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輝
摘 要:由于新課程改革,教師的觀念由化學教學轉變成化學教育。課程改革決定了教學方式要及時更新,科學手段要不斷完善,科學思路要不斷擴展,將化學的學科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高中階段的化學課程主要是給學生講授怎樣建立自身在化學中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框架,同時應該充分認識到化學學科的特點,并且對于物質世界形成一定的認識;這樣對于學生探析科學以及體驗科學,加強對科學基本方法的學習,充分認識科學的本質以及加強自身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應該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深刻反思,對于不合理的地方應該加以完善,使學生能夠在高中階段把化學的基礎打好。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創新
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的支持,尤其是在這個知識作為主導的時代,如果一個人具有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那么無疑將會對他自身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高中教育不但要鞏固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要讓學生培養出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這對于學生在化學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設置“問題情景”組織課堂教學
設置疑問的常見方式是提問,利用高價值的問題來幫助學生走出困境,解開他們心中的疑惑,向成功的方向更近一步。設疑需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講授知識的時候,將學生可能會感興趣的問題展現給他們,作為起點,使學生自發形成積極的思維方式,這樣做不但能夠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在課上,還能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如講授醋酸鈉類鹽的酸堿性時,學生利用之前學過的知識,一定會認為是中性,但是經過水解教學,讓學生大跌眼鏡,居然跟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不相符,那么這樣的實驗結果就會導致學生產生好奇心,而且這種心態會強迫他們尋找答案,進而形成創新的意識。
二、創立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1.創建情境式教學模式,開展探究性學習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課堂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探究式。它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家探究的經過,充分了解科學概念以及科學探究的實質內容,并且達到讓學生形成思維品質、科學素養以及創新的能力。新課標的出現,要求學生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將他們從消極、被動、無奈等狀態中拉出來。此外,還要求教師改變題海戰術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達到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目的。
2.豐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創新能力
化學教學中應該開展豐富的探究活動,達到培養學生各方面創新的能力。同時,開展活動有幾點好處:(1)促使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2)促使學生記憶力的提升。(3)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4)促使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5)促使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6)促使學生形成創新的思維。
三、將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作為重點內容
實驗課在化學中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化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努力做到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非常有意義的。教師應該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創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個人整體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海英.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思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06):45-46.
[2]陳春芳.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8(01):49-50.
[3]賀翠萍.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11):304-30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