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高中數學教學改革也更新傳統理念,逐漸加強對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對數學語言能力培養進行重新定位。盡管如此,仍有部分教師忽視對學生數學語言的教學,對此類教師提高培養數學語言能力教育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注重運行環節,重視數學語言間的互譯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準確分辨和理解數學語言,這與其他學科的語言學習有很大區別。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將數學信息準確輸入大腦中,快速處理和分析信息,然后輸出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大腦中將數學語言信息轉換成另一種可以理解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互譯。互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更加理解數學的學習規律。通過有效的互譯,學生可以將自然語言數學化、數學語言符號化或圖示化,使得數學與其他語言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數學教學應注重對學生互譯教學的培養,加強對語言轉換的練習,從而在轉換中加深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通過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建立有效的溝通和聯系,從而不斷簡化問題,加強問題解決的實效性。例如,將一個抽象形式闡述的問題轉化為形象、具體的,或不那么抽象的表達方式闡述出來;將符號、圖像形式表示的問題轉化為文字表達形式闡述出來,或將文字語言形式轉化為符號、圖像形式闡述出來。另外,關于數學定義或定理的闡述,一般情況下在概念或定理后都會有一段幾何意義表述,其實質就是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或圖表語言。通過運用圖表或符號語言更加形象化地表述出來,更加深了學生對數學定義的理解。
二、加強數學語言基本功的訓練
與其他學科語言不同,數學語言具有專一性、簡單化等特點。尤其是數學語言中的符號語言,在國際上是通用的,沒有任何區分。所以說,如果懂得數學符號的語言,那么就可以和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進行數學知識的交流與溝通。而數學語言恰恰是數學教學中基本知識的培養。所以,加強對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通過熟練掌握數學語言,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逐漸形成數學邏輯思維模式,增強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陶正娟.高中數學應用能力的現狀及教學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3(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