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鳴
(廣南縣人民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尿常規是臨床診斷的一項基礎檢驗,是腎臟病變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通過蛋白尿、尿沉渣可以發現腎臟異常,是診斷腎臟、泌尿系統疾病的重要依據。然而,基層醫院醫療水平較低,醫療設備不完善,醫療人才匱乏,在尿常規檢驗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因此不能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檢驗數據,誤診的現象時有發生。針對基層醫院的這種現象,本文將結合本院的實際調查情況,對基層醫院尿常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4 年6 月-2014 年8月送檢驗科檢驗尿常規的標本200 例,這200 例標本的患者年齡在18 ~80 歲之間,有門診各科室送來的標本,也有住院部、檢驗科送來的標本。
方 法 1.對比分析法 本次實驗將200 例標本分為兩組,每組各為100 例標本,一組為常規組,另一組為參照組,常規組按照本院常規流程進行檢驗;參照組按照本文所提出的對策進行檢驗,然后將兩組的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從常規組中找出本院尿常規普遍存在的問題。
2.問卷調查法 除了實驗方法之外,本文還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臨床醫護人員、檢驗科人員、部分患者等。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這幾方面:標本來源、檢驗前準備、標本檢驗的過程及檢驗項目、儀器操作規范、報告單格式及發出,檢驗人員的反饋意見。
結 果 在對比分析法的實驗中,常規組100例標本有11 例的檢驗結果與臨床病理診斷不相符,有8 例檢驗結果與前一天的檢驗結果存在很大差距;對照組的100 例標本按照本文的建議進行規范嚴格操作,得出的檢驗結果基本符合臨床病理診斷,不存在可疑的檢驗結果。
在調查問卷方法中,得出的結果顯示,有91%的醫護人員表示沒有對患者收集標本進行指導或者提示,87%的患者表示不清楚正確的標本收集操作方法,39%的檢驗人員表示在檢驗過程中儀器操作、標本使用沒有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
討 論 一、存在問題 經過分析,得出本院尿常規檢驗主要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1.沒有對患者收集標本進行指導
經過問卷調查及實際觀察了解到,患者普遍缺乏正確的收集標本意識,因為尿液標本由患者自主收集,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不懂得正確的操作方法,會嚴重影響標本的質量,而醫院方面也不重視對患者收集標本進行指導,大多數臨床醫生開了尿常規檢驗申請之后就讓患者自己去采集標本,沒有提醒患者應該注意的事項,在采集標本洗手間內側,醫院有貼出正確的采集流程,但是只有少數患者注意到,而大多數患者并沒有留意,這樣采集出來的標本質量容易受到影響。在常規組中,沒有對患者收集標本進行指導,有12 個標本就出現了被污染及摻有雜質,從而影響檢驗結果。
2.標本沒有得到規范使用
標本在采集送檢之后,需要規范使用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質量。在常規組中,標本采集之后,有7%的標本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內進行檢驗,一般尿液標本最好在采集兩個小時內進行檢驗,如果不能在這個時間段內進行檢驗需要進行冷藏處理,冷藏后的標本也需要盡快進行檢驗,不宜存放時間過長。除了標本檢驗時間存在問題之外,標本的使用量也沒有得到規范。
3.操作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核對
為了保證不出差錯,在操作過程中檢驗人員應該對患者的信息進行嚴格核對,但是這個步驟很容易會被忽略,有的檢驗人員只是按照后勤人員的排列序號做檢查,并沒有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進行核對,而對于住院的患者,也沒有對住院號、床號進行核對,這是避免錯檢、漏檢的關鍵環節,如果忽略掉很容易引起失誤。
4.不重視將理學檢驗結果反饋給臨床
理學檢驗結果一般包括標本的顏色、濁度,這雖然不能為臨床病理診斷提供直接的借鑒,但是對臨床分析具有一定的意義,同時也是尿常規報告單規范操作的表現,本次實驗經過對常規組的化驗單進行觀察,發現并沒有反應標本顏色、濁度等理學檢驗結果。
二、改進對策 為了能夠得出鮮明的結果,對照組采用了本文的改進方案進行檢驗,結果顯示100 例標本的檢驗結果基本符合臨床病理分析,而且不存在可疑的檢驗結果,下面將結合以上存在的問題來分析基層醫院在尿常規檢驗方面的改進對策。
1.對患者進行留尿指導
為了方便對患者采集標本進行指導,本次實驗制定了留尿注意事項貼士,臨床醫生在為患者申請尿常規檢驗項目后,可在系統中調出小貼士打印出來給患者,要求患者按照貼士上面的指導規范采集標本。貼士提醒的內容包括,要求病人尿道口保持清潔,女性患者避免在月經期采集標本,留取尿液量要達到一次性杯上標記的刻度,標本采集后要倒入到試管中,住院患者要采集清晨第一道尿。除了要求臨床醫生給患者發放貼士之外,住院部的護士要給住院的患者進行正確的指導及溫馨提醒,保證尿液標本得到規范、正確的采集,避免標本受到污染,造成檢驗結果存在誤差。此外,對于有特別用藥和針劑的患者,臨床醫護人員要特別標明,方便檢驗人員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
2.規范標本的使用
對照組的標本在采集后按照省臨床檢驗中心的要求進行規范的運送和接收,并在2h 內完成檢驗,有10 例標本不能在2h 內完成檢驗的將他們進行2 ~8℃冷藏處理,并在6h 內完成所有檢驗。對于標本的使用量,要求尿液檢查系統需用標本量最少為5m l,尿沉渣復檢需用量同樣也是5ml,消耗需求量為2m l。對于需要進行尿沉渣檢查的標本,要求在標本中加入了食糧主腐劑。
3. 操作過程中對患者信息進行嚴格核對、檢驗人員每對一個標本進行檢驗,除了要按照后勤人員的排列序號進行檢驗之外,還要核對患者的信息,核對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如是住院患者要核對他們的住院號、床號,核對無誤之后在進行操作。
4. 將理學檢驗結果反映在化驗單上
檢驗結果出來后,要求檢驗人員將理學檢驗結果反映在檢驗單上,包括標本的顏色、濁度等,這對臨床判斷分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規范檢驗報告的體現。
[1]嚴紅莉.基層醫院尿常規檢驗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12):167-171.
[2]王國有.對基層醫院尿液常規分析檢驗的幾點建議[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08):85-91.
[3]李艷.基層醫院護士對常規檢驗項目認識現狀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2):187-192.
[4]李汴霞.探討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J].中國衛生產業,2013(09):103-105.
[5]趙建文、董玲、楊建忠.基層醫院如何做好尿常規檢查[J].內蒙古中醫藥,2013(0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