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趙宇蕾,齊謝敏,芮建中,周國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種抗代謝類抗腫瘤藥,屬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主要作用于S期。MTX亦為葉酸拮抗劑,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的催化部位結合,由于其親和力很高,可用于抑制DHFR活性,阻止DHFR將二氫葉酸還原為四氫葉酸,使一碳單位轉移過程受到抑制,脫氧尿苷酸不能變為合成DNA所必需的脫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早期階段也受抑制,使DNA及RNA合成均受阻。高濃度的MTX還可抑制葉酸進入細胞,并促進還原的葉酸外流,使腫瘤細胞內葉酸多聚谷氨酸池顯著縮小,競爭性地減少腫瘤細胞內的葉酸供應。此外,MTX也可抑制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大劑量MTX對多種惡性腫瘤療效顯著,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骨肉瘤[1]、惡性淋巴瘤、頭頸部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但MTX選擇性差,會帶來嚴重不良反應,經大劑量MTX化療后嚴重毒性反應的發生率可達10%以上[2],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輪次治療時MTX血藥濃度亦存在較大差異,根據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也能保證抗腫瘤的治療作用,降低復發率。
我院1例骨肉瘤經大劑量MTX化療后出現血藥濃度異常,通過及時的血藥濃度測定和藥代動力學監護,為臨床救治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使患者恢復正常,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患者男,15歲,未婚,身高180 cm,體重75 kg,體質指數23.1 kg/m2。于外院行 MRI示:左股骨遠端干骺端骨腫瘤。2014年2月24日在我院聯合腰麻下行“左股骨遠端骨肉瘤切開活檢術”,病理檢查示“左股骨遠端骨肉瘤”,高度侵襲性,腫瘤細胞侵犯骨外軟組織。4月7日因左股骨遠端病理性骨折在同濟醫院行左大腿上段截肢術,術后恢復良好。
1.2 治療過程 患者于4月22日第三次入我院,體重63 kg,體質指數19.4 kg/m2,肝腎功能正常。4月23日行MTX注射劑(MTX 10 g溶于0.9%氯化鈉500 mL內靜脈滴注6 h)化療,并輔以長期甲酰四氫葉酸鈣(calcium folinate,CF)注射劑(25 mg/100 mL,4次/d,靜脈滴注)解毒,碳酸氫鈉注射劑(250 mL/d,靜脈滴注)堿化尿液,使入液量>4000 mL,并囑其多飲水,使其尿量>3000 mL,尿pH值≥6.5。同時采用復方甘草單銨 S注射劑(0.32 g,1次/d,靜脈滴注)保肝;核糖核酸注射劑、脫氧核苷酸鈉注射劑、磷酸肌酸鈉注射劑、復方三維B注射劑、能量合劑注射劑、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門冬酸鉀鎂注射劑、混合糖電解質注射劑、轉化糖注射劑等維持營養、電解質平衡;雷莫司瓊注射劑等用于止吐;托拉塞米注射劑、甘露聚糖肽注射劑、果糖注射劑用于利尿和改善微循環;小牛脾提取物注射劑提高機體免疫力;泮托拉唑注射劑(80 mg,1次/d,靜脈滴注)抗酸抗潰瘍。
1.3 檢測儀器與試劑 MTX血藥濃度監測儀(Syva Viva-E德國西門子公司),甲氨蝶呤試劑盒(德國西門子公司)。PCR擴增儀(A200 Grodient Thermal cycler中國 LongGene公司),焦磷酸測序儀(Pyro-Mark Q24 MDx德國QIAGEN公司),DNA提取試劑盒(美國Promega公司),焦磷酸測序試劑盒(德國QIAGEN公司)。藥代動力學參數擬合使用BAPP 3.1軟件自動擬合處理,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
1.4 方法 靜脈滴注10 g MTX后采取靜脈血檢測24、48、72 h的MTX血藥濃度。以PCR法檢測亞甲基四氧葉酸還原酶(MTHFR)677C>T基因型。留取外周全血樣本2 mL,按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提取基因組DNA。實驗用DNA模板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其濃度及純度。PCR反應體系包括 PCR-mix 43.5 μL[T-mix 12 μL(10 × PCR 緩沖液∶MgCl2∶dNTP Mixture=5∶3∶4),蒸餾水 31.25 μL,rTaq 0.25μL],引物(正反向)4 μL,引物(上海 Invitrogen公司合成)序列:上游引物:5’-GACTGTCATCCCTATTGGCAGGTT-3’,下游引物:5’-Biotin-CCCTCACCTGGATGGGAAAGA-3’。