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茹
創設問題情境是課改以來廣泛被數學教學應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借助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一、在數學導入環節中創設問題情境
導入環節是一堂課的第一步,也是決定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導入方式,要充分發揮問題情境創設的價值,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為提高導入環節質量作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性質》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也為了邁好課堂的第一步,在導入環節,我選擇了問題情境創設法,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如果兩條直線平行,思考:兩個對角一定相等嗎?(2)如果兩條直線平行,思考:內錯角之間有什么關系?……組織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給出假定,之后,將學生引入本節課的相關學習之中,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對提高課堂的導入環節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在數學教學環節中創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環節,我們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方式,要立足于數學教材,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在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中的“圖象”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我引導學生帶著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首先,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熟悉的二次函數,并畫出對應的圖象,然后,思考:該圖象中的:開口方向、頂點位置、與x軸、y軸的交點位置等進行標注。最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展示自己的圖象,觀察:不同種類的函數,圖象之間有什么關系?這樣的自主探究問題的過程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而且也能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以促使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石永會.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