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王功清
互聯互通助力自貿區升級
□ 文/本刊記者 王功清

一直以來,貿易都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主要內容。而落后的基礎設施卻成為暢通貿易往來的絆腳石,成為影響中國—東盟自貿區協議實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打造升級版的中國—東盟自貿區,道路的互聯互通是一大瓶頸。加強中國—東盟之間的互聯互通,是升級雙邊自貿協定的關鍵。
互聯互通是中國與東盟貿易融合、人員往來的基礎。
要致富,先修路?!拔覀兪袌鲈匍_放,路不通,合作就無法進行?!敝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曾強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如果中國和東盟的互聯互通能順利對接,中國—東盟自貿區還將會釋放更大的經濟能量?!?/p>
老撾總理通邢·塔馬馮表示,中國與東盟要加強互聯互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東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投資、旅游、民間往來提供便利。
“印尼國內的交通運輸費用相當高,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經貿發展?!庇∧嵬顿Y協調委員會中國部資深調查員哈里·薩統宋說,印尼有17000個小島,島嶼間的物流運輸成本非常高。中國與東盟建立自貿區合作后,雙邊經貿合作交流頻繁,印尼在發展中呈現出交通運輸壓力。
“我們需要提高地區間的連接關系,這對于貿易投資和人員之間的往來交流都非常重要,特別是旅游業的合作,我們希望能夠提高交通水平,讓中國和其他東盟國家建立便捷的交通往來。”時任泰國總理英拉曾直言。
“昆曼公路使得雙邊貿易更暢通,赴老撾投資的中國人更多了”,老撾公共安全部基層發展司司長基啟歐·諾瓦拉特表示,并希望未來中國和東盟能夠進一步推進互聯互通,帶動本國經濟發展,釋放更多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濟能量。
互聯互通是中國與東盟貿易融合、人員往來的關鍵。
中國—東盟自貿區自成立以來,其釋放的能量不言而喻,對促進中國—東盟之間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無足輕重。互聯互通的建設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關乎中國—東盟之間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關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潛力,關乎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談判以及貿易協定的落實程度。
近年來,為加強中國—東盟道路的互聯互通合作,中國倡導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優先為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支持。此外,除了運用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為互聯互通提供資金支持外,中國政府還特設規模達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而東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還專門設立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基礎設施專項優惠貸款,助力中國—東盟之間的互聯互通建設,這些都為自貿區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藍天立表示,作為中國對接東盟的窗口,廣西近年來正不斷加快國際大通道建設,推進與區域內各國海陸空互聯互通。僅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之上,不僅分布著正在推進中的中國廣西南寧到新加坡、吉隆坡的南新經濟走廊,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泛亞鐵路這一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大動脈,而且還密集編織著中國通往東盟的多條高速公路,如東起中國昆明,途經老撾,止于泰國曼谷,全線1800多公里的昆曼公路。有了這些互聯互通工程的支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打造就更有底氣。
互聯互通是中國—東盟貿易、人員往來的基礎,毫無疑問,中國—東盟實現雙方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公路、橋梁等交通設施以及通訊設施等,將為中國和東盟各國的貿易、投資、旅游以及人員往來提供便利,將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談判清除障礙,將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中國—東盟自貿區貿易協定的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