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平
初中化學的特點是什么呢?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材中運用實驗讓學生了解事實,理解化學基本理論,運用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問題的基本思維和方法。因此下面談幾點對初中化學實驗教育教學的觀點。
一、利用科學實驗,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為了讓抽象的實驗原理和化學知識能夠形象地表達,讓學生能夠體會理解實驗原理、化學知識,我們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枯燥抽象的實驗原理和化學知識形象化,設計一些更為直觀的實驗進行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易于接受的方式。例如,在講述“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演示這樣一個實驗:利用礦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倒入100 mL的水震蕩,觀察瓶壁變癟,說明瓶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引起氣壓的改變。通過對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讓課堂變得生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有效地推動課堂的高效發展。
二、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讓學生多思考、大膽猜想、設計合理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對實驗的現象、數據的記錄與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對實驗進行反思和評價、交流,并且運用得到的結論進行拓展。給予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啟發與誘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認真進行操作實驗,從而保證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主體性,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與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創造能力。通過探究實驗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從“做”中學習化學知識,體會化學原理和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實驗,從教育教學中去體會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要知此事絕躬行”的教育
理論。
三、面對教育教學實驗設備較為落后,要大膽創新,動手利用廢棄的物品開展課外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對于初中化學教育,特別是實驗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的中學化學實驗儀器較為落后、藥品缺乏,這使得無法進行全部的實驗演示。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我們不能等,也無法回避,只有大膽創新,動手利用廢棄的物品開展課外實驗。例如:可以用眼藥水瓶代替膠頭滴管、墨水瓶做酒精燈、輸液管代替導氣管收集氣體、雞蛋殼代替碳酸鈣進行試驗、廢舊干電池中的碳棒、鋅皮的再利用,變不可能為可能。
總的說來,實驗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變抽象為形象,變僵硬的理論知識為生動,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從而讓其能夠達到靈活運用基本化學知識解答簡單的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