PCR 擴增反應條件:94 ℃ 5 min,94 ℃ 30 s,55 ℃ 30 s,72 ℃ 30 s,共35個循環后72℃再延伸10 min。取20 μL PCR產物加入 Binding Mix 60 μL(Sepharose Beads 2 μL,蒸餾水 18 μL,Binding Buffer 40 μL),PyroMark Wash Buffer 24 μL,Denaturation Solution 1 μ,制備測序單鏈,加入測序引物退火,制備測序模板,測序引物序列:5’-GAGAAGGTGTCTGCGGGAG-3’。按焦磷酸測序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進行測序,測序引物后序列:5’-C/T CGATTT-3’[3]。
2.1 患者 MTX血藥濃度-時間曲線 滴注10 g MTX后持續監測該患者測得24、48、72 h點血藥濃度分 別 為 180.0 μmol/L、57.0 μmol/L、20.4 μmol/L,給藥后18 d內MTX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1。

圖1 MTX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圖
2.2 藥代動力學參數 該患者滴注用藥后各時間點的血藥濃度數據經BAPP 3.1自動擬合后,藥物在體內動力學過程符合二室模型特征,藥代動力學參數結果見表1。

表1 患者10 g MTX滴注后藥代動力學參數
2.3 MTHFR 677C>T基因型 本例患者的MTHFR 677C>T基因型為突變型(677TT)。
2.4 不良反應及監護 4月27日、28日患者出現嘔吐、腹脹反應,29日出現厭食、惡心反應,精神、食欲較差,口腔潰瘍嚴重,給予復方洗必泰漱口液(200 mL,漱口)、西瓜霜噴劑(2.5 g,外用)治療。4月29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59 U/L↑,尿素12.4 mmol/L↑,肌酐254 μmol/L↑。5月3日,血小板計數93×109/L↓、白細胞計數1.5×109/L↓,紅細胞計數3.06×1012/L↓。5月6日,血小板計數22×109/L↓、白細胞計數2.4×109/L↓,紅細胞計數3.76×1012/L↓,予以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劑(200 g,皮下注射,2次/d)提升白細胞,重組人白介素-11注射劑(1.5 mg,皮下注射,1次/d)提高血小板。5月8日,單采血小板1治療量,輕微過敏,靜推5 mg地塞米松。5月11日,血小板計數252×109/L,白細胞計數17.2 ×109/L↑,紅細胞計數3.36 ×1012/L↓;肝腎功能無異常,血清MTX(即用藥后第18天)濃度為 0.15 μmol/L,CF解救停止。患者申請出院,囑患者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定期化療。
目前臨床較認同大劑量MTX化療后中毒血藥濃度即過量毒性反應上限為給藥后24 h>10 μmol/L、48 h >1 μmol/L、72 h > 0.1 μmol/L。本例患兒出現嚴重排泄延遲,用藥后72 h的MTX濃度為 20.4 μmol/L,t1/2β長達 58.8 h,藥師建議臨床醫生延長解救方案執行時間,并持續為患者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跟蹤血藥濃度變化情況,用藥后第18天MTX血藥濃度達到臨床安全值(0.15 μmol/L)。
患者原計劃行吡柔比星、順鉑、異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的交替化療[4-5]。然而,MTX 化療后血藥濃度持續偏高,代謝緩慢,排泄延遲,肝腎功能受損,改行吡柔比星、順鉑、異環磷酰胺化療交替進行,停用MTX,避免MTX造成嚴重的毒性損害。
MTHFR是葉酸代謝途徑的關鍵酶,國內外研究MTX在人體內的代謝與MTHFR基因多態性的關系[6],報道結果不一致,孟琳懿等[7]研究認 為677CC型患兒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藥物毒性反應,說明攜帶677CC基因型的患兒對HD-MTX化療更敏感,但有報道與孟琳懿的結果相反,李天媛等[8]認為突變型(677CT/TT)個體的MTX血藥濃度高、毒性反應更大。導致MTX排泄延遲的危險因素有MTX用量、開始化療后24 h內尿常規pH值、個體基因型、肝腎功能等[9]。本例患者15歲,截肢術后體質指數明顯降低,MTHFR 677C>T基因型為突變型(TT),而合用泮托拉唑注射劑(80 mg,1次/d,靜滴),也可能增加血液中MTX濃度,增加不良反應風險[10-11]。
