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霞
物理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用于生活。初中生在這一階段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包括:光學、力學、密度、壓強、磁力等。這些知識可以解決很多我們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現象,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生活,并利用這些知識來創新,探究未知的領域,對我們的未來生活做出更多的貢獻。那么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有著很多的苦惱,比如,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低悶,教師費很大的心思,學生的成績也很難達到課標的要求。那么針對這樣的現象,我認為改良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快樂的物理課堂氛圍勢在必行。那本文就試從以下幾點進行討論。
一、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要想營造快樂的物理課堂,首先要求教師可以與學生打成一片,只有學生對教師沒有畏懼和戒備之心,把教師當成親人朋友之后才能解脫師生間的交流束縛。我們對此肯定深有體會,如果教師課上總是板著臉,很嚴肅的講課,那么學生的思想肯定會因此有所收斂,學生的心里也是緊張的,那么緊張的心理一定不會延展出更好的想法,甚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厭倦的心理,最終也就影響我們的課堂教學。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首先要去放下架子,走進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游戲,與學生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這樣才有了營造快樂課堂氛圍的前提條件。
二、物理實驗階段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性,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的奧妙
物理是對自然生活實驗探究總結出的道理。每一個物理的定論都是經過上千上萬的反復實驗總結出來的,因此在物理的學習中,物理實驗階段是要加強重視的。物理知識既然可以通過動手實驗來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那這對天生對實驗充滿好奇心的初中生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比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呢?在做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讀數不穩,讀數困難該如何解決呢?就以上的兩個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多多發表自己的見解。那么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師生共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鼓動學生開發大腦,多動手實驗,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思路來進行引導,與學生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其實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有著很多的方法,只要教師在課上課下多去用心觀察自己的學生,并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學科的優勢,然后結合自己的學生特點來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那么良好氛圍的目的很快就能達到,那么教學的目的也就不難實現了。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