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專項初評機制
開欄語:從2015年2月起,《中國記者》與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合作開辦“中國新聞獎評選面對面”專欄。以問答的方式,集中解答讀者關心的問題,為大家了解新聞評獎工作、參與中國新聞獎評選解疑釋惑。敬請關注。
專項初評是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是為了確保獲獎作品質量,擴大中國新聞獎參評面,在多年評選實踐中形成的評選機制。專項初評結果決定了報送參加定評作品的質量。5月1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新聞獎網絡新聞作品初評結束。至此,今年中國新聞獎專項初評工作告一段落。本期專欄,就向大家介紹專項初評情況。
需要通過專項初評渠道進行報送的參評作品,涉及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網絡5類,共計15個評選項目,占中國新聞獎全部評選項目的一半以上。這15個項目分別是:綜合類的新聞攝影、新聞漫畫、新聞專欄;文字類的報紙新聞版面、報紙副刊;廣播、電視類的新聞訪談、新聞現場直播、新聞節目編排以及網絡類的新聞評論、新聞專題、新聞訪談、網頁設計。
2014年,為避免優秀作品因各種原因出現漏報的情況,中國新聞獎進行改革,允許自薦。因此,2014年以來,上述類別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報送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參加定評。
中國記協分別委托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5家單位代為組織相關評選項目的專項初評工作。
1.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承擔網絡新聞評論、新聞專題、新聞訪談、網頁設計等4個評選項目和網絡新聞專欄作品的初評和報送;
2.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承擔廣播電視新聞訪談、新聞現場直播、新聞節目編排等6個評選項目和廣播電視新聞專欄作品的初評和報送;
3.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承擔報紙、通訊社、網絡媒體新聞攝影作品的初評和報送;
4.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承擔組織報紙、通訊社、網絡媒體新聞漫畫以及報紙新聞版面的初評和報送;
5.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承擔報紙副刊作品和報紙通訊社新聞專欄作品的初評和報送。
由于評審各類新聞作品所需的時間不同,為確保評選質量,各專項初評對組織報送的參評作品數額做了不同的規定。新聞攝影、新聞漫畫等單件作品審看時長較少的項目,沒有規定報送名額,各單位可根據作品情況自由報送;自薦作品不超過3件。近兩年,新聞攝影作品的參評數量是1000多件、3000多張;新聞漫畫的參評數量約300多件。
報紙版面、報紙副刊、網絡作品、新聞專欄等項目的作品,需要評委花費較長時間研究和審讀審看的作品,對推薦、報送數額作了明確規定,特別是廣播新聞訪談、電視直播等作品,每省只能各報送1件作品參評。因此,這些項目的參評數量不多。報紙版面、網絡作品的參評數額每年大約200多件,廣播、電視新聞訪談、電視直播和節目編排、新聞專欄每年大約三四十件。
專項初評報送定評的作品數量,根據中國新聞獎中相關項目的設獎數額以及評委會評審量綜合設定,并明確寫入各專項初評文件中。
每年經過各初評委員會評選報送參加定評的作品,約占全部參評作品的五分之一。
中國新聞獎各專項初評評委會由新聞界相關部門和相關領域的領導、編輯記者代表和專家組成。為確保評委會構成的代表性、專業性和權威性,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根據輪換制和大體均衡的原則,制定初評委員會組成方案并委托各專項初評主辦單位根據回避制原則聘請評委。
各專項初評都嚴格參照中國新聞獎評選流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推薦、資格審核、投票評選、網絡公示、核查舉報、報送定評等各項工作。一般各主辦單位于每年年初在網站上發布評選辦法。3至4月,接收、整理參評作品材料,并組織初評評委會。4至5月,召開初評評選會,選出擬報送參加定評的作品,并在網絡上進行公示。6月5日前,將推薦作品材料提交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