水化、尿液堿化和葉酸解救等手段極大地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但是HD-MTX導致的腎功能損害仍是嚴重問題,通過監測MTX血藥濃度并根據測定結果調整CF用量和次數已成臨床專家共識,近年來也有學者試圖從血液學、免疫學、常規生化的檢驗來預判MTX蓄積中毒性事件,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救援方案,但發現影響因素多且不確定,目前無法定論。眾多研究認為,以48 h點血藥濃度對預測后期消除較為敏感,國內多數兒童治療中心多以48 h MTX血藥濃度是否>1 μmol/L來判斷排泄延遲或消除異常。患兒接受MTX后,對解救適宜與否直接關系療效與預后,若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救援易發生黏膜損傷、急性肝腎功損傷甚至衰竭、嚴重神經系統毒性等,但救援過度則會影響化療效果甚至加重原疾病復發。患者對MTX的耐受程度、重要臟器功能(尤其是腎功能)以及病理分期等均影響MTX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12],因而準確的藥代動力學監測,及時發現患者的嚴重不良反應,對找出合理的MTX用量及CF解救時間、劑量,可及時為醫生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為實現患者個體化給藥提供重要依據[13]。
[1] 張 娟,周慶豐,李青峰.大劑量甲氨蝶呤(MTX)治療骨肉瘤病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0):155.
[2] Holmboe L,Andersen AM,Morkrid L,et al.High dose methotrexate chemotherapy:pharmacokinetics,folate and toxicity in osteosarcoma patients[J].Br J ClinPharmacol,2009,73(1):106-114.
[3] 劉云龍,陳之遙,武海萍,等.全血直接擴增結合焦磷酸測序法測定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性[J].分析化學,2012,40(7):1037-1042.
[4] 施 鑫.骨肉瘤診斷和治療的現狀及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5):449-452.
[5] Kudawara I,Aoki Y,Ueda T,et al.Neodjuvant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high-dose ifosfamine,doxorubicin,cisplatin and highdose methotrexate in non-metastatic osteosarcoma of the extremities:a phase II trial in Japan[J].J Chemother,2013,25(1):41-48.
[6] 苑小歷,游云鵬,潘士勇,等.MTHFR基因多態性及同型半胱氨酸與老年冠心病的相關性[J].東南國防醫藥,2012,14(4):320-321.
[7] 孟琳懿,田懷平,王小潔,等.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性對兒童甲氨蝶呤化療后毒副反應的影響[J].兒科藥學雜志,2013,19(2):1-4.
[8] 李天媛,王 斌,徐康康,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C677T多態性與甲氨蝶呤毒副反應的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3):386-404.
[9] 顧 敏,李 爽,郝良純,等.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血藥濃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0,42(6):566-569.
[10]加拿大衛生部網站.加拿大警示質子泵抑制劑與甲氨蝶呤的相互作用[N].中國醫藥報,2013-01-17.
[11] Suzuki K,Doki K,Homma M,et al.Co-administr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delays elimination of plasma methotrexate in highdose methotrexate therapy[J].Br J Clin Pharmacol,2009,67(1):44-49.
[12]李 林,唐志立,郭翠華.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骨肉瘤的藥學監護[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9):760-761.
[13]費 燕,林雪玉,陳尚瑜,等.神經科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藥學監護[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4):4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