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菊 駱文鋒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保證,而有效性既體現在“教”的有效性上,又體現在“學”的有效性上。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課堂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對課堂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筆者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淺析如下。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一、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真正實現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認真備課是其基礎和前提。備課前教師對自己所任教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興趣及現有知識儲備應進行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為了實現有效備課,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課程理念下,課本不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只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載體。教師應結合自身的實際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等,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通常情況下,英語教材的設計應遵從語言教學規律,體現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學內容及語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實用性強,另外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整個單元知識作統籌安排。
2.合理設計任務。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組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意義的活動任務,使學生“在做中學”,以活動為載體學會“用語言做事”、“用語言解決身邊的問題”,其初衷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全體學生都能動起來,在任務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教師在一節課的任務設計中,應緊扣教學內容,用Discuss and give a report,True or False,Interview,Writing,Fill in the chat等任務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并通過聽、說、讀、寫等形式鞏固本課的語言知識與技能。
二、課堂教學是英語有效教學的主陣地
1.設置情境,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羅森·塔爾效應表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直接影響。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讓每位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并抓住各個時機將自己的熱情、關心、信賴和期望傳遞給學生,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教師可因人而異,設計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讓每位學生都有說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應多使用一些激勵的話語,如:“Well done.”“Excellent.”“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讓學生時時充滿自信,不斷進取,從而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自覺性和持久性。
2.精巧設問,為有效教學導航。教學始于提問,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合適的課堂提問,往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3.記好筆記,有效輔助課堂教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遺忘。首先,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記什么”。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記重點詞匯、重點句子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課堂中的問題。
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怎么記”。學生聽、想、發言、交流與記筆記在時間上是沖突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聽清、聽懂、理解”是記筆記的前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接在書本上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如:重點句子用單下劃線,重點短語用雙下劃線,并加上漢語注釋,關鍵的動詞打圈,寫上其用法,等等。
最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課后整理好課堂筆記,要求學生當天的筆記必須當天完成整理,以此達到讓課堂筆記真正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4.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課堂教學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動手、動眼、動口,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關注學生參與的狀態、廣度、時間、方式、品質及效果等,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確保學生的積極參與,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學生的火花或疑問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則可留到課余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喜歡使用“Do a survey”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使更多的學生得到了操練的機會,值得借鑒。
三、課后作業是有效教學的補充
作業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作業設計能讓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圍繞教材,使課內外學習相互溝通,盡量減少一些單調、枯燥的作業,多布置一些能張揚學生個性、展示個人才華的作業,并讓學生在作業中學會自主探索、搜集信息、小組合作等能力。
四、結語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課題。只要教師不斷反思、不斷總結,英語課堂教學就會取得更大進展。
參考文獻:
[1]咸修斌.博采眾長,因材施教——淺析與外語教學相關的幾個因素[J].外語界,1999.
[2]李寶榮.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中學英語教學目標的確定[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