從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看,也存在著各館發展水平不均衡、開發內容重復、產品比較單一和市場競爭能力不強,一般只局限于本地或周邊小地區的市場范圍內等許多問題。因此,圖書館之間在信息服務方面建立聯盟勢在必行。(5)個性化。如何高效獲取所需信息,提高主動信息服務能力,滿足用戶個性需求,是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于是個性化信息服務應運而生,它是一種“以用戶為中心”,培養個性、引導需求的服務模式,尊重用戶是其根本,用戶滿意是其出發點,主動服務是其基本模式,雙向溝通是其成功要因,它完全符合圖書館“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它通過研究用戶行為和習慣,與用戶進行零距離雙向交流、互動,設計出用戶期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主動提供滿足用戶的特殊服務,從而實現用戶當前、長遠潛在的信息要求。有識之士已把“讓用戶滿意”的個性化服務提到信息服務發展戰略的高度,視其為信息服務機構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筆者相信,實現全面個性化服務,滿足用戶個性需求的信息服務以為期不遠,這是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必然歸宿。(6)協作化。在信息化時代,國外許多國家已經或正在建立協作數字咨詢服務(CDRS)。在分布式協作咨詢的環境中利用CSCW技術,各成員節點感知其它成員節點的情況。運用CSCW技術,開展網上協作咨詢,可充分利用各單位的人、才物等資源,取長補短高效地開展信息和咨詢服務,在寬帶網上可以進行視頻、音頻和電子板實時交談。分布式計算機協同工作系統為數字圖書館協作咨詢與服務營造了良好環境。(7)社區化。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區化。我們如何利用先進技術擴大服務范圍、贏得更多的用戶,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是關鍵所在。實際上,圖書館的特色資源較其他信息機構更具優勢,完全可以憑借自己建立的網絡和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挖掘潛力,服務社會,服務社區。
3.1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的基礎是加快數字化建設
實現圖書館的網絡化、數字化,把從事圖書館借閱服務為主的傳統型圖書館向能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數字圖書館方向發展,是圖書館建設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趨勢。數字圖書館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其他相關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傳統圖書館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和特點。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是信息化時代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根本要求,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方向。
3.2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的保障是開拓創新
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工作”模式的變革,塑造現代化圖書館的新型結構。圖書館服務機制的創新是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更快、更好地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知識經濟繁榮的關鍵?,F代圖書館應該是開放的、以讀者服務為核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集文獻服務、知識交流、信息服務和情報信息開發經營于一體的學術性機構。
3.3建立“以人為本”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在圖書館系統管理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人”始終是一個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現代圖書館管理的思路應該是“人-書-人”,即以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主要內容就是研究讀者,滿足讀者需求和尊重讀者。
3.4搞好館藏文獻信息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信息化時代圖書館依靠網絡環境,其信息服務要做到資源共享,首先要求各圖書館及時地將館藏的資源數字化,這就需要文獻信息有一個統一的著錄格式,進行規范化建設。目前這項工作存在三點不足:一是域名不規范;二是媒體信息標準缺乏;三是信息分類、檢索、索引不統一。對這一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3.5正確處理網絡化建設與傳統文獻資源建設的關系網絡化建設與傳統文獻資源建設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辯證統一的關系。傳統文獻資源建設搞好了,可以大大豐富網上信息資源,促進網上信息服務工作。如果沒有傳統文獻資源建設,網絡建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相反,網絡化建設是圖書館信息化發展的方向,是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利用網絡開發信息資源,進行信息服務,可以大大提高傳播速度,擴大信息服務范圍和對象,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兩者同等重要。
[1]陳萍.新時期圖書館服務的發展趨勢與館員素質要求[J].圖書館論壇,2002(2).
[2]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學導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
魏寅革(1966—),女,大專,館員,吉林市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