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朝鵬
有效化學課堂是化學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保障,也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基礎。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確保學生在自主求知、自主探索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化學教師,我們要立足于教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確保有效的高中化學課堂順利實現,以促使學生更好地面對高考,走進高考。
一、借助探究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化學作為一門科學性的學科,探究情境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而且,對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鈉的重要化合物》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回憶:氯化鈉和過氧化鈉是什么顏色的?(2)鈉能夠長時間地存在于空氣中嗎?(3)若過氧化鈉與水能反應,思考可能的生成物會是什么?請自主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組織學生結合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并順勢將學生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之中,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借助動手實驗加強學生理論理解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為了構建有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我們要改變以往“背實驗”的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在動手實驗中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氯離子(Cl-)的檢驗》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借助“試管、稀鹽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來水、AgNO3溶液、稀硝酸”等實驗用品進行自主實驗,并進行實驗現象描述,同時,寫出相應的離子方程式,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課改下的高中化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確保化學課堂的有效實現,進而,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